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部沿海風電場或影響雷達致軍情誤判 專家解決

首頁 > 資訊 > 軍事 > 正文

東部沿海風電場或影響雷達致軍情誤判 專家解決

四維空間的電波戰(zhàn)士

記總參某電磁頻譜管理中心仿真室

縱橫陸、海、空、天四維空間,承載億萬信息的電磁波,自1888年被人類發(fā)現(xiàn)以來,迅速成為改變世界和影響戰(zhàn)爭勝負的“魔幻之手”。在總參某電磁頻譜管理中心仿真室,有一群駕馭電磁波的人。他們運用仿真技術,讓看不見、摸不著的電磁頻譜變得可見、可控、可用,助推三軍用頻武器裝備“耳聰目明”征戰(zhàn)沙場。

實現(xiàn)頻管仿真手段從無到有

一直密切關注頻譜管理技術動向的仿真實驗室高級工程師肖凱寧和同事們,朝著電磁空間新領域發(fā)起了沖鋒。他們的最初目標是搭建一個頻譜兼容性檢測實驗室,解決武器裝備之間的互擾難題。許多軍事專家預言:“未來戰(zhàn)爭,誰善于控制、駕馭和運用電磁頻譜,誰就能贏得戰(zhàn)場主動權。”甚至有人宣稱:“21世紀將是頻譜戰(zhàn)的時代。”

肖凱寧與幾位團隊成員一起,在京郊某營區(qū)“安營扎寨”,一磚一瓦搞建設,推動建成了國內一流的電磁頻譜特性綜合測試分析平臺,邁出了我軍頻管仿真手段建設關鍵性的第一步。

“這個平臺就像CT掃描儀一樣,可以對用頻武器裝備的頻譜參數(shù)等幾十項指標進行精細‘體檢’,解決了長期以來頻譜特性測不準、測不全的問題。”中心副主任姜華說。這一開創(chuàng)性的成果,獲得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

此時,肖凱寧和他的團隊目光已越過實驗室,看到了更深的隱憂——單一系統(tǒng)裝備可以做“CT掃描”,但信息化戰(zhàn)爭是體系與體系的對抗。檢驗整個作戰(zhàn)體系是否存在用頻沖突,最可靠的方法是將它們調集到一起進行實測。但這種測試組織難度極大、成本高昂,實踐中幾乎不可能。

“能不能把三軍用頻武器裝備的電磁頻譜特性‘拔絲抽繭’一樣‘提取’出來,放在計算機上,運用數(shù)字仿真技術進行用頻模擬推演呢?”一個全新而大膽的設想在肖凱寧的腦海里醞釀發(fā)酵。經過3年多的艱辛探索,他們終于將數(shù)字仿真技術引入頻管分析領域,將大量典型主戰(zhàn)裝備用頻特性“數(shù)字化”,成功地把成體系的武器裝備“裝”進了方寸熒屏,初步搭建了全軍第一家頻管數(shù)字仿真平臺,推動我軍頻管仿真手段實現(xiàn)了第二次跨越。

現(xiàn)在,他們又瞄準技術前沿,向頻管仿真的下一個高地——半實物頻管仿真系統(tǒng)發(fā)起了新的沖鋒,努力實現(xiàn)我軍頻管仿真手段的第三次跨越。

科學數(shù)據(jù)是打仗的依據(jù)

前些年,為了從源頭上避免無人機空中“撞車”,上級對無人機頻譜進行行政性規(guī)劃,從理論上為各類機型劃定了“跑道”。但因缺少技術手段驗證,效果到底怎么樣,需要一個科學驗證的手段。那年8月,上級下達通知,要求仿真室在3個月內,對無人機頻率參數(shù)進行精細分析,為總部規(guī)劃無人機頻率提供科學依據(jù)。

博士畢業(yè)剛滿2年的周寧擔任課題組長,他帶領4名闖勁十足的80后,歷經8次大的聯(lián)調聯(lián)試,6480余次實驗,終于用162張圖表、203148組數(shù)據(jù),為無人機鋪設出一條條“數(shù)據(jù)航道”。

