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購買(汽車購買全險后出了事故是否全額報銷)
隨著電車技術的蓬勃發展,最近2年,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考慮購車的事宜。
畢竟,如今補貼不是一般的多,如果買電車還能減免購置稅。
然而,面對這么好的情形,選購一輛合適的汽車,卻并不容易:因為當下的市場,不僅種類繁多,甚至還會出現車企倒閉的情形。
如何避免這些風險呢?一位資深汽車顧問說漏了嘴,近兩年買車謹記“買大、買多、不買舊”,準沒錯!
這是什么意思呢?
所謂的買大,就是盡量買大品牌,成熟的品牌,經歷過市場考驗的品牌。
雖然現在的不少新品牌很好,銷量也不錯,外形還很炫酷,但最好緩幾年再買。
說白了就是,汽車工業的復雜性很高,一個成熟品牌的背后,少不了5-6年的磨合,才能做到對數十萬種零件的嚴格把控,和對細節的精雕細琢。
誠然,很多新興勢力非常有錢,還能通過挖人,或者找工廠代工解決難題——但并不意味著,不會出問題。
畢竟,團隊默契的建立和磨合,是需要時間,很多案例就證實了這點。
譬如2018年時,全國的新勢力還有48家,如今,這個數字不僅減半,剩下的很多已經在生死邊緣了。
原因何在?就是經過幾年的考驗,消費者發現它們并不靠譜——黃金團隊,并沒帶來黃金一樣的產品。
像威馬汽車的創始人沈暉就很典型,曾任沃爾沃汽車全球高級副總裁兼中國區董事長,有過豐富的汽車行業從業經驗。
不僅有上汽、百度、浦發等多個巨頭的鼎力支持,還給予了數百億的投資,結果呢?依舊逃不出倒閉的結局。
此外,汽車不是一次性消費,售后服務很重要。
太小的品牌,可能今天你買完車,明天當地的4s店就倒閉了,然后維修和維保變得極其麻煩。
這不是開玩笑,最近在車友群就看到過這樣的案例,整的車主都徹底無語了。
所以,還是盡量買大品牌。
所謂的買優,就是要買基礎素質優秀的汽車,特別是買電車,這點極其重要。
因為相對油車而言,電車電子元器件多,車身重,電池起火難撲滅——如果基礎素質太差,很容易出問題。
那什么樣的車,叫基礎素質好呢?
先看底盤,那些還在使用“筷子懸架”、“麥弗遜懸架”這樣的車,就別碰了。
雖然很多粉絲會嘴硬:麥弗遜懸架怎么啦,底盤關鍵看調教,我們家的麥弗遜懸架也比前雙叉臂后五連桿強。
但這樣的話聽聽就好了,如果真這么玄乎,你家頂尖車型怎么不用麥弗遜——不是可以化腐朽為神奇嗎?
說白了就是偷工減料,錢都花在營銷上了。
再看電池防護,做的給不給力。
千萬別認為,認準大牌電池就好了,這么談,只能說太迷信——因為大牌也有高中低的產品。
譬如寧王NCM811電池,曾在2020年連續出現爆燃事故,導致市值暴跌400多億元。
相關采納這個型號的蔚來、小鵬、埃安,都受到過影響——正是因為如此,小鵬走上了只采購電芯,自己做封包道路。
所以,還是要看底子,看看拆電池包視頻,看看自燃案例。
最后看基礎安全,是否可靠。
歸而言之就是看防撞梁厚度、車身扭轉剛度、白車身強度是否合格,當遭遇危險時,能不能保住性命,車輛是否能做到“碰撞解鎖”。
一言以蔽之就是,基礎設施一定好,這點不能保證,上層建筑無疑是空中樓閣。
最后,就是不要買那些技術過于成舊的車型。
說白了就是都2024年了,還在使用400v、還在搞水冷電機車型,真的沒必要買了。
別嘴硬“又不是不能用”,“現在的超充樁才多少”,這樣的問題!
如果你今年買車,明年就賣,自然可以無視這樣的話——但凡你要用到5年,或者更長時間,就絕不能買這樣的車。
因為人啊,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不能太短視。
5年前,中國才30萬根充電樁,平均功率60kw/h;現在已經近300萬根本公共充電樁了,平均功率120kw/h。
按照這個發展速度,就算不談超充樁數量,平均功率一旦到200kw/h,你400v能干嘛?等別人都走了,你再慢騰騰的充上半小時嗎?
總的來說,雖然最近的汽車市場很火,優惠很多。
并且搞掃地機器人的、賣手機的都開始加入進來,給市場添加了很多選擇,讓人心動不已。
但心動之余,還是小心謹慎,堅持“買大、買優、不買舊”。
這樣一來,可以避免很多問題和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