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I全球首席執行官蘇珊·泰勒·馬丁(Susan Taylor Martin)。受訪者供圖
BSI全球首席執行官蘇珊·泰勒·馬丁(Susan Taylor Martin)表示:“循環經濟為人類和地球帶來了巨大機遇,既有助于保護自然資源,又可創造經濟效益。然而信任仍是推廣并采納循環經濟的關鍵障礙。消費者在購買決策中通常會權衡價格與質量,而重復使用、維修或回收產品往往會帶來對質量、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擔憂。為了讓循環經濟蓬勃發展,企業不僅要提供可持續性相關的信息,還應通過展現產品真正的價值、耐用程度和可信賴度來說服消費者,讓其認可循環產品的可靠性。”
除了安全性(50%)和質量(47%),中國消費者還格外關注循環產品的衛生情況(48%)。在行動上,中國消費者更愿意在包裝而非產品方面進行循環實踐,例如,他們會重復使用產品包裝(73%)、會優先選擇可重復使用的包裝而非一次性塑料(70%),以及更喜好極簡包裝的產品(64%)。
究其原因,對可持續聲明缺乏信任是全球32%的消費者顧慮購買循環產品的理由。但同時,59%的受訪者表示認證標志將有助于建立信任,在中國,持有該觀點的消費者高達82%。
BSI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石慕瀾(Tatiana Schmollack-Tarasova)表示:“循環經濟提供了極具吸引力的替代方案,即系統性變革,旨在構建一種可恢復可再生的經濟體系。信任是廣泛實現這種經濟體系的基礎。此外,消費者行為的轉變和企業新型運營模式的采用將有助于推動向循環模式的轉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