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火車站到南昌長途汽車站,南昌火車站到南昌長途汽車站從那門出站?
地鐵,是一座城市的樞紐。
它連接著一座城市,將城里的人,從一個地方,送至另一個去處。而地鐵站,則是一座城市的縮影,連接著生活、工作,以及一切。
圈圈網新欄目【地鐵】全新上線,從2號線開始,等你一起,走遍南昌。
當你懷揣著打拼與求學的心第一次來到南昌火車站,或許這次初見,并不能讓你驚艷。
這里沒有新城區的高樓大廈,沒有市區的新鮮活力。
破舊的環境、嘈雜的聲音、拎著大包小包撞來撞去的人們,以及家長叮囑的話語:到了火車站一定要小心,那里小偷和騙子特別多。這些都是對南昌站的初印象。
關于南昌站的記憶會有很多,但對于去年剛通地鐵2號線帶來的便利, 像是給歷史悠久的地鐵站抹上了一筆新鮮的色彩,也是給了大家一次重新認識南昌站的機會。
南昌火車站到了,請注意先下后上,有序乘車......
火車站的歷史?
京九線上唯一的省會樞紐站——南昌火車站。
興建于1935年,1936年正式投入運營。90年代中期南昌老站被拆除新建,在1996年竣工,1997年開始通車,成了現如今的模樣。
南昌火車站現狀
歷史的長河彈指一揮間,至今(2019年)南昌站已經歷了83年的滄桑風雨。
其實南昌最早的火車站應該是南潯鐵路末端的牛行車站,1916年5月正式啟用,在經歷過北伐戰爭、南昌起義、南昌會戰、抗日戰爭、(渡江戰役)解放南昌等歷史戰爭之后,現已退出歷史大舞臺。
南昌火車站前身
走出地鐵2出口,最先映入眼簾的是南昌長途汽車站。客車作為傳統出行方式,至今依舊經久不衰。
南昌長途汽車站前身是南昌市歷史最古老的汽車站。車站1980年5月擴建運營后,成為名副其實的現代化一級公路客運汽車站。
這里和火車站一樣,是背井離鄉的起點,也是與家鄉闊別重回的鏈接點,始終在送別,也在等待。
在進車站前,可以買一些江西的特產在路上吃,或者帶給家中的親人,都是不錯的選擇。
長途汽車站門口,總有一些送別、歸家、等待發車的人佇立在那。
或許他們要離開熟悉的家鄉,去往為生活努力的方向;
或許他們剛回到家鄉的懷抱,準備給家中的親人驚喜;
被墻圍堵著的店面,只能勉強看到招牌。若不是看到左側有一個缺口,會誤以為這些店面已經關閉。
趕車的人常常在這快速解決一頓以填飽肚子。
再往前是汽車站旁的水塔,也為周圍居民提供了蓄水、送水的方便。
周圍的小區,如同火車站一樣,有著濃厚的市井氣息。鐵路八村的情懷,就此也洋溢的恰到好處。
鐵路八村是江西省南昌市南昌鐵路局建造的職工住宅區,西臨火車站,北街洛陽路,東靠洪都中大道。分東西兩區,西區下面還接著部分鐵路五村。
斑駁的墻壁、生銹的鐵窗、掛滿著衣物的陽臺,無一不體現著生活的氣息。
在這里居住的,絕大部分都是當年的南鐵人和南鐵子女。他們關注著自家的小日子,聽著鄰里鄰外的家長里短,在閑暇時種種花草,把日子過成最平凡的重復。
不熟悉八村的人很容易在這里迷路,每次走到新的樓棟前,都會問自己一遍:我剛是不是來過這?
