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成年子女“飛去來”? 搬回父母家住成新常態
中新網12月16日電 據澳洲網16日報道,澳大利亞年輕人成年后也經常繼續居住在父母家中已經不是新聞,墨爾本大學近日推出了針對這一“新常態”的研究結果,此項研究的研究樣本量超過200萬人次,對這一現象背后的成因、家庭成員對此事的態度等問題進行了研究。
據報道,墨爾本大學副教授斯左克(Cassandra Szoeke)和首席研究員伯恩(Katherine Burn)共同回顧了過去15年間關于西方親子關系的學術研究,這些曾經試圖離家獨自生活又因種種原因回到家中的孩子被稱為“飛去來(Boomerang)”子女,他們的離家自立嘗試則如同一次失敗的“發射”。
斯左克稱,不僅在澳大利亞,放眼整個西方世界這種情況都變得十分普遍。澳統計局的最新數據也顯示,維州和新州會在20歲至24歲之間搬出父母家的年輕人數量大幅下降。
研究認為,教育在就業市場上的重要性是導致孩子“飛去來”的重要原因,子女需要完成高等學業讓搬出父母家的成本變得更加昂貴。對澳洲這樣的國家來說,房價和房租的商場更加劇了獨自生活的成本,很多年輕人都對脫離家人支持進行學習和生活沒有信心。
但是對許多家庭來說,接受這一“新常態”并不容易,特雷梅恩(Shawnee Tremayne)在19歲時歡天喜地地搬出父母家,1年后卻因生活的昂貴而搬回了家,她的母親對這一改變卻十分不開心,她說:“我覺得不舒服,你作為一個孩子第一次離開了家,就算你選擇作為一個獨立的成年人回歸,也必須適應家里仍像孩子一樣對待你。”研究表明很多成年子女因為家規、責任和財政問題和家長發生沖突。
伯恩稱雙方的期望和角色導致了很多矛盾,有些家長會覺得孩子像住酒店一樣住在家里。不過也有一些父母安于這種情況,伯恩自己的母親就出自菲律賓背景,并表示菲律賓人在結婚前都和父母同住,年齡不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