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萬左右汽車;十萬左右汽車雙叉臂式
比亞迪秦PLUS系列的第一當之無愧,尤其是秦PLUS DM-i作為該系列銷量的核心,DM-i超級混動更快、更順、更省、更靜的動力體驗,對傳統燃油動力那幾乎是“降維打擊”,再依靠比亞迪強大的成本控制力,售價殺入10萬以內的秦PLUS系列在A級家轎市場幾乎無敵。
不到10萬就能買一輛日系A級車,這在過去想都不敢想,但去年因為國產插混的上市,合資家轎壓力山大,不得不大幅降價,落地11萬買軒逸不是夢,甚至7、8萬就能到手軒逸經典了,那還管你動力肉不肉、油耗低不低,價格夠便宜就行了。
朗逸空間雖沒有軒逸大,但人家有三套動力啊,1.5L油耗低、1.4T動力強,還是德系底盤,整體的操控和動力體驗更好、更高級,入門系列的朗逸新銳設計還挺年輕,配置也給到位了,賣個34萬臺沒毛病。
別看海豚車身小,空間賊大,小巧的車身開起來也靈活、停車又方便,還有比亞迪的e平臺3.0加持,配有八合一電機,不僅為海豚提供了不錯的駕控體驗,又降低了整車的能耗,提升了續航,加上優惠后的海豚差不多10萬多就能入手了,30萬年銷對海豚而言一點也不難。
A級家轎市場的合資三劍客,卡羅拉是掉隊最慘的一個。18.3萬臺銷量,只有軒逸、朗逸的一半左右,空間沒有軒逸大、動力不及朗逸強,綜合實力和秦PLUS DM-i也有不小的差距,如果不是豐田標尚有一些魅力,終端加大了優惠,卡羅拉的銷量或許更慘。
和朗逸“一母同胞”,寶來銷量卻只有朗逸的三分之一,除了設計上毫無新意,略顯老氣,其實關鍵還是和自家大哥速騰的內卷,現在的速騰早已殺入12萬市場,和寶來不過2萬左右的差距,但尺寸更大、級別更高、配置更好,消費者自然愿意多出錢買更高級的速騰了。
年銷超10萬,伊蘭特是北京現代銷量最好的車,也是韓系車最后的遮羞布。相較于日德系A級家轎,伊蘭特明顯更酷、更年輕、更運動,這是其最大的優勢,1.4T動力也夠強,但是品控、油耗,包括韓系車的品牌力都是它的短板。
75731臺銷量,ID.3完全憑借一己之力拉高了上汽大眾乃至整個合資車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上限。同時,ID.3的熱銷也說明了一件事:沒有賣不好的合資新能源,只有賣不上的價。當然了,ID.3自身實力也過硬,車身小、空間大,續航真、操控好,而且轉彎半徑是真的小,開起來既舒服又靈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