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途汽車司機(長途汽車司機把票拿了)
?
4月26,從城區坐大巴,來到武漢。
一路上,乘務員襄陽妹,電話微信忙不停。怪不得人家的生意那么好,夫妻同心,其利斷金嘛!
司機師傅嫌車站利水藥十幾塊太貴,郊區7元一瓶買了出發。
宛運大巴核載44人,新野汽車站售票9張。上高速前,又賣出7張。加上隨州安陸孝感客,一共乘員23人次。
跑這一趟車,早上7:50一下午13:00,毛盈利3800元。去掉油費1280元,過路費850元,還有客運站管理抽成,兩個人可以獲得800元收益。一個月干20天,也有16000元。
據說,28日,29日,有人說包他們的車,滿員,他們也沒有接受。因為這兩天余票只剩兩三張了。
網上小視頻說,三種工急缺人,90后,10后大學生不想干。哪三個工種?制造工人、建筑工人和長途汽車司機。為什么?時間長,露天作業,暴曬,辛苦唄!
看看我們的高等教育都教出來什么樣的人才?七八十年代,能找一個工廠進去,一家人樂得不得了,娃娃就業了!是的呢,當前這三種工作崗位是辛苦了些,但長途客貨車司機一月能掙15000元。又想月入過萬,又不能辛苦,天下哪有這等好事等你來做呢?
下午兩點,從青年路客運站返程票,已經賣出了三四張,還有不斷的咨詢電話打進來。看來可以和來時基本持平了。
都說現在工作難找,難掙錢。也對,我見過不少長途司機,一路上就他一個人。都想著掙大錢,這樣下去,怎么關注得到更多的客戶呢?
重要的是,人家這家服務周到用心。乘車的多是老年人,下高速,給老人送過收費站出口,再返回上高速。老人上下車,有人關心攙扶。每一個人不忘給發一張名片,并給他們指出去往市區的公交站點,坐幾路車一一交待清楚。
下午辦完事返回,打電話來接。老年人上車站買票行動不方便,微信轉賬,乘務員可以幫助買好。
老年人處處受到關心尊重,乘坐體驗能不好嗎?乘坐一次,就成朋友。家里孩子們忙于工作,都主動聯系加了微信群。這樣,口口相傳,是不是客源就可以穩定下來了呢?
隨著中國老齡化加速到來,只有懂得老年人的迫切需要,才能被這一大群體人所接受,才能財源廣進生意興隆生活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