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碼頭文化指的是什么、武漢碼頭文化與飲食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農新瑜 通訊員 孫蕾
“1902年,兩位來自上海的京劇演員汪笑儂和劉孝春,第一次讓武漢觀眾聽到了熟悉的皮黃唱腔,和不熟悉的京韻念白……”
“1934年,漢劇大王余洪元就是在漢口漢潤里,接待了來訪的京劇大師梅蘭芳……”
“百年前的人民劇院還叫共和升平樓,也是法租界的第一座花鼓戲園……”
10月2日晚起,湖北省“振興武漢戲曲大碼頭”重點項目之一,由湖北省委宣傳部指導、湖北廣播電視臺出品的四集文化紀錄片《百年戲碼頭》在湖北衛視正式播出,相關視頻也在湖北衛視微博、抖音等平臺推送。
翔實的史料、唯美的呈現、細膩的講述,將武漢戲碼頭的百年滄桑和榮光娓娓道來。
“這個片子看得過癮,很親切,也很漲知識?!睉蛎杂^眾王先生看完第一集后不禁贊道。
《百年戲碼頭》共分為四集,分別是第1集《聚》、第2集《合》、第3集《盛》和第4集《新》。全片依據武漢戲曲大碼頭的歷史脈絡,放眼全球,沿著“湖廣音”的傳播路線,采訪、記錄、再現和還原百年戲碼頭的繁華與榮光。
片中,以戲曲百年為時間軸線展開故事,展現武漢戲碼頭的歷史沿革、人文背景,講述各劇種的流變、人物命運變化和戲曲與商業的關系、戲曲人的家國情懷與傳承等。每一集都涉及地域特色、文化融合、商業氛圍、劇種劇目、名角票友、重大事件和家國情懷等多個方面。
《百年戲碼頭》攝制歷時4年,可謂“四年磨一劍”。4年來,該片拍攝足跡遍布湖北、北京、天津、上海、陜西、廣東、臺灣等地,制作團隊深入街頭巷角、舊址遺跡,搜集了大量珍貴史料,并與專家學者展開多次學術研討,對歷史細節反復求證推敲,先后采訪近百位戲曲名家、專家、戲曲名家后人等。詳實嚴謹的史料,為這部紀錄片奠定了夯實的基礎。
為立體、精美、大氣地呈現中華戲曲文化之美,制作團隊赴浙江橫店影視城,運用高速攝影、4K超高清拍攝,加以精良的燈光和服化道配置,生動地還原和再現戲碼頭歷史。
“《百年戲碼頭》是戲曲史,是城市史,更是武漢人的生活史?!痹撈嚓P負責人表示,這部大型紀錄片是致敬城市文化歷史的誠意之作,通過打撈沉淀的時代記憶,重現百年戲碼頭的繁盛景象,再現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湖北日報客戶端,關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僅為用戶推送權威的政策解讀、新鮮的熱點資訊、實用的便民信息,還推出了掌上讀報、報料、學習、在線互動等系列特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