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山東賽區暨2025年山東省中小微企業創新競技行動計劃決賽8月1日在濟南啟動。秦景光 攝
山東省科學技術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梁愷龍介紹說,自2017年以來,大賽共吸引1.25萬余家中小微企業及省內外團隊參賽,現場晉級優勝企業(團隊)2400多家,推薦入圍國賽400家。山東省級財政扶持資金達4.2億元(人民幣,下同),多家銀行和創投機構為勝出企業提供扶持資金超150億元,3000余家中小微企業成長為高新技術企業。該賽事推進了山東科技型企業創新發展,已成為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山東賽區特色品牌。
山東省創新發展研究院科技與區域發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宋金亮介紹說,山東科技大市場匯聚人才、技術、成果等高端科技資源,致力于打造全國重要的創新要素配置高地。目前,通過深入產業“問診”,挖掘技術需求11341項,吸引近5萬家科技型企業入駐。同時,集聚了780多家高水平的科技服務中介機構,提供17種類型的服務。截至目前,大市場服務的企業超過2萬家,促成基礎交易額14.33億元。
宋金亮以“北京科技企業落地山東”舉例說,山東科技大市場技術經理人獲悉北京一家科技企業有擴產需求,在對企業進行產業畫像分析及配套設施研判后,確定項目與濟南市槐蔭區主導產業契合度較高。隨后,對接相關部門,推動項目“股權投資+房租入股”方式落地山東。據悉,該公司落地后,2024年底前累計實現銷售收入3000萬元。
“我們在新舊動能轉換、數字經濟、現代農業、科技金融等重點領域,發揮‘金融活水’作用,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和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建設銀行山東省分行副行長陳智煒表示,建行依托“善科貸”“善新貸”“科技補償貸”等拳頭產品,為大賽優質項目和優質科技企業提供額度更高、審批更快、期限更靈活的融資支持,打通從創新到創業的“最初一公里”。
據悉,建設銀行建立科創企業線上評價平臺及專屬評價工具,打造以“技術流”評價科創硬實力、星光賦值信用評級、小微評分卡專屬服務小微企業、投資流助力投貸聯動的科技型企業全流程評價體系。截至目前,建行山東省分行服務科技型企業8000余戶,貸款余額超千億元,其中小微企業7600余戶,貸款余額超200億元。
招商銀行濟南分行黨委委員、副行長朱驚雷表示,近年來,招商銀行為精準服務科技型企業,推出一鍵測額的線上產品,提升科技企業融資效率,資金支持隨借隨還,按日計息,進一步降低了科技企業的融資成本。此外,該行持續加大金融科技投入,針對科技企業開發“薪福通”等數字化管理平臺系統,幫助企業實現對人、財、事等全流程線上化管理,助力企業降本增效實現數智轉型。
本屆大賽以“因創而聚,向新同行”為主題。大賽對決賽一等獎企業給予30萬元、二等獎企業給予25萬元、三等獎企業給予20萬元、優勝獎企業給予10萬元獎補支持;對獲全國賽優秀企業稱號的,給予最高50萬元獎補支持。此外,大賽邀請有關投資金融機構參加,開展現場對接活動,為企業搭建融資橋梁。對符合條件的大賽獲獎企業,優先給予科技信貸、科技股權投資、科技擔保和科技保險等政策支持。
作為中國國內規格最高、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廣的全國性創新創業賽事,中國創新創業大賽于2012年啟動。山東自2017年開始,啟動實施“山東省中小微企業創新競技行動計劃”,創新科技項目扶持遴選機制,通過“以賽代評”遴選優秀科技創業項目,采用“科技項目獎補+科技金融”的形式支持優勝企業,助力優質中小微企業脫穎而出、快速成長,持續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氛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