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v汽車;mpv汽車大全10萬左右
家人們,隨著我年齡的增大,我和身邊的朋友換車的時候就處于一個有意思的狀態。我們不是選了MPV,就是在選MPV的路上。選它其實道理很簡單,要么就是圖空間大,要么就是圖進出便利性。它們是不是真的便利?于是我們決定借著車展的機會把它們湊到一起,看看它們第二排是不是進出真的很方便。
MPV的第二排老人和小孩的使用頻率很高,所以地臺的高度和拉手,我們認為它們會明顯的影響大家的使用便利性或者使用感受。所以這次我們就拿它來開刀,來試一試這些剛上市的熱門的MPV車型產品。
這次一共挑了10款熱門產品,其中包含了豐田塞納這樣的混動車型,也有騰勢D9這樣的插電混動版本,當然也有理想MEGA、極客009這樣的純電車型。具體的車型我給您打在了屏幕上,您可以暫停觀看。
測量以后,這10臺車地臺離著地面的間隙高度平均值是39.85cm,在這之中離地間隙最低的、進出最方便的反而是名不見經傳的極狐考拉,這多少有點出乎我們的意料。地臺最高的反而是名氣較大的豐田塞納,那您猜到了嗎?
進一步觀察不難發現,有些品牌其實它布置了兩層的地臺,也就是說第一級地臺或者首級地臺是幫助使用者登上車輛,而完全想上車或者想坐到座椅上還需要腳再踏到另外一級上邊。這里面其中代表的就是別克的GL8 PHEV、紅旗HQ9、騰勢D9,當然還有理想的MEGA也都是這樣的結構。
通過數據也不難發現,這些有二級地臺結構的產品相對于那些只有一級地臺的產品,它們這些首級地臺確實做到了離地間隙更低,也可以說確實起到了便于進出這樣的作用。另外一級和二級地臺的間距平均是17.5cm,高度是9.14cm,也就是差不多一個前腳掌的距離,所以大家上車使用的時候要注意一下這個高度和距離。
測試之前擔心不同的電動車因為中間布置電池堵,所以會導致地臺有提升的情況,不過實際體驗下來似乎并沒有出現。觀察了以后發現這是因為電池組離著車門的門檻還有一定的空間,這就給滑軌和地臺的布置留好了一定的余地,可以說是挺巧妙的。
對于進出第二排,認為另外一個關鍵的提升便利性的點就是B柱上這些拉手,它確實能夠提升這些身高比較矮的使用者使用便利度。所以又測量了一下這10臺車拉手的最低高度,平均是114.65cm,塞納和格瑞維亞是表現最好的,只有93cm,這也符合日系車留給大家的使用便利性比較優秀的一貫的印象。
另外需要提出表揚的就是傳祺E8,它在B柱的內側,它的下部還布置了一條很長的扣手,相比這種拉手的形式更容易被小朋友使用,在此也是要提出好評的。
還有值得一提的就是兩款日系的車型,當然還有一些中國品牌現在也提供福祉版本,也就是第二排的座椅可以直接伸出車外,這樣的形式相比那些需要爬進車內或者坐進車內,這樣的便利性會更好。
不知道這次測量結果能不能幫助到您,關注MPV的朋友還有什么想看的也可以在下方留言,您的需求就是下次車展上進行的測試項目,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