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會論壇新老會員記錄—百合會論壇注冊問題網用戶名
今年6月23日,一位用戶在《坎巴拉太空計劃》的 Steam 社區討論區發帖認為本作的“官方漢化存在著性別歧視”(Sexism in Chinese language translation),因為在游戲的主菜單頁面中,漢化組將“Mun or Bust”翻譯為“不到Mun非好漢”。
該用戶認為“不到Mun非好漢”是“明顯的性別歧視,希望這樣的一句話不會澆滅一個有這樣志向的,此刻充滿期待的女孩心里的火苗?!贝速N發出后各國玩家都在帖內發表了自己的看法,至今已有接近2000余條留言。
在最近《坎巴拉太空計劃》1.3.1版的更新中,官方正式把“不到Mun非好漢”改為“不到Mun絕不罷休”
然后,《坎巴拉太空計劃》在國區遭受了一波差評轟炸……
從翻譯的角度來說,“Mun or Bust”翻譯成“不到Mun非好漢”確實存在為了字面順口而扭曲原意的問題,就算純粹為了讓詞義更加嚴謹,漢化組將“非好漢”修改成“決不罷休”也完全沒有問題,但這次為什么反對的聲音這么大?
或者我們換個方式問:如果這次修正的不是性別敏感,而是地域、國別敏感呢?
同樣是關于歧視,曾有一個更為普遍、更容易被大眾所理解的話題:“女性專屬停車位”。
出于安全考慮,韓國首爾投資約1億美元(當時約合人民幣6.23億)左右,推出了更長更寬的女性專用停車位,這種專用停車位被標注為“她位”,并打上亮粉紅色輪廓和穿裙裝女性的標志。這些專用停車位比普通的停車位寬敞明亮,更接近購物中心的基礎設施。
關于這件事也有一些人士表達了對其性別歧視的批評,對此筆者在去年也有一些感想,在這件事中相信同樣適用:
我們為什么會討論(歧視)這種事,就是因為社會進步了,變得更加纖細了;因為我們不但不會搶座、還會給需要的人讓座了,我們才會想到是否把“老弱病殘專座”改成“愛心專座”會讓人心里更舒服一些。
“歧視”二字,現在往往跟“敏感”二字掛鉤,我們身在一個無處不是歧視的地方,如今我們也見到了越來越多嘗試開始理性討論歧視的現象,但第一次我看到,有人將“在意歧視”稱之為“纖細”,將我們能發聲討論“歧視”就接納為一種“進步”。
我突然發現這種說法非常的動人,并且更容易為大家所接納,讓人能夠冷靜一些地去看待平等和自由的關系——是的,當人們越來越愿意擺出來討論這些事情,我們就已經前進了一步。意識到這一點,我們就能夠更加理解那些被表露出來的纖細,也更能夠感激那些雖然抱持善意、但表達方式尚且不太妥當的行為已經付出過的努力。
這是他們所發現的又一個角度,來告訴我們為什么要包容其他人的不同。我們不要總是在意誰強誰弱誰對誰錯,我們只是不同,我們也都很纖細。
我相信漢化組當初是認為“非好漢”比“決不罷休”更加順口、更有“意境”才選擇了前者,他們只是沒有考慮“非好漢”這一說法確實存在的性別傾向。
至于“好漢”的用法到底是不是絕對區分男女?毛爺爺曾經說過:“不到長城非好漢”(這句話也在國區玩家差評中被多次引用)。這是不是就證明了這個說法一定不分男女?這件事無法定論,存在爭議。
首先,理解一個詞語并不是總能靠它最初的定義,比如“空穴來風”:
在最初的定義中,“空穴來風”用來比喻“消息和傳說不是完全沒有根據的”?!斑@是空穴來風”代表著“這件事可能有點依據”,但在如今“空穴來風”已經完全用來比喻“消息毫無根據”。
再換個角度思考一下,如果中國的歷史發展是以女性為主導的話,大概許多常見詞就不會是用男性代詞來統稱全部人,也不會在身份詞上想當然的認為“警察局長等于男性”。
“不假思索地認為男性代詞統稱包含女性在內的全體毫無問題,在現代依然不需要謹慎考量”,這,就是性別歧視。
但“不到Mun非好漢”的性別傾向不但有可能歧視了女性,也有可能歧視了男性:
- “不到哪哪非好漢”在當今本身就存在著一種綁架男性的傾向;
- 強調航空等事業中男性的必要性和責任性,而非男女共同承擔,無形加劇了男性背負的社會壓力;
- 在整個事件中,大家爭吵的核心都在這一表述如何歧視了女性,卻大都忽略了男性同樣遭受了歧視,這一現象亦存在慣性思維中對男性的歧視。
