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新聞發布會現場。楊英琦 攝
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工作,即通過提升貨運樞紐的綜合服務能力,實現各種運輸方式的高效銜接,對于降低交通物流成本、提高綜合運輸效率、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大意義。2023年7月,西安市入圍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支持城市。2023年至2025年,聚焦基礎設施及裝備硬聯通、規則標準及服務軟聯通、建立健全樞紐一體化運營機制三大領域,西安市推動實施28個補鏈強鏈重點項目。
馬勝利介紹,在基礎設施及裝備硬聯通方面,該市聚焦西安的區位優勢及城市在電子信息、汽車、航空航天等領域形成的產業特色,支持建設了10個綜合貨運樞紐項目、3個集疏運項目,涵蓋公鐵聯運、海鐵聯運、陸空聯運等多種模式,有力提升了貨物中轉和集散能力。其中,哈薩克斯坦西安碼頭、機場三期擴建工程貨運區及口岸等多個項目提前投入運營,有力提升了全市貨物運輸效率,降低了企業物流成本。
在規則標準及服務軟聯通方面,西安市積極打通國際貨運物流線路,率先實現中亞“五國七城”航線全覆蓋,在中亞航線布局上,機場的通航點數目前居全國首位,運輸量位列全國第三;中歐班列(西安)國際干線達18條;2023年補鏈強鏈實施以來,全市陸空聯運量年均增長率達到21.05%,集裝箱公鐵聯運量年均增長率達到10.29%,多式聯運服務水平顯著提升。
在建立健全樞紐一體化運營機制方面,完成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口岸國際物流園區改造,國際貨郵年保障能力達到30萬噸,貨物查驗平均20分鐘即可完成,在提升監管效率的同時有效降低運營成本。2025年以來,新開通至米蘭、馬德里、第比利斯、德布勒森4條國際全貨運航線,累計開通全貨運航線52條,通達全球19個國家47個樞紐城市。
“這批補鏈強鏈項目的建設,為我們發展臨空依賴性、偏好型產業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一批航空維修、生物醫藥、電子信息類企業相繼落戶空港新城,目前空港新城的臨空經濟規模已達到420億元。”西安西咸新區空港新城黨委副書記劉軍表示,該項目的實施,夯實了當地臨空經濟的產業基礎。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加大工作力度,以推動實施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工作為契機,進一步優化綜合貨運樞紐布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多式聯運發展水平,強化貨運樞紐與產業融合發展,充分發揮好樞紐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輻射帶動作用,持續壯大樞紐經濟,做強樞紐功能,推動區域經濟實現更高質量發展。”馬勝利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