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股票(電動汽車股票行情走勢)
視頻加載中...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左茂軒,實習生焦文娟 報道
37個月,極氪刷新了新能源汽車品牌從發布到IPO的最快紀錄。
美東時間5月10日,極氪成功在紐交所敲鐘上市,并以“ZK”為股票代碼正式掛牌交易。極氪以每股21美元的價格累計發行2100萬股美國存托股票,募資約4.41億美元。在首個交易日,極氪股價上漲33.62%,報收每股28.06美元,市值為68.5億美元。
沉寂了一段時間的新造車企業IPO,終于被極氪再次“點燃”。
成立3年多的極氪,一舉成為至今上市最快的新造車企業,也是首家成功IPO的“創二代”車企。
有投行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極氪之所以能夠成功上市主要有三重原因:首先,得益于投資者對公司本身的素質的認可,吉利豐富的造車經驗和管理經驗,讓極氪的前景更被看好;其次,極氪推動IPO的目的,是基于公司長期發展的戰略決定;此外,估值上的讓步,也提升了對投資者的吸引力。
事實上,極氪在此時完成IPO并不容易,它向資本市場講述的故事,與此前的“蔚小理”并不相同。
“極氪的故事,是比較獨特的。”上述投行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盡管近年來投資者對于電動車領域充滿投資熱情,但在“價格戰”及同質化競爭嚴重的背景下,極氪豐富的造車經驗,能夠讓其擁有更大的抗風險能力。
“不同于傳統車企和新勢力,極氪將吉利控股集團的造車底蘊與全球資源,賦能于全新的獨立品牌,這就是極氪為全球新能源轉型開辟的第三賽道,也是極氪在全球資本市場所凸顯的長期價值。”極氪CEO安聰慧表示。
從成立到上市,極氪僅花了三年左右的時間。
要知道,這條路特斯拉走了7年,同為中概股“前輩”的蔚來、理想和小鵬都分別用了4年、5年和6年時間。
事實上,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對極氪IPO的期待,早在籌劃成立極氪之前就已經埋下伏筆。
2021年2月,吉利官宣實施兩個藍色吉利行動計劃,李書福提出要主攻純電動智能汽車,組建全新的純電動汽車公司,正面參與智能純電動汽車市場的競爭。
同年3月,極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李書福親自掛帥出任極氪公司董事長,安聰慧出任極氪公司CEO。
極氪背靠吉利的技術實力疊加新能源市場的火熱為極氪吸引了來自不同行業的產業資本,作為承擔帶領吉利電動化轉型的重任的極氪,李書福對極氪IPO予以厚望。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極氪從誕生之日起,就是作為吉利的重要品牌,參與智能與電動汽車時代的競爭。
2021年8月,極氪獲得5億美元pre-A輪融資,引入戰略股東英特爾、寧德時代、鴻商集團、博裕投資、bilibili,彼時估值約90億美元。
2022年底,極氪已經在籌備赴美上市IPO事宜。
公開資料顯示,2022年12月7日,極氪汽車已按保密基準向美國SEC遞交可能進行首次公開發售的注冊聲明草擬本,計劃融資逾10億美元。但從結果來看,這次秘而不宣的遞交也讓極氪IPO進程再度擱置。
次年2月13日,極氪完成7.5億美元A輪融資。據極氪方面介紹,本輪融資完成后,極氪的估值約為130億美元。
在通過證監會的上市備案后,極氪再次沖擊IPO。2023年11月9日,極氪向美國SEC遞交初步招股書,信息顯示極氪擬發行不超過9.26億股普通股。業內人士稱,或許由于當時市場情緒疲弱,極氪IPO之路不得不又一次按下“暫停鍵”。
在敲鐘前夕,當地時間2024年5月3日,極氪向美國SEC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了更新后的紅鯡魚版招股書,預計估值為51.3億美元,僅為A輪估值的41.8%。
極氪上市似乎沒趕上“好時候”。在此之前,小鵬汽車在IPO前估值約為86.13億美元,上市后發行估值為114.2億美元,紅鯡魚也給了理想約80億美元的中期估值,但其IPO當天調高估值到115億美元。
不同于前兩年資本市場對造車的熱捧,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極氪估值的下滑是市場對造車的前景回歸理性判斷的表現。
盡管如此,多家投資者還是對極氪上市表示關注,寧德時代、Mobileye等投資者和股東也表示有興趣參與認購。
作為首家赴美上市的“創二代”,極氪自身的銷量和業績是成功敲鐘的通行證。
