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何汽車(幾何汽車要倒閉了)
文:懂車帝原創 曹浩
[懂車帝原創 產品] 最近幾年油價蹭蹭漲,所以很多人都會選擇買一輛能夠支撐日常代步的純電小車解決短途出行的問題。不過即便是只作為日常代步使用,很多用戶也會對車輛提出自己的需求,而這次我們就來跟大家聊一款還沒有上市的純電小型SUV——幾何E。
由于這款車已經開始預售,而且也曾多次在車展亮相,所以這篇文章我們著重聊一聊和這款車相關的使用以及駕駛感受。
無論是之前的幾何A、幾何C,還是現在這輛幾何E,他們的設計都在努力詮釋時尚感,希望可以擁有更高的辨識度。尤其是這輛幾何E,本就是一個年輕化的定位,所以在造型方面也不能太過于傳統。
設計風格與同品牌其他車型有明顯區別
首次采用分體式大燈
整體看下來,幾何E車頭部分能給人留下記憶點的,主要就是貫穿式燈帶、分體式大燈外邊熒光黃裝飾,以及封閉式格柵上的菱形紋路。而且這款車的設計也確實和幾何A、幾何C有明顯差異,尤其車頭部分圓潤了很多,并不像那兩款車一樣棱角分明。
車尾層次感較強
尾燈尺寸較大,設計感不錯
不過車尾部分卻又采用了和車頭明顯差異化的設計,不光是稍微向外突出的車尾輪廓和車頭明顯不同,就連尾燈尺寸也大了不少,并且通過各種不同線條、內凹呈現出了更豐富的層次感。不過這種前后明顯差異化的設計,消費者究竟會不會喜歡呢?
某款轎車離地間隙展示
幾何E離地間隙展示
還有就是作為一款SUV車型,車輛離地間隙似乎并沒有比轎車高多少。我們隨機找到了一款轎車來進行對比,我們可以看到雖然從表面看幾何E的離地間隙表現還算不錯,但因為電池的存在侵占了一些空間。
車內比較簡潔,并沒有過多實體按鍵
進入到車內之后,可以看到車內確實比較簡潔,配雙10.25英寸屏幕,另外還有一塊和車身同色的飾板進行裝飾,不過在強光之下這塊飾板稍微有點反光。
黑色區域均為硬塑料材質
可觸及部位都是軟質材料或皮質材料
門板材質也是同樣方案
另外,車內黑色區域幾乎都是塑料材質,而其他區域則是軟質材料包覆,這一點值得夸一下,尤其是在我們經常會觸碰到的地方都是軟的。
換擋旋鈕阻尼感不太均勻
空調出風口撥片阻尼也不太均勻
或許也是受制于車輛成本控制的原因,車內實體按鍵、換擋旋鈕以及空調出風口撥片的手感比較一般,旋鈕和撥片的阻尼不太均勻,尤其是空調出風口的撥片還會出現卡頓的情況。
車機功能還算比較豐富
車輛剛啟動時車機會有一些卡頓
中控屏內置的車機系統整體使用下來的感受就是,功能比較豐富,基本上一些常用的功能都有。不過在車輛剛啟動之后的時候會明顯感覺到系統有些卡頓,滑動屏幕或是點開相應功能需要有大概1-2秒的反應時間。
座椅填充比較柔軟
但橫向寬度受限
車內座椅填充物比較厚實,坐起來也比較軟。不過受限于車身尺寸的原因,所以座椅的橫向寬度比較窄,導致身材比較魁梧的乘客坐進車內之后并不能被座椅完全包裹住。
后排空間比較局促
后排坐墊較短
后排頭枕高度也不可調節
至于車內空間,身高178厘米的體驗者在前排調整至舒適坐姿之后,可以看到后排空間稍顯局促。同時后排坐墊較短,對于腿部無法完全承托,而且后排因為配備的是固定頭枕,所以對于不同乘客的舒適度感受也會有所不同。
搭載最大功率60千瓦驅動電機
說完了車內體驗部分,我們再來看一下動力部分。幾何E搭載的是一臺最大功率60千瓦,峰值扭矩130牛·米的永磁同步電機,最高車速121公里/小時。這個動力對于一臺小型SUV來說足夠日常使用,不過我們并不要求這輛車會擁有更高的動力上限。
動力響應比較迅速,加速也比較平順
并提供了ECO和SPORT兩種駕駛模式
幾何E并沒有啟動按鍵,上車踩下踏板即可通電,不過要是想讓車開起來還需要注意系上安全帶,否則車輛是沒辦法行駛的。對于電動車而言,由于沒有換擋的操作,所以平順性可以得到很好的保證。動力響應也比較迅速,不過在運動模式下如果一不小心“給油”猛了一些,這輛車也會往前躥。
中后段加速能力有些欠缺
在平穩行駛的狀態下,幾何E幾乎沒有什么槽點,雖然電機功率不大,但在市區路況來個加速超車什么的也沒問題。但中后段稍微有些乏力,所以二次加速能力會稍有些欠缺,不過畢竟這只是一款小型SUV,通勤代步才是其最適合的場景,高速場景占比不一定會太多。
提供三種能量回收強度可調
中高擋介入銜接還需優化
幾何E提供了三擋可調的能量回收,最低擋的舒適度會好一些,松開加速踏板之只會帶來不太明顯的減速效果。不過中高擋位的能量回收在“收油”時的銜接就顯得沒那么順暢了,會讓車內乘客感受到十分明顯的拖拽感,如果長時間使用中高擋位能量回收,會明顯影響到舒適性。
制動表現比較線性
轉向比較輕巧,也沒有明顯虛位
制動感受比較線性,而且初段即可施加制動力,再配合上能量回收,在制動這方面幾何E的表現比較不錯。車輛轉向力度比較輕巧,上手沒有任何難度,配合上小巧的車身,在城市里駕駛會顯得比較輕松。不過方向盤阻尼并不是太均勻,會稍微影響到轉向時的感受,但我不確定這是不是個例。
懸架調校偏軟,通過較大顛簸會有多余起伏
該車采用了前麥弗遜獨立懸架和后扭轉梁非獨立懸架的組合,這個組合在同級別車型當中比較常見。同時,偏舒適性調校的懸架在通過路面細碎顛簸時能夠起到不錯的濾振效果。不過在通過較大路面顛簸時,車輛會產生多余起伏。
行駛過程中會有電流聲出現
至于NVH方面,中低速情況下整體表現還算不錯,但如果車速超過80公里/小時之后,就能明顯感覺到風噪。而且車輛對于電流聲的控制還需要加強,我們在試駕過程中多數時間都能感受到有較為明顯的低頻電流聲傳出,這對于整個駕駛舒適性還是會造成一定影響的。
作為幾何在入門級電動車的主力車型,能夠用品牌命名也代表了廠家對于這款車擁有較高的期望值。而這款車的造型確實屬于比較時尚的產品,再加上最高配車型售價也只有10萬出頭,勢必會吸引一部分年輕用戶。
不過從實際體驗來看,幾何E或許是因為要控制成本,所以在很多細節上的處理還不夠精細,在駕駛感受方面也依舊有可以提升的空間。但縱觀同級別產品,幾何E的整體表現也確實屬于中上水平,如果您對這款車恰好感興趣,不妨親自去試駕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