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動新能源汽車科技有限公司_奧動新能源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地址
記者 | 席菁華
編輯 | 張慧
奧動新能源汽車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奧動新能源)正在和蔚來汽車進行一場較量。
截至今年8月,奧動新能源是國內最大的換電站運行商,并在此位置上穩坐多年。
一個月后,這一老大的位置被蔚來汽奪取了。
中國充電聯盟統計數據顯示,9月奧動新能源累計建成換電站366座;蔚來汽車累計建站417座,超越奧動新能源。
但根據奧動新能源的數據,其換電站數量仍排全國第一。奧動新能源稱,截至今年8月,已在全國共布局換電站480余座。
奧動新能源總部位于上海市浦東新區康橋工業園,前身是上海電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做充換電設備和運營。
該公司至今涉獵換電領域21年,創始人之一的張建平在業內有“換電第一人”之稱。
相比于蔚來、北汽等,奧動新能源的名氣小了很多。這與換電模式多年來的沉寂有很大關系。
電動汽車的補能方式,主要有充電和換電兩種。換電模式于2020年才迎來政策紅利。
奧動新能源聯席董事長、創始人之一的張建平曾表示:“換電的春天終于來了”。
但老大的位置已不再穩固,奧動新能源該如何守護?
奧動新能源面臨的競爭者,不止蔚來汽車。
去年以來的政策利好,正吸引,寧德時代(300750.SZ)、國軒高科(002074.SZ)等電池企業,北汽新能源、上汽集團、吉利汽車、廣汽集團等主流車企,均已加入換電陣營。
蔚來汽車回復界面新聞的采訪函中表示,其今年的換電站建設目標是,從500座提升至700座以上。2022-2025年,將在國內市場每年新增600座換電站。
協鑫集團旗下的協鑫能科(002205.SZ)也來勢洶洶,計劃在“十四五”期間布局換電站達5000座。
奧動新能源計劃擴張換電版圖。
今年5月,奧動新能源董事長蔡東青宣布,2025年前,該公司全國布局1萬座換電站,形成1000萬輛新能源汽車的換電服務能力規模。
為此,奧動新能源開始了更多融資。今年9月底,該公司宣布完成B輪戰略融資15億元,至此累計獲得投資約35億元。
張建平表示,B輪融資金額的九成將用于擴大換電站規模。因換電站正處于跑馬圈地階段,大量建站對資金需求很大。
日前,奧動新能源高級副總裁楊燁在接受界面新聞專訪時表示,公司擴張換電版圖,主要取決于三點考慮。
一是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及雙碳目標等宏觀戰略層面,國家已設定了明確的完成時間軸,奧動新能源需要跟著政策的節奏走。
二是未來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增長預期明確,換電是重資產,需要保持適度超前的戰略化布局,才能夠作為基礎支撐電動車的規模化推廣。
三是奧動新能源要保持龍頭地位,必須制定這樣的戰略目標。
與中石化等公司達成的戰略合作,也提速了奧動新能源的布站規劃。
今年4月,中石化入局換電站行業,宣布2025年將建成5000座換電站。5月,中石化與奧動新能源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
楊燁表示,建設換電站需要合適的布局場址,奧動新能源能夠在中石化現有的場站里加入換電站,提速規模化布局;中石化則可完成升級為綜合能源服務場站的戰略轉型。
換電大潮來襲
截至目前,國內換電產業僅實現小范圍內商業化推廣。
據中國充電聯盟統計數據,截至今年9月,全國換電站總量僅為890座。
“換電不是容易做的生意。”楊燁對界面新聞表示,高昂的建設運營成本、盈利模式不明、電池技術標準不統一等,是橫亙在換電模式大規模推廣上的難題。
奧動新能源的成長史,也側面印證了換電模式的漫長推廣路途。
2000年,奧動新能源在蘭州建設了第一個“根據地”,開始探索第一代換電技術,并持續了五年。
2008年,奧動新能源前身——電巴新能源的換電技術路線,承擔了北京奧運會的公共交通補能服務,成為該公司迎來換電大規模推廣的首次轉機。2010年,奧動新能源在廣州亞運會上首次以商業化模式運營。
但直到2016年,該公司規模化換電商業運營推廣的序幕才拉開。當年,北汽新能源成為奧動新能源首個換電合作的主機車企。
2020年,換電站建設首次被寫入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也確認了換電和充電并列的地位。
今年以來,上海、海南、安徽、云南、河南等多省市紛紛應聲推出換電站建設行動方案。按照有關政策,今年下半年將在全國范圍內開展換電模式應用試點。
據《上海證券報》10月16日報道,業內期待的《電動乘用車共享換電站建設規范》(下稱《規范》)團體標準已經通過審查,預計年內正式發布。
“希望政策支持能夠盡快出臺,以及盡快促進電池標準的統一化,為換電的發展掃清障礙。”楊燁表示,換電運營企業需要進一步得到土地、運營、電力等政策方面的支持。
楊燁表示,換電模式要想做到大規模推廣及有效運營,有三個關鍵因素:技術研發;規模化建設;良好的運營模式。
換電方式主要有側方換電、底盤換電、分箱換電三種。其中底盤換電為主流,這也是奧動新能源自主研發的換電技術路線。
楊燁表示,換電的技術開發門檻較高,奧動新能源的三大核心技術是;定位、鎖止、連接。另一優勢是,它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家已實現多品牌車型共享極速換電的服務平臺。
奧動新能源稱,其在技術研發、換電站制造及整個商業運營中,已形成閉環模式;已與國內14家主流車企,聯合開發了22款換電車型。
楊燁認為,換電模式需打通產業鏈,實現產業協同。在政策落地前,行業自發成立聯盟相互借力;當換電規模擴大,行業的盈利難題將迎刃而解。
目前奧動新能源換電站主要面向出租車,未來也考慮伸入私家車市場。
“奧動換電以服務營運類車輛起家,以率先構建起換電網絡,后續也考慮布局私家車市場。”楊燁表示。
奧動新能源對自身的定位不僅是換電運營商,而是智慧能源服務平臺。
“換電不僅是能源服務模式。換電站本質是能源載體,換電網絡則是分布式儲能系統,是全新智能電網的重要組成部分。”楊燁表示。
換電站能夠讓電池成為流動的能量塊,支持電量的雙向流動。奧動新能源提出了S2G換電站對網模式,即“車-站-網”實現能源交互。
“未來換電站將與儲能站雙站合一,實現高功率、高效率、高利用率的能源交互,有利于分布式新能源儲能站的能源就地消納。”楊燁說。
在此模式下,每輛車都是能源載體,可以與換電站實現雙向交互,即換電或輸電。每座換電站又是一個分布式儲能系統,可以全功率支撐電網。
此前,國家電網等公司希望推廣V2G(Vehicle to Grid)模式,即車網之間的能源交互。
奧動新能源認為,V2G模式下來回充電過程中存在損耗,V2G之間加入S(Station),即S2G,能起到調節和前置管理能源的作用,對電力資源進行有效調配,在波谷時段對電池進行充電,高峰時段不對電網造成更多壓力,并進行售電。
“S是固定的,是儲能模式的載體,且是可衡量可管理的,換電站將成為依據電網的波峰波谷時段預先進行管理的載體。”楊燁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