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報廢廠-汽車報廢公里數
不知不覺中發現我家附近建起了幾個汽車修理廠,每天干的熱火朝天,不見新車來,只見舊車進。源源不斷的拉來各式各樣的報廢車、事故車,并且大部分以暢銷車和BBA為主,有時一下子就來好幾輛被撞得稀里嘩啦的奔馳G系列,這引起了我的注意和興趣,心想這家修理廠的維修能力夠強的,專門關注了一下,發現原來都是送過來拆解的。
也許是生意越做越好,旁邊綠化隔離帶的樹林里汽車殘骸也越聚越多,逐漸形成規模,成為汽車墳場,今天走過來專門看了一眼。
老遠就能看見樹林里堆積如山的汽車,粗略估計也有上百輛,有的還很新,不過都是事故車。
這款奧迪被撞得十分慘烈,型號應該是很新的,但是已經沒有了維修的價值。
完好的部分會被拆下來變成零件。
隔著鐵絲網看,里面是一輛被“囚禁”的奧迪,這就是一輛汽車的歸宿。
一輛BMW750曾經翻覆過,在路邊等著被變成零件。
以前都很精神,現在都趴窩了。
沒有了輪子的A4,被放到了一輛車的車頂上。
也有一些不是事故車,通過各種途徑被收購來的,沒有進入專門的車輛報廢廠。
拆了一半的車,需要時可以接著拆。
拆下的零件和部件就擺在空地上,等著被安裝到某一輛車上。
看來各種車門和機蓋等覆蓋件很受歡迎。
現場堆了很多。
本田車不少,說明保有量大,車型暢銷。
還有一輛飛度的后備箱蓋。
各種油箱也要回收利用。
還很完整的車身側框架。
堆積如山的零件。
也有很多很新的輪胎和輪圈。那根長長的排氣管一看就知道質量很好,不像我以前開的廉價車,排氣管經常銹蝕,非常苦惱。
大宗的還是發動機和傳動機構。
看起來像奧迪大眾系列的3.0v6發動機,這些都會慢慢的被拆成零件。
一個四缸機,氣門已經生銹了。
還有火災事故車。
車型看起來像某款SUV,眼熟。
經過火燒后真是慘不忍睹。
從前面看,基本看不出什么車來了。
后面的尾標還在。
還有迎賓標志,依然在彰顯著自己的身份。
被切割完成一半的奧迪a4。
被新推過來一輛奧迪a3,運動起來絲滑無聲。
一輛小貨車正在裝貨,拉的都是被剛拆下來的汽車傳動機構。主要是自動變速箱的液力變扭器和傳動齒輪。我問司機你們把這些東西拉到哪里去,他說汽配城呀。
我想再進一步追問,但是他謹慎的回避了我。我假裝研究起這精美的齒輪。
一個中央差速器,剛拆下來,還帶著油液。
行星齒輪組,的確很精美,看到這些,讓我想起了動畫片瓦力。
已經失去光澤的部件,逐漸埋沒于塵土中。
(圖文來源老司機用戶:足不出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