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三環汽車電器有限公司(湖北省三環專用汽車有限公司)
一個汽車開關,價格幾元錢,一年能賣6億元;一個蝸牛喇叭,價格十幾元錢,一年能賣3億元。
位于武漢經開區的湖北三環汽車電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環電器”)傳出捷報:1至2月新中標項目達到151個,整體營收同比增長64%。
三環電器,前身為“二汽”配套的汽車開關和喇叭“三線廠”,主要生產喇叭、開關、車鎖、后視鏡、車載電子產品等,1993年遷至武漢,現為湖北三環集團旗下子公司。
“從價格最低的產品做起,做專、做精、做新。”近年來,面對汽車產業轉型之勢,這家汽車零部件企業殺出一條新路。
“小”零件里見“大”勢
3月1日,走進三環電器喇叭分公司生產車間,嘀嘀嘀的喇叭聲不絕于耳。只見流水線上的小機器人“張牙舞爪”,將一個個精密零部件迅速抓取、放下,經過鉚接、粘合、檢測等工序,平均4秒鐘,一只巴掌大的蝸牛喇叭便下線了。
三環電器喇叭分公司總經理喬發旺介紹,一個喇叭有30多個零部件,去年公司投資改造3條生產線,不僅生產效率提高了26%,還讓產品合格率提升了10%。
一輛汽車上有2到3萬個零部件,喇叭只是冰山一角。小到不足2元錢的駕駛艙內雜貨箱開關,大到400元的后視鏡都能在這里找到配套。
目前,三環電器已形成喇叭、開關、鑰匙、口蓋、把手、后視鏡、電子產品、車閥等八大系列上百類產品,是一汽、東風、吉利、長城、小鵬、零跑等車企的一級零部件供應商。
“一臺新能源車,如果全部都裝了我們的產品,銷售額最多能達到2000元。”三環電器市場部副總監胡賢華說,雖然產品單價不高,但是小而美,能夠以量取勝。
不想被淘汰,就必須不斷創新
當汽車駛進小區時,智能蝸牛喇叭會自動降低分貝;當充電槍靠近時,智能充電口蓋便能自動彈開;流媒體后視鏡,讓汽車“甩掉”傳統后視鏡,顯示屏“直播”車后路況,司機便能同時“瞻前顧后”……
三環電器技術中心主任李志說,消費者追求智能化、科技感,零部件也得跟著不斷創新。
新消費趨勢倒逼企業快速成長。“現在很多新能源汽車通過中控大屏控制操作,物理開關逐漸減少。未來,說不定汽車門把手也會消失。”胡賢華坦言,要想不被市場淘汰,就要不斷優化產品、增加新門類。
去年6月,三環電器研發出尺寸更小、性價比更高的通用旋出式門把手,讓單車成本下降80元。“客戶一看,非常滿意,馬上就定了我們的產品。”胡賢華介紹,該款門把手在內部結構不變的情況下,不僅能滿足主機廠某一個車型上,還能實現同品牌平臺化應用,搭載到其他車型上。
“市場不是等來的,是搶來的”
在三環電器技術中心,一面墻上貼著一張表格:2024年的重點研發項目、時間節點、責任人等。每年,這面墻上的任務都會被一一兌現。
車企新品迭代速度加快的壓力,也傳導到零部件企業。胡賢華深知:要想拿到更多訂單,必須想到客戶需求前面去,一旦跟不上節奏就得掉隊。
在三環電器,實行銷售和研發前置。“一旦車企新車型項目立項,我們商務和研發團隊就‘殺’進去了,爭取參與對方的研發。等他們項目對外招標,我們就有優勢成為供應商。”胡賢華解釋。
2023年12月,某車企新車型項目立項,要求在新車上搭載新一代智能鑰匙。獲悉這一消息后,三環電器提前對接。“全國40多個主機廠,我們都有專人駐點。”胡賢華說,“雖然對方并未確定供應商,但我們也樂意充當免費勞動力,不厭其煩地配合車企改數據、改造型、改尺寸,最后順利拿到項目的招標。”
“我們的技術儲備始終走在行業前列。”李志介紹,以前產品研發周期至少需要一年半,通過協同開發模式,現在只需3到5個月。
今年1月份,三環電器新產品銷售額達到1.37億元,同比增長38%。
春光正好,胡賢華又將奔赴浙江、重慶兩地,與當地的整車廠洽談合作。“市場不是等來的,是搶來的!”面對未來市場,他信心滿滿。
來源:武漢經開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