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江淮汽車;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電話
來源:【人民網】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汽車產業,是我國現代化產業體系重要組成部分。時值江淮汽車成立六十周年,人民網記者走進位于安徽合肥的江淮汽車輕型商用車制造公司和營銷公司,一探這家老牌車企的向“新”力。
江淮汽車輕卡制造基地。江淮汽車供圖
選擇輕型商用車作為觀察窗口,是因為1968年,也就是江淮汽車建廠后四年,江淮生產出一輛2.5噸載貨輕卡,就此揭開了安徽汽車工業大幕。換言之,輕卡是江淮汽車的“根”。
當前,中國汽車產業產銷兩旺、日新月異。對于整車廠而言,通過科技創新發展新質生產力,進而塑造核心競爭力,不是選答題,而是必答題。商用車尤其是輕卡應用場景廣泛,也是“兵家必爭”賽道,對于江淮輕型商用車而言,向“新”而行,乘勢而“商”已經成為其前進的動力。
在江淮輕型商用車營銷公司,有一個由400名研發人員組成的研究院,他們負責開發新技術,并將新技術運用到車輛上。記者注意到,新質生產力帶來的核心競爭力,體現在方方面面。
今年一季度,江淮1卡(即江淮輕卡)銷量3.53萬輛,同比增長20.3%。跑贏行業的背后,是江淮1卡布局燃油、混動、純電多種動力技術路線,推出多款油、混、電新品的生動實踐。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江淮1卡新能源產品銷量同比增長75%,新能源整體滲透率超過10%。
“輕卡應用場景多且復雜,商貿、快遞、綠通、冷鏈等不同場景,需要匹配相適應的技術組合。”研究院前瞻設計部負責人說,“就拿冷鏈運輸車來講,它在卸貨時也得工作,我們就得琢磨,油、混、電哪種動力技術路線更合適,如果是混動,多大的電池容量既能控制成本,又能滿足用戶需求。”
在外界看來,技術組合類似“搭積木”,實則不然。“往往找到一種合適的技術組合,需要至少上百次的嘗試。”上述負責人說。
智能網聯是汽車產業發展的趨勢,輕卡也不例外。“發力智能網聯,我們從車聯網、座艙、駕駛三方面入手。”研究院智能網聯設計部負責人表示,相較于乘用車,有些智能網聯技術在商用車上的使用更加成熟,“比方說,我們通過車聯網,可以從后臺掌握車輛健康情況,并反饋給車主和服務站點。這些數據,也能提供給購車的物流企業等,方便他們內部管理。”
另據了解,2024年,江淮1卡量產了行業首款L2+級智能輕卡——帥鈴S7智駕版。未來,江淮1卡將布局更高階的智能駕駛,同時,加速智能大模型應用落地,全面提升輕卡座艙智能化水平。
在江淮輕型商用車研究院,還有一個部門不得不提,即新技術研究項目組。“我們會同步推進三四十項新技術研究,既有技術轉化,也有難題攻克,其中包括一些看似‘天馬行空’的項目。”項目組負責人說,項目組每年充足的研發費用也有效保障了江淮1卡在新技術研發應用上的領先。
發展新質生產力,塑造核心競爭力的同時,江淮1卡還積極實踐以用戶為中心的價值理念,多措并舉,從產品運營向用戶運營轉變,從關心車到關心人,讓用戶成為品牌共建者、價值共創者、利益共贏者。
江淮輕卡系列產品。江淮汽車供圖
江汽集團控股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項興初表示:眼下,汽車產業正處于多產業融合、多技術路線變革疊加的發展階段,江汽集團將主動融入新汽車時代的生態建設,持續強化技術和產品創新,發展壯大新質生產力,加快向智能新能源方向轉型升級,力爭到“十五五”初期發展成為“百萬銷量、千億營收”的主流汽車集團,積極助力汽車強國建設。
(責編:關飛、張磊)
本文來自【人民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