銷量數據顯示,今年1-4月,極氪累計交付49148輛新車,同比增長超110%。2023年,極氪汽車累計交付118685輛,同比增長65%。
在成立不到三年的時間里,極氪推出了極氪001、極氪009、極氪X、極氪007四款車型,在細分市場均取得不錯的成績。極氪官方披露的數據顯示,極氪001在交付不到三年的時間內累計銷量超過16萬臺。
整車銷量的增長帶來業績上的走高。據極氪遞交的紅鯡魚招股書顯示,2021年、2022年、2023年極氪總營業收入分別為65億元、319億元、517億元,2023年營收同比增長62%。但極氪2021年至2023年凈虧損為45.14億元、76.55億元、82.64億元。
依托集團的規模效應,極氪的整車毛利率節節攀升。從毛利率水平來看,極氪2023年整車毛利率為15%,僅次于同期特斯拉的18.2%和理想的21.5%,高于同期蔚來的9.5%和小鵬的-1.6%。在毛利率增幅方面,據此前的招股書顯示,極氪2021年毛利率為1.8%,2022年為4.7%,連續保持增長勢頭。
招股書顯示,2021年至2023年底,極氪累計研發投入近170億元。其中,2021年、2022年、2023年極氪研發投入分別為31.60億元、54.46億元、83.69億元,研發投入持續上升。
背靠吉利這座大山,極氪的上市之路也多了沉淀已久的技術底氣。
“今天我們看到的極氪產品,并不是單純由極氪團隊在三年時間打造出來的,而建立在吉利30多年在造車領域長期的積累和投入,靠體系力走到今天。”極氪CEO安聰慧此前在極氪009光輝發布會上表示。
“創二代”出身的極氪讓它直接繼承了吉利多年在造車工藝、整車平臺、三電等領域的積累。依托吉利集團在三電技術和電池產業的沉淀,2023年12月,極氪發布了從電芯到電池包都由極氪全棧自研的金磚電池,試圖打造極氪未來發展的新的技術護城河。
安聰慧稱:“技術的進步和企業核心技術的掌握,成本是非常重要的。技術要領先,同時成本要低,才能形成核心競爭力。”
極氪本次紐交所敲鐘,意在拓寬融資渠道,實現自我“造血”以實現扭虧為盈的目標,完成企業的健康運營。
據招股書披露,極氪所募集的資金將用于三個方面:其中約45%用于開發更先進的純電動汽車技術以及擴大產品組合;約45%用于銷售和營銷以及擴展企業的服務和充電網絡;約10%用于一般企業用途,包括營運資金需求等。
“在銷量提升、毛利上漲的前提下,2024年極氪將力爭實現扭虧為盈(按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的目標。”吉利汽車集團副CFO戴永表示。按照計劃,本年度極氪將實現銷量目標23萬輛,新增三款車型進入更多細分市場,并拓展海外市場。
上市后,極氪正式成為吉利系第九家上市公司,對于吉利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
此前,吉利的資本市場版圖已有包括吉利汽車、錢江摩托、漢馬科技、力帆股份、路特斯、極星汽車、億咖通科技和沃爾沃汽車在內的八家上市公司。此外,曹操出行也在IPO的路上,極有可能成為“大吉利”下的第十家上市公司。
不同于吉利與沃爾沃共同擁有的極星汽車,極氪也成為首家吉利自主孵化上市的高端電動汽車企業,肩負著帶領吉利完成高端化布局的任務。
“極氪 IPO是吉利控股整體戰略規劃的一個縮影。我們通過IPO增加企業治理的透明度和規范性,提升子業務集團經營核算的獨立性和完整性,提高運行效率,以負責任的態度,更好地同用戶、行業,監管機構、投資機構溝通,推動企業全球合規治理。”吉利控股集團CEO李東輝表示。
此次赴美上市,也被業內人士看作是吉利加速布局出海的信號。2023年6月,極氪正式宣布進軍歐洲市場。2023年12月,首臺歐版極氪001在荷蘭成功交付。極氪在紐交所敲鐘也將擴大極氪及吉利品牌的海外聲量。
據吉利披露的財報數據顯示,2023年受益于技術出海,吉利汽車部分海外業務開始賺錢。財報顯示,2023年,吉利和雷諾的合資公司雷諾韓國凈利潤5億元,吉利獲得投資收益1.69億元和股息收益1.8億元;寶騰汽車2023年5月到12月凈利潤為2.9億元,吉利汽車按股比確認投資收益1.16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創二代”作為傳統車企在電動化時代轉型的重要方式,此次吉利分拆極氪的上市為創二代的同行們加速布局資本市場打了個樣。今年3月,在2024電動汽車百人會的媒體溝通會上,廣汽埃安總經理古惠南曾表示,廣汽埃安的IPO進程也正等待市場回暖。
不過,在資本市場回歸理性的背景下,創二代們的故事如何講已經不能成為資本市場上融資的噱頭,業內人士認為,實際的產品與技術才對產業資本更有吸引力。
需要指出的是,當前新能源汽車行業競爭持續加劇,“價格戰”愈演愈烈,在扭虧為盈的年度目標下,抓緊提升極氪的盈利能力,邁過虧損紅線仍是極氪當下挨過市場考驗的關鍵一環。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