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輪胎厚度、汽車輪胎厚度是多少
作者:擼車師兄
本期問題:普通車主該如何選購合適自己車型的輪胎?
大家購買輪胎最大的誤區,就是只看品牌,作為一個卷到極致的市場,家用車輪胎早就實現了標準化生產,并且被強制要求把各項參數標明在輪胎上,所以買輪胎時不要只考慮品牌,除非你不差錢。
其實我們普通車主選購輪胎很簡單,記住必須買和原廠輪胎尺寸大小一樣的胎,否則車子無法通過年檢。以上圖思域輪胎為例,它的原廠輪胎尺寸就是215/55 R16,215代表胎面寬215毫米,55代表胎側厚度是胎面的55%,R是指子午線輪胎,16是指這條輪胎需要適配16英寸的輪轂。
除了上面最基本的參數外,選購輪胎時再查看下面的3個參數基本就可以。
一、輪胎載重指數;
還是以上圖的思域原廠輪胎為例,胎壁上的93H這組參數非常重要,93就是指這條輪胎的載重指數,也就是說這條輪胎最大可以載重650KG,4條輪胎加在一起,可以承重2600KG,這遠遠大于這臺車的整備質量1305KG,即便坐滿5個75公斤的我,加起來也才1680KG,遠遠沒有達到4條輪胎的載重上限。
那肯定會有車主問,能不能買載重指數更低、且更加便宜的輪胎呢?答案是不行!因為要考慮到急剎車情況下,慣性會導致兩個前輪要承受8~9成的車重、甚至超過整臺車的重量,所以理論上原廠輪胎的載重設計,會留出雙倍的冗余,也就是兩個輪胎的載重上限,就幾乎相當于車輛的整備質量。
再以上圖的我自己車的輪胎為例,胎壁上標注的是104W,104就代表這條輪胎的載重是900KG,兩條加起來載重1.8噸,但這臺車的整車重量就在2噸左右,所以我如果要換輪胎,我只能考慮更換載重指數104以上的輪胎,如果換104以下的,雖然大概率會比原廠便宜,正常開也幾乎沒問題,但是緊急情況下,危險指數會大大增加,所以換輪胎時有些錢是真的不能省。
二、輪胎承受最高速度參數;
同樣是以上圖輪胎為例,93H后面的H,代表的就是這條輪胎的速度級別,或者說是這條輪胎能夠承受的最大速度,這里H是代表210km/h。理論上來說,在國內的高速公路上,只要不超速,這條輪胎210km/h的速度上限,肯定是夠用了, 但如果是違法飆車或者賽道日跑賽道的話,那就另當別論。
除此之外,如果你的車不僅僅是在摩擦力好的公路上跑,還要去低附著力的路面跑,比如跑戈壁、沙漠,可能會因為車輪打滑導致實際旋轉的速度,要遠遠大于行駛速度,這個時候就需要使用到速度級別更高的輪胎。
比如上圖中胎壁上的104W,W就代表這條輪胎可以承受270km/h的速度,如果用H級別的輪胎去跑沙漠,遇到車輪打滑空轉時,輪胎可能就飛出去了,原因很簡單,過高的轉速產生的離心力,很容易讓輪胎出現變形導致“脫圈”,這也是玩沙漠經常遇到的問題,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
最后記住上圖的表格,我們普通家用車只要老老實實開,根據你車型儀表盤的最大速度,來選擇輪胎的速度級別就行了,甚至稍微降低一點點標準也是可以的,因為我們大多數普通車主,可能這輩子都不會把車開到它的極速~
三、查看耐磨指數;
胎壁上的“TREADWEAR”字樣就是耐磨指數,以上圖為例,這條輪胎的耐磨指數就是500,這是一個相對比較高的耐磨指數了,很多人覺得耐磨指數越高越好,其實并不是。
打個簡單的比喻,大家小時候應該都用過橡皮,一種是比較軟的普通橡皮,用來擦鉛筆寫的字,擦的時候感覺摩擦力比較大,每次磨下來的碎屑比較多、用的快,還有一種是比較硬的橡皮,用來擦圓珠筆寫的字,用得比較慢,擦下來的不是碎屑,就是一點點粉末,但是摩擦力要小很多。
輪胎也是同樣的情況,越耐磨的輪胎,相對的摩擦力反而越差,就越需要更重的車身,去施加更大的下壓力,來補足剎車效果,所以SUV車型往往會采用耐磨指數偏大的輪胎,一般在400以上,才能平衡耐磨和剎車。
而比較輕的轎車,就可以使用耐磨指數小一點的,比如我爸的思域只有1.3噸,原廠胎就是360的耐磨指數,同樣也可以在兼顧耐磨的同時,確保剎車效果。
所以大家自己購買輪胎的時候,就要做出判斷,如果你想要提升剎車效果,那么就要犧牲輪胎的耐磨性,打個比方我下次給自己2噸重的車換4條耐磨指數360的胎,我相信剎車距離至少能縮短15%,但是可能輪胎1年就磨平了
如果想要輪胎用久一點,那么就要犧牲輪胎的剎車效果。比如我要給我爸1.3噸重的思域換4條500耐磨指數的胎,保守估計15萬公里不用換胎,但是剎車距離至少增長20%左右,雖然輪胎耐用了,但是太危險了,非常不建議大家這樣做,選耐磨指數還是要考慮到平衡才行。
以上3點就是我在選購輪胎時,會優先于輪胎品牌考慮的3點,其實輪胎上還有“牽引力指數”、“耐高溫指數”、“結構參數”、“防爆標示”、“靜音標示”等等參數可以參考。
但咱們普通家用車買輪胎,弄清楚了基礎的輪胎尺寸,再加上文章里說的3個主要參數就足夠幫助你選到合適、便宜的好輪胎了,所以下次買輪胎的時候,不用執著品牌,試著先從這3個參數看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