在今年年中此事爆發之后,《坎巴拉太空計劃》的官方漢化組成員曾去某論壇發帖闡述了此事的經過,網友們紛紛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以下發言全部來自“百合會論壇”,原貼主已將內容關閉)
“不到長城非好漢”到底有沒有性別歧視,我認為是有點的。
“好漢”,在中文語境中指的是男性,哪怕現在“女漢子”用的很流行,但本質上“女漢子”在一般用法里還是個帶貶義的詞。而《水滸傳》也實在不是一個好例子用來說明“好漢可以用在女人身上”?!端疂G傳》對108人的正式稱呼是“108將”,大家應該是受到《好漢歌》影響才習慣了“108好漢”的叫法。
按我的意見,“好漢”并不是歧視用語,但“不到Mun非好漢”有歧視的嫌疑,跟“好漢”是不是歧視用語沒有直接關系。
這涉及到一個尷尬的問題:約定俗成的習慣用語要不要與時俱進。個人認為要盡量采取回避的方式,例如可將“不到Mun非好漢”改成“不到Mun真遺憾”。
“好漢”這個詞是否特指男性,我認為要結合文化背景、語境和主管理解三點一起判定。因為“好漢”已經不是一個具有男性特質的詞語,就像尊稱女性為“先生”一樣。(注:例如楊絳先生)
拿曾經是男性專有名詞的詞語套用在女性身上,證明地位沒有因性別不同而有高低之分,自然就會產生兩種理解,一種認為這是對女性的歧視和侮辱,畢竟這是一個“男性專用詞”;另一種認為這是對女性的尊敬,認為這個詞已經“去性別化”。但究竟是哪種還要看個人的主觀理解。
語言和性別權力結構的關系是相伴相生的。我個人的意見是,在這個問題上,文化沖突其實大過性別問題。因為在漢語語境中,不少性別偏見/性別固化/甚至性別歧視的用語,是被允許的。
比如前一陣子有一句很流行的罵人話叫”我有一句MMP不知當講不當講”。很多人都在用,還有人制作了表情包。
是的,我知道很多人會跑過來說,這就是我們本地的方言啊,大家都這么用啊,“MMP”的意思就是“”?。〉@句話本身就含有對女性長輩的性羞辱,這不是用”現實、習俗、習慣之類的理由就能掩蓋的。這句話就跟我們的國罵一樣,語言是不知不覺潛移默化固化性別偏見最有力的方式。
我相信漢化組絕非有意歧視女性,“不到長城非好漢”這句話的嚴重程度也比上面的罵人話要輕多了。然而這句話揭示的是長久以來的性別固化和偏見:只有男人才能代表人。毛澤東在怎樣的語境下寫出這首詩并不重要,”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中的“君”顯然也不可能包含女性。對過去的時代,過去的局限性,我們不應該苛求。
我們重視的應該是“當下“,”現在“ , 2017 年,一個漢化的游戲,一個講述未來太空故事的游戲?!癕un or bust”,英文我非常喜歡,押韻簡短有力?!安坏?Mun 心不死”或者“不到 Mun 誓不休“,我不知道是否是更好的翻譯,但這一定是更為中性的翻譯.而“好漢”一詞,很遺憾的,無論漢化組是有意還是無意,確實是把地球另一半性別給排除了。
不要說什么上綱上線、矯枉過正,所謂的“性別平等過頭”其實從未存在過?!斑^頭”的意思其實是:曾經有些“約定俗成”可以自由表達偏見或者刻板印象的語匯受到了限制,僅此而已。
通過對語言的改造,一些觀念是可以逐漸被扭轉的。即使是我也會時不時有性別偏見的想法/言論(比如過海關時我會不目覺地認為“男海關官員比較和藹”,出去吃飯偶爾會覺得“男服務員比較靠譜”)。這不是我們的錯,這是我們從小賴以生長的文化潛移默化灌輸給我們的。然而正因如此,當我們抑或自我意識到、抑或被別人指出的時候,我們有義務自我反省,不是嗎?
“不覺得有歧視”不代表歧視不存在,此外,一些看似歧視女性的做法,同時也歧視了男性。在當前的社會環境中,男性面臨的性別歧視實際上不比女性少多少,可正是傳統以男性為主導的社會環境使得男生們甚至都意識不到自己遭受了歧視。
當面對性別歧視,男性、女性都有權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