燉羊肉湯三放三不放、燉羊肉湯三放三不放什么時候放鹽
各位讀者朋友們大家好,感謝閱讀我分享的美食文章,經驗和大家一起共享,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內容是:『天冷燉羊肉,牢記“3放3不放”,燉好后肉香湯鮮,濃白無膻味,好喝!』
馬上就是秋分了,天氣變得越來越冷,晝夜溫差逐漸增大,這個時候一定要注意保暖,早晚多穿點,不然很容易感冒、咳嗽。
天氣一冷,人體的抵抗力就下降了,很容易生病,所以要及時補充營養,提高抵抗力。秋季進補最好的方式就是喝湯了,尤其是喝羊肉湯。羊肉性溫,有御寒、補虛的作用,最適合比較冷的秋冬季食用。
羊肉的做法很多,羊肉湯是比較受歡迎的,但也是最不好做的一種做法。羊肉有一股特殊的膻味,如果是紅燒等做法,還可以用大量的調料來去膻,但羊肉湯就不行。
羊肉湯最大的特點,就是羊肉自身的鮮美,而且湯汁奶白。如果加入大量的調料,不僅會破壞原本的鮮味,還會讓湯汁顏色發黑,看著就沒食欲。
燉羊肉湯,讓羊肉的營養充分釋放在湯汁中,好消化好吸收,是秋季滋養補益的最佳選擇。
今天我就和大家說說羊肉湯該怎么燉?不少人都認為,放的調料越多越好,可以去腥增香,所以都會放花椒、八角、桂皮、香葉,或是味極鮮、蠔油、雞精等,味道確實挺香,但已經不是羊肉的香味了。
最好喝的羊肉湯,一定是原汁原味的,調料放得越少越好,比較好的羊肉即使只用清水煮,也會非常好吃,下面我就和大家具體說說燉羊肉湯的技巧。
做了十幾年的廚師朋友告訴我,燉羊肉湯要牢記“3不放”,保證肉香湯鮮,軟嫩不柴,而且湯色濃白沒膻味,特別好吃
【燉羊肉湯“3不放”】
1、八角不放
在廚師里流傳一句話,叫“豬不椒,羊不料”,就是燉豬肉不放花椒,燉羊肉不放大料,大料指的就是八角。八角作為四大君料之一,有很濃烈的香味,通常用來制作濃香型的鹵水,如果燉羊肉放八角,就會蓋住羊肉自身的鮮香味,吃起來就沒有羊肉味了。
同時,八角也含有一些天然色素,經過燉煮會融入到湯汁中,讓羊湯發黑,所以不能放。
2、桂皮和丁香不放
桂皮和丁香也具有濃烈香味,去腥膻的效果很好,但由于味道過重,使用后會蓋住羊肉自身的味道,如果是紅燒等做法,放一些是無妨的,但燉羊肉湯是不能放的。
而且桂皮和丁香也都含有天然色素,燉好的羊湯也會發黑,所以這兩樣也不能放。
3、料酒不放
料酒的主要作用就是去除食材的異味,比如肉類的腥味、膻味,但一般都用于腌制、炒制,不用于湯類。因為燉湯通常都是蓋著蓋子來保溫的,這樣料酒無法揮發,這樣異味就無法去除,反而越燉異味越大。同時料酒也有獨特的酒味,會破壞羊肉湯的鮮美。
這位廚師朋友說,想要燉出一鍋好喝的羊肉湯,其實只用放3樣就行了,下面我們一起看看燉羊肉湯的正確做法。
【燉羊肉湯】
準備新鮮羊腿肉、羊腿骨、大蔥、生姜、白芷、食鹽、料酒、白胡椒粉。
1、羊腿骨剁成兩截,羊腿肉切成小塊,放進清水中,加入一勺食鹽,攪拌均勻后浸泡2小時,泡出血水。半小時換一次水,水變清澈后撈出,瀝干水分。
2、起鍋,倒入半鍋清水,羊腿肉、羊腿骨冷水下鍋,加入蔥段、姜片、料酒,大火煮5分鐘,浮沫撇干凈后撈出,沖洗干凈。焯水時是可以用料酒的,去腥膻的效果比較好。
3、羊腿肉、羊腿骨倒進湯鍋里,加入適量開水,水要多加一點,然后放入大蔥段、姜片、白芷,只需要這3樣香料就夠了,而且白芷不要加多了,1~2片就行了。
4、大火燒開后保持大火,繼續燉差不多20分鐘,當羊湯變得濃白后轉小火,繼續燉1小時左右,直到羊肉軟爛,用筷子一扎就透了,即可關火。
5、撈出羊肉切片,放入碗中,切點蔥花、香菜,加點食鹽、白胡椒粉,就可以喝了。
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如果覺得文章對你有用,請給我點贊、評論、轉發、關注,讓更多的人看到,讓大家一起學習,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們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