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醫生—汽車醫生張老師
來源:【呂梁日報-呂梁新聞網】
□ 本報記者 高茜
10月29日,第四屆呂梁職業技能大賽車身修理和汽車噴漆分賽區彩旗飄飄,熱鬧非凡。來自全市62名師傅按照規定穿戴好防護裝備,同臺競技,交流技術。走到車身修理項目場地門口,就聽見錘子敲擊門板的叮當聲、切割鋸切割結構件的吱吱聲,走進場地,還看到結構件焊接火花飛舞。
據裁判長介紹,該項目包括兩個模塊,即受損門板整形修復和模擬結構件更換,強調動手能力和對金屬性能、工具性能的掌握。現場,每輛汽車損壞的程度不同,選手們需要把他們對于車身構造和維修技術的知識和技能運用于每項具體維修工作中。測量、焊接、切割、打磨、整形及粘合,流程看起來并不復雜,難度在于進行去除焊點、切割、焊接操作時,不能傷到其他結構件。“以切割為例,力度太小切割速度慢,力度太大容易傷到下層結構件,拿捏好力度很關鍵也很難。”一位參賽選手說到。培養這種手感不易,如果長時間不練習就會生疏,要達到并保持“純熟”的水平需要付出很大精力。
在現場,大多選手比較年輕,來自興縣的閆師傅年紀偏大引起了記者的注意。了解后得知,在車身修理領域已經深耕近30年的他第一次參加技能競賽。他指著不遠處的一個年輕人說:“這次我主要是陪我兒子來的,我希望他能在技藝切磋中展示形象、收獲經驗、提升能力,也找到差距和不足。”
汽車技術項目的選手,可稱之為“汽車醫生”,裁判長說:“‘汽車醫生’必須擁有‘治病救車’的能力,有豐富的知識儲備。在車身修理比賽中,試題只給出直觀的損壞件,選手必須像醫生那樣精準找出問題并實際操作。不僅如此,汽車技術項目每個模塊比賽時長3個小時,對選手的知識、體力、耐力、心理素質都是一種考驗。”
賽場另外一邊是汽車噴漆的賽項,這一項目要取得好的成績,既需要扎實的技術,也要避免微小的誤差,比如每層油漆的厚度上下誤差不能超過0.01毫米,需要嚴格控制噴槍的氣壓出氣量,在規定時間內要快速調出與車身顏色一致的油漆,需要反復一點點微調等,沒有日復一日的訓練,便無法提升操作技巧的精細水平。辛文兵是第一批選手里最早完成比賽的,他走出操作間后信心十足,為了備戰大賽,放棄休息時間,全身心投入技能訓練,憑借扎實的基本功,以及善于鉆研、攻克難題的精神,得到了裁判員們的肯定。這次競賽不僅展現了呂梁市汽車人良好的職業素養、規范的職業操守,更展示出了他們高超的職業技能、昂揚的精神風貌。
本文來自【呂梁日報-呂梁新聞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