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備質量的計算方法、整備質量的計算方法是
車重VS車輕
說白了,就是美系VS日系(請原諒我不理大眾車)
有個物理原理是打破不了的,這是一切討論的基礎:能量守恒定律(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定律、動量守恒定律、沖量守恒定律)
當兩方相撞的時候,雙方承受力與沖擊是一樣的。
還有個假設:對人體的傷害僅來自于加速度,而不是駕駛室的變形(很簡單,駕駛室的制作材料是不同的,沒辦法判斷誰更堅固)
有理論基礎,就可以建立撞擊場景:
場景1、速度相同的兩車同時撞向一面墻,無剎車
結果跟車的質量是沒有關系的,雙方從撞擊到靜止,僅僅跟從車頭接觸墻面到汽車完全停止的時間有關,
那么,破損嚴重的汽車會占有優勢。
該場景日系勝出。
場景2、速度相同的兩車同時撞向一面墻,有剎車(剎車開始時兩車離墻面的距離相同)
結果跟剎車效率有關系,因為剎車足夠厲害的話,車輛會完全停止。
而且跟容易想象到的是,輕一點的車輛容易降速,因此駕駛員受到的撞擊就輕。
該場景日系勝出。
場景3、兩車迎頭相撞
該場景下,駕駛員受到的沖擊對于雙方是一樣的(定律在啊定律)。那么跟吸能啊破損啊剎車啊什么的,都沒關系。
要計算加速度G的大小,就太明顯了,車輕的一方受到的加速度會大。
該場景美系勝出。
場景4、追尾,兩車分別撞擊前面別的車,無剎車。
該場景跟場景1相似,不多討論。
該場景日系車勝出。
場景5、追尾,兩車分別撞擊前面別的車,有剎車。
該場景跟場景2相似,不多討論。
該場景日系出勝出。
場景6、被追尾,兩車分別被別的車從后面撞擊。
車重大的車獲得的加速度自然就小。
該場景美系車勝出。(但是,該場景主要影響后排乘客,對駕駛員沒什么影響)
場景7,被別的車從側面撞擊。
該場景跟前面的場景有點不太一樣。理論上說,側面撞擊是沒什么保護的,車門承受沖擊,相當于駕駛員直接受力,車輛質量越重,獲得的加速度G就越小,但是駕駛員相當于扮演墻面。但反過來說,車輕也未必會有受力的緩沖,因為前面說了,側面撞擊是沒有什么對駕駛員的保護的。
所以這個場景下,不評價雙方的勝負。
綜合幾個場景來看的話,日系車稍微占優。
再PS一下:
1、剎車影響安全,注意看一下各車剎車距離這個指標。輪胎也就很重要。
2、車重顛簸少,駕駛舒適。
3、車重油耗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