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核心城市“土地熱”延續
中新社北京8月1日電 (記者 龐無忌)進入7月,中國核心城市土地市場熱度不減。
中指研究院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土地市場呈現“量縮質優”的特點。1至7月,中國300城住宅用地成交規劃建筑面積同比下降約7%;但受到優質地塊高溢價成交的帶動,300城土地成交均價有所上漲,土地出讓收入也有所上升。
數據顯示,1至7月,一線和二線核心城市土地成交平均溢價率均超10%;300城住宅用地成交樓面價同比上漲34.3%,300城住宅用地出讓金同比增逾兩成。
從土拍市場來看,7月份,深圳、上海均出現單價創新高的地塊。此前,上海第六批次土地出讓中,徐匯一地塊成交樓面價高達每平方米20.03萬元(人民幣,下同),刷新全國住宅用地單價最高紀錄。深圳前海桂灣一宗宅地溢價率達86.1%,成交樓面價突破每平方米8萬元,刷新深圳住宅用地地價最高紀錄。杭州、成都當月也成交了多宗溢價率超20%的地塊。
百強房企拿地金額同比明顯回升。數據顯示,2025年1-7月,拿地最多的100家房企拿地總額5783億元,同比增長34.3%,增速較上半年加快1個百分點。
為何今年以來“土地熱”持續?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院長、清華大學恒隆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吳璟對中新社記者分析稱,一是房企客觀上需要在核心城市購置土地來“補貨”。去年四季度以來,主要城市房地產銷售回暖,庫存消化周期縮短,企業需要補充土儲。二是受益于市場銷售回升,房企資金狀況出現明顯改善,有能力和信心進行土地購置、重啟開發鏈條。三是多地調整供地節奏、提升供應地塊質量,同時結合“好房子”建設要求,許多城市對規劃條件進行優化,提升了地塊的吸引力。
分析認為,7月份,上海、深圳等城市土地市場熱度延續,優質項目入市后有望繼續對核心城市樓市形成支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