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旗19導彈百度百科—紅旗19導彈參數
本文內容來自于網絡,若與實際情況不相符或存在侵權行為,請聯系刪除。
最近,空軍方面傳來了兩則令人矚目的消息,引發了廣泛的討論和贊譽。首先,有關殲-10C在一場超視距空戰中的壯麗表現。這次戰斗發生在金頭盔空戰對抗中,日期定格在2021年4月18號。故事的主角是南部戰區航空兵某旅的參謀長高本超。在一場1對2的劣勢情況下,他與隊友駕駛殲-10C迎戰兩架敵方的殲-16。開始時,對方充分利用火力優勢,密集火力攻擊,導致高本超的隊友被擊落。局勢突然變成了1V2的不利情況。然而,高本超運用自己的經驗,巧妙地"反殺"了對方一架殲-16。接著,他利用殲-10C雷達的新功能,成功擊落了另一架殲-16,最終實現了壯麗的勝利。
觀察報道發現,在初期機群接觸時,殲-16具備強大的火力優勢。不過,在這種金頭盔對抗中,通常老手會搭檔新手,可能導致第二架殲-10C的飛行員缺乏應對這種情況的經驗。高本超在形成1V2局面后的反擊,既得益于個人技術和經驗,也歸功于殲-10C本身出色的性能。
值得一提的是,報道中并沒有詳細說明殲-10C雷達的新功能。雖然殲-10C和殲-16都配備有有源相控陣雷達,但由于不同的產品和場景,雷達功能可能存在差異。例如,新一代戰機如殲-20可能具備更強大的電子戰能力,而殲-10C作為同期產品,是否具備這種功能仍需核實。
另一方面,海軍領域也傳來了令人驚奇的消息。這則消息發生在海軍節即將在4月23號舉行之際,或許是為了慶祝這一節日而提前引發討論的策略之一。在4月19號的海軍宣傳片中,一枚體積較大的新型導彈經過艦艇上的“冷發射”后,在空中點火,然后直奔目標而去。雖然該導彈的具體型號尚未確認,但它的外形與紅旗9B和鷹擊18有明顯的區別,可能采用了"雙錐體、小彈翼加巨大助推器"的設計,與東風16B有些相似。
不過,與東風16B相比,這款導彈的助推器體積比例較小,更不及東風21D。從助推器比例來看,它與紅旗19有些相似之處。為了澄清,我們將這款導彈與轟6N下掛的號稱"東風21D上天"的空射反艦彈道導彈進行對比,發現它們的彈頭部分相似,但助推器體積明顯不同。盡管導彈的具體型號尚不明確,但從其體積來看,這款導彈的射程一定非常遠。
綜上所述,空軍和海軍領域都涌現出令人矚目的消息。高本超的壯麗表現展示了殲-10C的卓越性能,同時也引發了關于雷達新功能的猜測。而海軍的新型導彈則引發了對其型號和性能的廣泛討論,成為了熱點話題。這些消息無疑將繼續吸引著廣大軍事愛好者和觀察家的關注。
以上內容資料均來源于網絡,相關數據,理論考證于網絡資料,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贊同文章中的律法,規則,觀點,行為以及對相關資料的真實性負責。就以上或相關所產生的任何問題概不負責,本文作者亦不承擔任何直接與間接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