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俱樂部、汽車俱樂部英文
能進入俱樂部的人,到底是幸運還是不幸
不久前,一張微信群截圖被某位車主發在網上并廣為流傳,這讓一個極為獨特的汽車用戶俱樂部進入了網友的視野。
在高速公路上被后方車輛追尾,導致嚴重交通事故,整車報廢、車主當場昏迷.........圖片上這位發言的狠人,也是一位沃爾沃汽車用戶,他的特殊經歷可以歸結為兩點——身為沃爾沃車主在一次重大交通事故中生還,并且在車禍之后仍做沃爾沃汽車的“回頭客”。
擁有以上類似經歷,是“沃爾沃生命奇跡俱樂部”的準入標準。也就是說,這個群里至少有五十多個人,有著和他不相上下的慘烈過往。
天選之人
1
在國外,建立于1990年沃爾沃生命奇跡俱樂部到目前已經擁有了1500名成員。不出你所料,他們個個都是在沃爾沃“庇護”下死里逃生出來的。
取代了幾年前火遍全網的上海超跑俱樂部,沃爾沃生命奇跡俱樂部憑借“拿命換來的入會資格”成為了現在網友眼中真正硬核的存在,“真心不歡迎你加入”就是俱樂部最獨樹一幟的氣質。
對一個去年中國銷量僅16萬臺,在國內并不算熱門的汽車品牌來說,這次“出圈”其實并不算意外。即便不懂車的人,也多少聽說過發源于瑞典的沃爾沃“世界上最安全的汽車之一”這個名頭。
在B站搜沃爾沃的視頻,似乎永遠和“對撞”“碰撞測試”等等詞匯聯系在一起
誕生于北歐的汽車品牌,大多以安全為首要標準。打開沃爾沃的官網,生命奇跡俱樂部還占據著頗為顯眼的位置。
按照沃爾沃官方說法,這個入會要求極其嚴苛的汽車俱樂部的建立,來源于上世紀70-90年代不斷寄到沃爾沃總部的一些車禍當事人或是其家屬的感謝信。
這些人的經歷多半和沃爾沃有關,并且對他們的安全工作稱贊有加。后來,沃爾沃高層在1990年的紐約車展上以此為契機發展了這個神奇的的俱樂部。
國內的沃爾沃生命奇跡俱樂部創立于2012年。早年間,俱樂部沒有太大名氣,除了沃爾沃自家社交賬號,你很難從其他地方看到俱樂部相關信息。
而從這些年來全球沃爾沃用戶入會的人數以及會員履歷來看,耿直的北歐人確實沒有搞虛假宣傳。翻開他們的故事,每一個人都堪稱“生命奇跡”。
俱樂部每一個成員,幾乎都有著類似畫風的過往
在某汽車論壇上,上海車主“溫泉ERST”講述了自己與三輛沃爾沃車的“恩怨”。三年三輛車,不用多說想必你也猜到發生了什么。
這位車主的第一輛沃爾沃,在環城高速上因為疲勞駕駛撞到了集裝箱卡車的后半部分,由于速度很快,車子被卡車彈回又撞到了公路右側護欄。
第二輛沃爾沃,購買一年之后在市區內因為下雨地面濕滑,輪胎打滑車子失控飛了出去撞在路邊。這回全車22個安全氣囊全開,結果車主并沒有像上次一樣毫發無傷,而是被氣囊燙傷了手腕。
之后,這位車主又換了一輛沃爾沃,不過車型相比從前不一樣了。對于愛車接連報廢這件事,車主本人也有深刻的反思和總結——為了安全,還是繼續開沃爾沃吧。
憑借這番死里逃生的過去,“溫泉ERST”順利入駐沃爾沃生命奇跡俱樂部,用他自己的話來展望他與愛車的未來,那就是“希望奇跡不要再發生第三次”。
不難聯想,在這個俱樂部里,匯聚了中國交通安全教育頗為全面的反面案例及受害者案例,堪稱極度硬核。而沃爾沃也借由這些人,做著他們最硬核的宣傳。
最近幾年,為了直觀展現汽車的安全性能對于當代車主的必要性,沃爾沃拍攝了一些短片,讓車主講述各自死里逃生的經歷。
視頻中接受采訪的眾人依然是“全員狠人”的既視感,對事件的描述則變得簡潔了許多。
一位車主在高速公路上,因為前車的突然變道行為,導致自己以120km/h的速度發生追尾,自己與車上的家人朋友都無大礙。
同樣是在高速上100km/h的速度,另一位車主一邊駕車一邊尋找行駛證,結果與其他車相撞。后座的女兒因為收緊的安全帶幸而安然無恙。
有人則是在沙塵暴天氣,能見度極低的情況下遭遇高速大卡車,被壓在大卡車下一個多小時后才被救出。
現代社會疲勞駕駛導致的嚴重車禍著實不少。
俱樂部里當然也不乏類似“路怒族”的存在——一些人本著絕不讓步的理念,結果在各種意義上翻車了。
他們先是講述自己遭遇重大車禍的經歷,然后感慨如此危險的狀況下還能得以生還,最后“宣誓”自己義無反顧地成為沃爾沃鐵粉。
