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畢業論文、新能源汽車畢業論文3000字
第一部分:當前常見新能源汽車的分類
純電驅動顧名思義,采用單單一種能量方式進行驅動,將電能儲存在動力電池中,動力電池中的電力驅動電動機運作,從而使得車輛開始行駛,而純電驅動汽車最關鍵的兩個部件就是動力電池和驅動電機,動力電池將會在后面的篇章講到,下面將單講一下驅動電機。
考慮到車輛使用時對速度、續航、耐久等需求,驅動電機至少要滿足以下幾種基本要求:
(1)高調速范圍:驅動電機在起步時需要足夠大的扭矩;而在高速巡航時則需要具有恒定功率輸出特性,以滿足線性加速。
(2)高密度輕量化:以滿足盡可能小的安裝空間和更好的整車布置、降低對重量的限制。
(3)高效率:節省電能以保證更大的續航里程這樣可以在電池技術有所進步時,同步提升車輛性能。
(4)能量回收:可以在車輛減速時將制動的部分動能回收,從而達到增加續航里程的目的,但由于對其認識不深,能量回收的研發關注度遠低于電池。
(5)高可靠性與安全性:其機械強度、抗震性、冷卻技術、電器系統和控制系統都必須能滿足車輛安全性的標準和規定。
(6)成本應在合理范圍內盡可能降低:
純電驅動汽車目前的瓶頸在于電能的儲存,也就是最為關鍵的動力電池部分,而對于國家角度,電能的來源也是非常重要的關鍵點,這一部分后面會詳細講到。
插電驅動車是近幾年推出的一種新型混合動力,從原理上講,插電混動的車輛結構并不復雜,主要由內燃機,電機兩種驅動方式,目前自主品牌的很多插電混動四驅車采用的是前驅內燃機加后驅電機組合的四驅動力。
與傳統混動車型相比,插電混動車的電池更大,可以用純電驅動較遠的的距離,一方面是為了順應國家對新能源車的補貼標準,另一方面純電驅動價格較低,完全可以滿足短距離的出勤需求;電池電量耗盡后,車輛的內燃機啟動可以適量的向電池充電。(充電量非常小)
由于插電混動依賴于外部供電,雖具備一些傳統混動無法比擬的優勢,但僅僅作為純電驅動的過渡產品,不具備更遠的發展市場,但由于目前純電驅動存在大量問題,在未來的數年內,插電混動汽車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傳統混動是指不需要外部供電的混動車輛,例如豐田普銳斯,這種混合動力的汽車優點在于此類混合動力車輛的最終目的是省油,其電機的作用是為了優點互補,利用電機扭矩可以瞬間爆發的這個優點,在起步和低速時使用電機輸出,可以讓發動機一直處在最佳工作工況下
混合動力汽車的技術關鍵在于混合動力系統,其使用的方式和性能可以直接影響到混合動力車輛的整體性能。而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混合動力已經從最早的發動機與電機的分散結構向電機發動機與變速箱一體結構發展。
傳統混動的兩個方向,以常見的豐田與本田的兩種不同目的的發展為代表,下面將簡單講述一下:
豐田混動追求的是發動機和電動機互補的工作狀態,在起步和低速的時候,采用電動機輸出,間接性提高了內燃機的工作效率,內燃機啟動后,同時也會為電池充電
豐田采用了行星齒輪的混動系統,也就是行星齒輪無級變速箱E-CVT,該變速箱可以將發動機動力同時傳遞給傳動系統和發電機,同理,也可以將發動機和電動機動力合并后傳給車輪
豐田混動系統的一個關鍵點是,電動機一直都在工作,也就是說其只有兩種工作模式,純電動和混動,不存在內燃機單獨驅動車輪的情況,這也導致了豐田混動技術有一個最顯著的特點:足夠平順
與豐田THS不同,本田的混動目的不僅是節能,而是為了有更好的動力輸出,在節能的同時兼顧動力響應,所以在駕駛感受上,本田的混動系統會更有感覺,動力感受會更強。
本田IMMD混動系統在混動模式下,只靠電機產生的動力來驅動車輛,內燃機只負責給電池供電,當然在起步和低速情況下,與豐田的混動就是一樣的,僅采用電機驅動,如果在電池沒電或到了高速狀態,電機就不工作了,僅靠內燃機驅動車輛,這時就與普通內燃機車輛沒有區別。
本田的混動系統一切都更加直接,雖分為三種狀態:純電動、混動、內燃機驅動,但在前兩種工作狀態時,所有的驅動力都來源于電機,但由于前兩種驅動模式過于依賴電池和驅動電機,所以這兩個裝置的要求也就高于豐田了,可靠性也會相應降低。
增程式混動與本田IMMD系統的混動模式完全相同,增程式混動車輛擁有一臺內燃機,但內燃機不參與車輛的驅動,僅僅產生電能為電池充電,再由電池給驅動電機供電驅動車輛行駛。
增程式混動簡單理解為擁有內燃機的純電驅動車輛,所以在各方面硬件的要求上,增程式混動可以略低于純電驅動車輛,例如電池容量等,但由于多了一個內燃機,因此在軟件方面的要求要高于普通的純電驅動車輛,技術上的復雜性會更高。
增程式混動的優勢在于,在電池容量不變的情況下,車輛可以行駛更遠的里程,不過由于增程式混動依然需要內燃機,所以從理論上,他與傳統混動技術沒有很大的區別,這也是增程式混動沒有大規模發展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