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北京公立醫院績效考核:患者滿意度權重最大
在今天上午舉行的公立醫院績效考核與評價研討會上,北京市醫管局副局長呂一平介紹,北京市公立醫院不考核醫院的收入、規模,而是突出社會評價,患者意見表達在整體指標體系中權重最大。
今年是北京市市屬醫院績效考核與評價指標體系的改革年,對指標進行了全方位修訂,對22家市屬公立醫院就醫療服務水平、醫療質量安全管理等方面進行橫向評價。
通過考核調查職工、患者滿意度
根據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的指導意見》,提出“建立以公益行為導向的考核評價機制。
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或專門的公立醫院管理機構制定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突出功能定位、職責履行、費用控制、運行績效、財務管理、成本控制和社會滿意度等考核指標,定期組織公立醫院績效考核以及院長年度和任期目標責任考核,考核結果向社會公開,并與醫院財政補助、醫保支付、工資總額以及院長薪酬、任免、獎懲等掛鉤,建立激勵約束機制”。
北京市通過在22家醫院之間開展橫評工作,樹立標桿,彌補短板,促進市屬醫院集團式發展。呂一平舉例說,每年年初簽訂《××醫院2014年績效考核任務書》,并將進行上半年、全年兩次績效考核分析報告,并且最終得出患者滿意度、職工滿意度以及人才滿意度三個調查報告。
患者滿意度權重最大
考核結果與獎懲、績效獎勵以及任免三項內容掛鉤。
其中,與醫院院長、黨委書記培養教育、監督管理、激勵約束和績效年薪掛鉤;市財政設立績效考核獎勵資金,考核結果與醫院績效獎金額掛鉤,績效考核獎勵資金每年約4.2億元。
此外,醫院年度績效考核不合格的,管理部門和醫院院長、書記誡勉談話,連續兩年不合格,對醫院院長、書記予以免職。
呂一平介紹,不考核醫院的收入、規模,考核社會評價、內部管理、運行效率等,突出社會評價;突出政府指令性任務完成情況的考核與獎勵,包括對口支援、應急、援疆、援非等作為績效考核加分項予以肯定。
突出患者、職工“雙滿意”,重視患者意見表達,這在整體指標體系中權重最大,同時重視職工發展、職工意見表達、院務公開,提高醫院凝聚力。
新增22家醫院橫向評價
北京市市屬醫院績效考核與評價指標體系從2012年開創以來,2015年是改革年,對指標進行了全方位修訂,建立了績效考核與評價指標體系。其中,新增的日常評價指標,就醫療服務水平、醫療質量安全管理、醫院運行管理、人才培養、科研管理方面開展22家市屬公立醫院的橫向評價,樹立標桿、尋找差距、促進提高。
以兒童醫院為例,針對患者滿意度調查中突出的“如何改善配餐服務”問題,將營養門診、營養科研、食品加工融為一體,成立營養膳食科;每月在醫護人員、住院患兒、患兒家長中進行一次滿意度調查;并采取私人訂制法,科室、技師、廚師對每一個住院患兒的飲食情況進行溝通,了解其飲食特點、醫囑要求,研究制定專門營養配比,兼顧患兒營養需求和輔助治療效果。
此外,還做到兩周內食譜不重樣,確保住院患兒每餐都吃不同品種菜肴等。最終,患者滿意度排名由第19名上升到第8名。
文/記者 陳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