當然在短片最后,那些因為自身原因而九死一生的會員會誠心誠意,發自肺腑地強調,即便自己開的是沃爾沃家的坦克,也絕對將遵守交通規則作為自己下半生的人生信條。
2
沃爾沃生命奇跡俱樂部的門檻,自然要從沃爾沃本身說起。
按照汽車行業普遍看法,沃爾沃屬于經典的豪華品牌。在外形上,沃爾沃的車型通常并非那類氣質不凡的豪車,看起來頗為普通。但要說到安全性能,沃爾沃可以說是最“有梗”的存在。
早已在各種碰撞測試中屠榜的沃爾沃,已經不滿足現有的安全測試了。你甚至能看到他們找來吊車將幾臺沃爾沃汽車吊到30米的空中作墜落實驗,結果是一輛車摔兩次駕駛艙依然保存完整。
論起在汽車安全性能方面的貢獻,其他汽車品牌也都算得上“摸著沃爾沃過河”。
籠式車廂、汽車必備三點式安全帶、背向式兒童椅,幾年前堪稱黑科技的城市安全系統等等,都是沃爾沃的專利。
沃爾沃前臉車標志背后這個斜杠,代表的正是安全帶
唯一能在安全性能上曾與之一戰的,則是沃爾沃的瑞典老鄉——薩博。
薩博曾拿下一項驚人的成就:它旗下所有車型都獲得了歐洲新車評估組織的NCAP(新車評估項目)最高五星評級,成為唯一一個解鎖該成就的品牌。薩博無論外形還是內在,相比沃爾沃都更顯硬核,身板硬朗,用料實在使它深得許多資深車迷的心。
瑞典電影《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中,鋼鐵直男般的男主與鄰居的長達幾十年的孩子式賭氣正是源于他們的愛車之爭,在這里沃爾沃汽車只能淪為主角的對立面,給薩博得正直的形象做了陪襯。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包括薩博在內的北歐汽車甚至在人們的口口相傳中“腳踩寶馬,拳打奔馳”,沃爾沃也不例外,成為老司機眼中當之無愧的豪車品牌。
遺憾的是,安全的代價是高昂的造價。沃爾沃的工程師曾說,只有撞壞過薩博才知道為什么薩博可以賣這么貴。對于不那么在意安全性的車主來說,薩博的性價比算不上高。2011年薩博破產,技術和品牌被拆分拍賣,從此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而沃爾沃則成為僅剩的將“安全”作為主要賣點的汽車企業。
3
作為一個豪華品牌,沃爾沃的銷量和頭部的德國企業其實有不小差距。去年奧迪在中國的銷量約69萬輛,是沃爾沃的四倍。
除去品牌名氣因素、外形設計不討喜以外,維修代價高也是勸退買家的重要因素。
首先還是沃爾沃那引以為豪的安全系統。沃爾沃汽車的安全系統很容易“大動干戈”,很多時候事故動靜不大,但丟輪胎炸氣囊的流程已經走完了一套,徒留車主為安全系統的一次“行動”買單。
去年中國保險汽車安全指數顯示,沃爾沃各項安全數據測評結果都很好,但“耐撞性與維修經濟性指數”一項獲得了最差評分
而現實情況是,實際生活中普通人并不容易碰上重大交通事故,但小剮小蹭是常有的,而由于零部件費用極高,導致沃爾沃整體維修維護費用更離譜。在沃爾沃安全性能流傳于世的同時,“維修比寶馬貴”的怨言也不斷滋生。
種種情況,讓一些沃爾沃車主常常吐槽“只有在修車的時候才會想起來它是豪車”。
原本苛刻的入會條件,背后還有著苛刻的附加條件。或許正因如此,層層“選拔條件”下來,八年里只有這么五十來個人“殺”到了決賽圈。
欣賞沃爾沃的老司機喜歡借它揶揄其他在安全性上問題百出的汽車品牌——“如果是XXX車的話,那是不是該成立‘亡靈俱樂部’啊。”
但很多時候,沃爾沃生命奇跡俱樂部也會招致他人的不解——拿別人的身家性命大做文章,聽起來總讓人覺得哪里不對。
2018年,在某個汽車論壇上,一位車主發帖描述了自己在聽汽車廣播里聽到的故事,并對廣播中事故車主對自己違規行為輕描淡寫表示出困惑——這人明明邊看手機邊開車,違規引發了嚴重交通事故,卻一味強調車的安全性能。
速度80碼,約合73km/h,邊開車邊看手機,車子翻了幾個跟頭,整個事故聽起來就像是電影里才有的鏡頭
發帖的車主還列舉了廣播中的故事主角所犯下的種種違規行為,并對沃爾沃的這波宣傳的核心思想進行了批評:想要彰顯自己的安全性能顯然沒錯,但沃爾沃似乎搞錯了重點。
可能就連沃爾沃車主自己也想不通,能夠進入這么一個神奇的汽車俱樂部,到底是幸運還是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