或許是為了讓大家更好的找到自己想要去的地方,墻壁上用紅色顏料標記出商店等字樣,南鐵人的細心溫暖了來這的每一個人。
西區南鐵便利超市上的大水箱,充滿了歲月的痕跡,也許是當時設備還不夠先進也許是水壓不夠,存留至今的水箱,都是南鐵人如熱水沸騰般的回憶。
在熱鬧的火車站旁,八村相對寧靜。歲月靜好,南鐵人在這安然的過著小日子,不緊不慢,不慌不忙。
許多旅客選擇直接從3號口出站,出來便是南昌火車站的東廣場。
每年盛夏的前后(雖然現在已經是初冬...),火車站都會迎來兩次大遷徙。而九月份的這次,別離的氛圍明顯寡淡很多。
拍攝的時候是九月初期,不少從外地來到南昌上大學的同學。出站時,多少人心底正在向這座陌生的城市和即將發生的事情say hello。
在出站口,許多學校的志愿者舉著招牌迎接新來的學弟學妹。青春時期的臉紅羞澀在第一次見面時體現的淋漓盡致。
在這抑制不住的喜悅和害羞的日子里,很多同學可能后知后覺,這兒,就要成為往后四年時間里,家和學校之間的連接點。
再往前走是進站口,相比起西廣場的站口來說,要更加的干凈整潔一些。
整個候車廳都被暖白色裹挾得整齊劃一,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人工買票或者自助購票。
進候車廳的人群熙熙攘攘,行李箱在地上拖動的聲音、父母的叮囑、朋友間的告別,溫暖了整個候車廳。
往回走,通過地下通道,可以去往西廣場。
在這條幽暗且充滿異味的地下通道里,有很多流浪的老人,也有很多扛著大行李,壓彎背的中年人。
我和同行的小伙伴沒有說話,沒有拍照,就這么默默的走著,或許,她和我一樣,心中充滿了酸楚。
大約走了8分鐘,我們來到了南昌火車站西廣場。相比起東廣場,這邊顯得更加熱鬧一些。
西廣場上的公交也成為了這一區域的神話。
在擁擠的人群中,它甩中求穩,老師傅一腳油門,蛇形走位,見縫插針,一氣呵成,只需要2塊錢,你就可以享受游艇、賽車、過山車三種體驗。
唯客麗晶國際大酒店在藍天白云下,美的像一個藝術品。
爭議性一直很強的世界球。有人認為世界球不遮光,而且夏天會很熱,也有人說這是南昌地標性的建筑之一,很具有南昌的特色。
隨處可見的拉著行李箱的旅客,路邊的小店門口貼滿的鐘點房、行李寄存,都是火車站最真實的景象,腦海中不由得浮現兩個字:奔波。
一元一次的收費廁所,真的是不多見了。
二七南路以南的南昌鐵路運輸中級法院和鐵旅大廈也成為了火車站旁兩大標志性的地點。
火車站周邊的小吃非常的豐富。雖說并不是特別的出名,但也儲藏了很多人對南昌這座城市最初的味蕾記憶。
和很多城市的老舊火車站一樣,南昌站這個被人匆匆路過的地方,給人留下的美食印象只有昂貴又難吃的盒飯,有些人甚至發出火車站附近無美食的言論。
其實在火車站不遠的地方,都有著不可錯過的美食。
西廣場前方有著一排又一排的快餐店,不能說不好吃,大多還是家常菜,口味差別不大,重在實惠。
在一條巷子里,也有烤紅薯、烤餅等小攤。拿來趕路,填飽一下肚子還是很不錯的選擇~
友達面館是在南昌很網紅的一家店,有些面需要提前預約。作為一家做面條的網紅餐廳可以紅這么久,肯定也是有它獨特的魅力~
不過我們去早了,還沒有開門,大家要來打卡的可以提前做好準備
胖子水煮的生意一直很好,到店的大多都是住在周圍的熟客。菜品種類很多,還有其它水煮店不常見的花菜與麻園,外賣訂單的聲音也一直在響,非常的火爆。
鐵路八村里的江南特色粉面湯包店名氣挺大,原來煎包就挺出名。全店共有三十余種吃食,做準備工作,總得一家人齊上陣,每天早上可賣出500-600碗。
從巷子里搬到馬路上來的興隆餅莊,也有二十多年的老歷史。琳瑯滿目的糕點也許沒有蛋糕店的精致,也沒有漂亮的包裝,但是每一樣都誕生于這家小店,都是老板手工制作。
火車站可以算是老南昌的代表了,充斥著生活中最質樸的氣質,還原著老南昌最原始的面貌。
與繁華的新城區不同,火車站旁陳舊的樓間被拉滿了縱橫交錯的電線,仿佛時間被定格,構成了一幅老南昌市井的生活畫面。
火車站不僅有拉著行李箱奔波的一面,它市井文化的“魂”也是一直存在著的。
就讓南昌火車站從歷史中走來,也將從容又堅毅的面對城市的發展,越來越好。
下一站,不知道又會是誰的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