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2023車險報價查詢_私家車車險怎么買最劃算
償付能力反映的是保險公司持有資產給付到期應付保險金的能力,打個簡單比方,我手中有50萬塊錢,這個月給付別人理賠款和年金等需要支出25萬元,此時償付能力200%,償付能力充足,如果這個支出要40萬,此時償付能力只有125%,如果收入沒有增加,支出還在增加,后面就會面臨償付能力不足問題。
償付能力是否充足不僅反映保險公司經營是否穩健,對保險產品也有直接或間接影響,投保時不僅看產品,也要關注公司償付能力情況,本期話題就看看當前熱門保險公司最新償付能力情況
看看中國人壽 、平安人壽、 太平洋人壽、 新華人壽 、泰康人壽、太平人壽 、君龍人壽、 和泰人壽、中郵人壽、信泰人壽、招商仁和人壽 、招商信諾人壽公布的2023年一季度或二季度償付能力情況:表格中沒有標二季度的表示當前尚未公布二季度數據:
像國壽、平安、太保等是熱門線下大公司,而君龍人壽、和泰人壽、信泰人壽等是當前知名的互聯網保險公司,銷售的很多是互聯網重疾險等產品,中郵人壽消費者在辦理儲蓄時會遇到,主要從事銀行保險。
中國人壽核心償付能力147.53%,綜合償付能力:210.19%; 平安人壽核心償付能力120.40%,綜合償付能力:212.84% ;太平洋人壽核心償付能力116%,綜合償付能力199%,互聯網保險公司中君龍人壽核心償付能力175.60%,綜合償付能力201.65%
值得注意的是泰康近兩個季度核心償付能力在100%左右,分別是103.29和102.12%,太平人壽核心償付能力近兩個季度96.82和95.81%。
太平人壽償付能力
泰康人壽償付能力
銀要求保險公司核心償付能力不能低于60%,綜合償付能力不低于100%,保險公司償付能力本身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償付能力低,可以通過大股東增加注冊資本金、發行債券、減少支出等改善償付能力,但是長遠來說,還是需要保險公司保費收入增加,凈利潤增加才能真正改善償付能力。
償付能力低,通常經營利潤相對較低,對分紅險和萬能險實際收益會有直接影響,另外就是停售賠付率高的產品,或提高續保審核要求,尤其是醫療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