“這項工作責任貫穿始終,武器裝備從立項研制到部署運用全過程都涉及到頻譜管理問題。立項論證需要審核用頻參數(shù),領取‘準生證’;研制定型需要認證頻譜參數(shù),頒發(fā)‘出生證’;批量生產需要抽檢頻譜參數(shù),發(fā)放‘健康證’。而這些參數(shù)都需要我們仿真室來測試、分析和驗證!”高工胡莉瓊說。

這一年,我軍某通信指揮裝備系統(tǒng)即將定型。這一系統(tǒng)集成了短波、微波、衛(wèi)星等30余型電子信息裝備,空間有限,容易自擾互擾。仿真室接到任務,要在最短時間內完成系統(tǒng)電磁兼容檢測。

為了測得真實、準確,檢測組成員拿出小米堆里挑沙粒的勁頭,不放過任何一個疑點、任何一個瑕疵,一項一項地篩查,白天晚上連軸轉地忙活了100多天,先后排查出部分設備易受干擾、電磁發(fā)射超標等200多個用頻隱患,并逐一開出“藥方”,幫助裝備順利定型投產。

正是憑著這種勁頭,仿真室成立以來,僅保障通指裝備定型,就先后高質量完成了數(shù)百項測試任務,把住了電磁頻譜“數(shù)據(jù)關”,讓新裝備戰(zhàn)斗力“滿格”走向了戰(zhàn)場。

讓“魚”和“熊掌”兼得

2012年,我國在東部沿海啟動大型風電場建設項目。這是一項造福社會、服務百姓的重大工程。但風電場占地面積廣,風電機尺寸巨大,對周邊電磁環(huán)境有較大影響,尤其是對雷達裝備的探測性能會產生潛在影響,容易引發(fā)軍情誤判錯判。

海軍有關部門專程來到頻管中心,尋求破解良策。面對這一全新的課題,仿真室工程師吳彪站了出來,帶隊4次赴現(xiàn)地實測,運用電磁仿真技術,就風電場對雷達裝備作戰(zhàn)效能影響進行精細化分析,拿出了全軍第一份相關評估報告,為3個大型風電場精準選址提供了科學依據(jù),一批利國利民的風電場項目順利上馬。

事非經過不知難。仿真室官兵常常在“一邊攸關國家安全,一邊攸關經濟發(fā)展”的兩難抉擇中,探尋著軍民深度融合之道,努力讓“魚”和“熊掌”兼得。

2012年5月,國家級科研專項民航空地寬帶通信系統(tǒng)取得重大突破,一旦投入使用,在飛機上自由地打電話、視頻聊天將成為現(xiàn)實。

但有關部門審核時發(fā)現(xiàn),承載該系統(tǒng)的電波“高速公路”上,已經“奔跑”著軍地多種重要信息系統(tǒng)。一旦空地寬帶通信系統(tǒng)投入使用,不僅與軍用系統(tǒng)相互干擾,還直接對國土防空和飛行安全帶來重大隱患。

工程師張雷鳴、簡盈等人組成的課題組,先后突破了搭建實測環(huán)境不易、高速跳頻信號用頻兼容分析難等10多項關鍵技術,為民航空地寬帶通信系統(tǒng)與軍用系統(tǒng)共享共用提供了精確的數(shù)據(jù)支撐。(吳 旭 李 強 郝 嘉)

備案號:贛ICP備2022005379號
華網(http://m.acmerblog.com) 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

QQ:51985809郵箱:51985809@qq.com

精品久人妻去按摩店被黑人按中出| 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在| 国产精品俺来也在线观看| 国产香蕉国产精品偷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久不卡| 日韩精品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videossex国产高清|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京东传媒 | 老色鬼在线精品视频| 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久久影视 |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一区|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观看入口 |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宅男在线观看| 国产99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处破女AV日韩精品| 国产精品原创巨作?v网站| 日韩精品久久不卡中文字幕| 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14| 国产精品多p对白交换绿帽| 亚洲欧洲久久久精品| 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视频国产精品|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窝窝午夜色视频国产精品东北|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不卡| 精品亚洲成A人无码成A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伊人中字综合精品| 国内精品卡1卡2卡区别|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午夜片| 国产精品爽爽影院在线|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小说| 国产精品反差婊在线观看| 色妞妞www精品视频| 2021国产精品自在拍在线播放| 日韩精品无码熟人妻视频| 久久精品亚洲综合一品|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野外| 国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