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產稅政策—新房產稅政策研究論文
中國對個人住房開征房產稅只有兩座城市,其中之一是重慶。在房地產市場深度調整的背景下,重慶對旨在打擊炒房、調節收入分配的重要稅種房產稅做了調整。
9月20日,重慶市政府出臺《重慶市人民政府關于修改〈重慶市關于開展對部分個人住房征收房產稅改革試點的暫行辦法〉和〈重慶市個人住房房產稅征收管理實施細則〉的決定》。這次修訂最為核心的一點,是將征稅對象中“在重慶市同時無戶籍、無企業、無工作(下稱三無)的個人新購的首套及以上的普通住房”調整為“在重慶市同時無戶籍、無企業、無工作的個人新購的第二套(含第二套)以上的普通住房”。
簡言之,就是今年9月20日開始,上述“三無”人員來重慶主城九區購買的首套普通住房,不用再交房價0.5%的房產稅,而此前政策是要交稅。業內人士認為,此舉相當于通過減免房產稅,來鼓勵“三無”來重慶買房。但是“三無”人員買了二套及以上普通住房,還是要交房產稅。
中國目前對個人住房暫不征收房產稅。但2011年國務院授權重慶和上海兩地在全國率先試點對部分個人住房征收房產稅。其中重慶對個人住房征稅對象一個是高檔住宅(含獨棟商品住宅)個人,另一個就是針對存在“炒房”傾向的“三無人員”。
因此,重慶一開始個人住房房產稅征稅對象,就包括了“三無”個人新購的第二套(含第二套)以上的普通住房。不過由于后期樓市火熱,“炒房”盛行,為了打擊“炒房”增加其購房成本,2017年重慶修改相關辦法,將前述條款改為了“三無”個人新購的首套及以上的普通住房,這其實不再對“三無”個人購房免稅。
不過隨著近年房地產市場深度調整,各地樓市普遍低迷,重慶也不例外。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重慶二手房住宅銷售價格平均指數同比下降2.9%。重慶市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房地產開發投資約1727億元,同比下降19.2%。重慶市財政局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重慶政府性基金收入中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完成540.3億元,下降22.9%。
在這一背景下,各地按照中央適時調整優化房地產政策,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的要求。重慶市財政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為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更好滿足居民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對個人住房房產稅進行調整。
其中核心條款正是將征稅對象又調整至2017年以前的規定,即對“三無”個人新購普通住房從首套就征稅改回至二套及以上征稅。
重慶市財政有關負責人解釋,2017年1月14日至2023年9月19日,在重慶市同時無戶籍、無企業、無工作的個人新購的首套普通住房仍為個人住房房產稅征收對象,自《決定》發布之日起,該部分征收對象納稅義務終止;在此期間新購的第二套(含第二套)以上的普通住房自《決定》發布之日起仍是征收對象。
該負責人舉例,重慶市同時無戶籍、無企業、無工作的王某,2017年3月20日在重慶兩江新區新購普通住房一套A,2019年10月20日辦理不動產權證,A住房是王某在重慶持有的首套普通住房。王某需繳納A住房2019年11月至2023年9月的個人住房房產稅,自2023年10月起不再繳納個人住房房產稅。
但如果王某另持有第二套普通住房B,于2019年10月20日在重慶江北區新購,2021年7月20日辦理不動產權證。B住房自《決定》發布之日起仍是征收對象,王某需從2021年8月起按年繳納持有B住房的個人住房房產稅。
另外,此次重慶還將個人住房房產稅納稅期限由每年的10月1至31日,放寬至每年的10月1日至12月31日。
除了上述舉措外,為了穩定樓市,滿足居民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近期重慶還優化新購住房再交易管理,實施市級秋交會期間購房補貼政策,執行“認房不認貸”政策,降低首付比例等。
重慶市市長胡衡華在8月推動城市建設和房地產發展工作專題會議上強調,要緊盯“金九銀十”,進一步聚焦問題、攻堅克難,有力有效推進各項工作。要著力解決政策問題,研究落實好有利于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政策舉措,相關政策能出盡出、應出早出。要著力解決房地產項目配套設施問題,加快推進前期工作,盡快啟動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