2015年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分行業年平均工資。來自國家統計局
在非私營單位中,年平均工資超過11萬大關還有位居第二的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行業(人們日常所稱的IT業),為112042元,名義同比增長率為11.1%。位居第三的是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為89410元,名義同比增長率8.7%。年平均工資最低的行業是農、林、牧、漁業31947元。最高的金融業與最低農業行業平均工資之比為3.59。
不過,私營單位中,金融業(主要是各種保險代理、典當行和投資咨詢公司)2015年平均工資僅為44898元,行業排名第三。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則以57719元位居首位。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以50441元位居第二。
金融上市公司員工年薪超20萬 券商人均高達46.8萬
中新網(微信公眾號:cns2012)記者據Wind資訊數據統計顯示,2015年,16家上市銀行去年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平均每人為26.61萬元,相比2014年的26.96萬元,小幅下降。
銀行人員薪酬小幅下降的后面,銀行的凈利潤增速連續第5年下降。5月9日,安永中國發布報告顯示,我國26家上市銀行(包括16家A股上市銀行和10家H股上市銀行)2015年凈利潤合計人民幣1.33萬億元,比2014年度增長2.56%,但增速下降5.47個百分點。
41家非銀行金融(券商、保險、多元金融行業)上市公司去年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人均為22.26萬元。
證券行業上市公司則以年人均46.8萬元雄踞金融行業第一,相比2014年人均增加了10.72萬元,增幅29.71%。這主要與去年上半年的股市牛市有關。這一數據變化,與統計局公布2015年平均工資數據相向。統計局公布的2015年平均工資資本市場服務同比增長40.3%,增幅大幅提高18.3個百分點。不過,隨著去年下半年以來股市的持續低迷,今年券商薪酬水平,預計將會出現回落。
IT業為職工支付的現金人均13.48萬 企業間差距大
數據顯示,2015年,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A股上市公司整體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為362.97億元,同比增長32.32%;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人均為13.48萬元,相比上一年的12.64萬元,同比增長6.65%。
具體單個公司看,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員工薪酬差距較大,年度人均薪酬最高的上市公司游久游戲為139萬元;其次是國電南瑞,人均年薪43萬元。同時,有三家行業內上市公司去年為職工支付的現金人均低于6萬元。
資料圖。歐惠蘭 攝
金融IT業員工數繼續增長 成應屆生就業吸納大戶
Wind資訊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金融行業A股上市公司整體員工總數為288.5125萬人,相比2014年增加13.4344萬人,同比增長4.88%。其中,上市銀行員工人數為216.3751萬人,增加了6.4375萬人;非銀行金融類上市公司人員人數為72.1374萬人,增加了6.9987萬人。
此外,不包括騰訊、百度、阿里等在海外上市的國內互聯網巨頭,163家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行業A股上市公司去年員工人數為66.0357萬人,相比2014年增加5.8372萬人。
智聯招聘的數據顯示,從實際就業行業來看,IT/互聯網/通訊/電子行業成為應屆生就業吸納大戶,占比29.5%,其次為加工/生產/制造/汽車行業和金融/銀行/投資/基金 /證券/保險行業,分別占比16.1%和13.7%。畢業生期望就業的三大類行業依次為IT/互聯網/通訊/電子、金融/銀行/投資/基金/證券/保險、政府/公共事業/非盈利機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