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汽車品牌;伊朗汽車品牌ikco
歡迎捧場照理說事。
如果說起汽車大國,咱們肯定會想到美國、日本和德國,這些國家的汽車工業發達,說起汽車消費大國,我們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咱們中國,因為中國的汽車產銷量都是世界第一??傊?,無論如何也沒有誰能想到伊朗。
伊朗在我們的心目中,如果給打個標簽的話,無非就是中東大國、石油出口等等這些詞,誰恐怕也不會把伊朗跟汽車工業聯系起來。不過,事實跟咱們的固有印象有很大的出入,今天咱們就來聊聊伊朗汽車這個話題。
我們中國現在各大城市簡直是車滿為患,交通擁擠是我們最擔心的事兒,但是您知道嗎?2019年的時候我國的汽車保有量是每千人173輛,而伊朗是178輛,要知道伊朗可不是個小國家,這個國家擁有8000多萬人口。
據有關汽車媒體的報道,伊朗從2007年起,年汽車銷售量就超過了100萬輛,而且在2011年還曾經創造過最高紀錄近160萬輛,這個數字可以排到全球市場第15名。
我們知道,石油工業和天然氣工業是伊朗經濟的支柱,但是在石油天然氣之后,份額排在伊朗經濟中第三位的就是汽車工業,貢獻了伊朗GDP的近十分之一。
根據國際汽車制造商協會的統計,2017年的時候伊朗生產了超過150萬輛的汽車,位列世界第12大汽車生產國,伊朗的汽車工業從業人員高達70多萬人,囊括了60多個相關行業,在伊朗的工業體系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當然,我們在節目中講過,伊朗早在巴列維國王時期就投入巨資建立起了中東地區最完整的工業體系,其中汽車工業就是重要內容。伊朗的汽車工業跟中國汽車工業很相似,都是從合資起步。
伊朗目前最大的兩家汽車制造商IKCO和Saipa這兩家汽車就是通過與法國的標志集團和雷諾集團合作建立了自主品牌的生產線。盡管車型比較老舊,目前生產的主要還是以標志405、206,雪鐵龍c3等等這些老舊車型基礎上研制的本土車型,但是伊朗一直以來就大力推動汽車零部件的國產化,除了一些電子控制技術仍然需要進口,現在國產化率已經達到了8、90%的水平。
不過,伊朗的汽車工業現在也隨著經濟一起陷入了困境。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咱們提到的伊朗汽車工業的輝煌都出現在2017年以前,隨著近幾年西方大國恢復對伊朗的技術和零部件封鎖,伊朗汽車工業現在也面臨著引進技術困難,零部件進口困難等問題,這兩年伊朗的汽車產量已經下降到了每年100萬輛以下。
面對美國的制裁和技術封鎖,伊朗汽車工業也在積極尋找其它的海外合作,中國汽車企業在這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比如IKCO現在就與東風汽車和海馬汽車展開合作,Saipa也與華晨和長安汽車合作推出新的合資車型。
近年來,中國汽車品牌在伊朗市場不斷發展壯大,市場份額不斷擴大。2002年奇瑞是第一個進入伊朗汽車市場的中國品牌,現在已經有華晨、比亞迪、長安、東風、吉利、江淮等等十多家中國汽車廠商以合資的方式在伊朗當地銷售汽車,其中做得最好的是奇瑞,現在在伊朗的市場占有率已經達到了6%,現在中國汽車在伊朗市場的總占有率已經超過了兩成,2018年伊朗已經成了中國汽車出口第一大目的地。
不過,隨著伊朗經濟陷入困境,包括中國汽車在內的,在2019年整個伊朗汽車市場急劇萎縮,伊朗汽車工業就像伊朗經濟的各行各業一樣,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如此生存下去。我們希望伊朗與西方大國能早日緩和,伊朗經濟能走出困境,給中國車企帶來更多的商業機會。
節目中咱們提到了伊朗的汽車工業,我們特別準備了一篇文章,對伊朗汽車工業的發展歷程做個介紹,感興趣的朋友請到我們的頭條號“照理說事”中回復“伊朗汽車”四個字,全文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