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菌靈在柑橘樹治什么病-多菌靈種樹怎么用
請點擊右上角紅色 ↗ 關注,獲取每天推送農業技術、進行病蟲害防治咨詢、把握政策信息、關注天氣變化、了解農村生產生活
1、柑橘炭疽病
炭疽病葉
病果
葉發病一般在邊緣呈淺灰色不規則或近圓形,果發病呈干斑或果腐,干燥條件下凹陷變革質,濕度大則果腐呈深褐色。
防治措施:
冬季清園時噴0.8~1度石硫合劑,可兼治其他病害。
春、夏、秋梢及嫩葉期、幼果期各噴藥1次預防,可噴施嘧菌酯可濕性粉劑、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退菌特可濕性粉劑(福美雙·福美鋅·福美甲胂)、炭疽福美可濕性粉劑(福美鋅·福美雙)、代森鋅可濕性粉劑、苯菌靈可濕性粉劑、代森銨水劑、苯醚甲環唑水分散粒劑、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等。
2、柑橘瘡痂病
瘡痂病果
瘡痂病葉
與潰瘍病有所區別,瘡痂病無黃暈、無火山口、一面凸起。
防治措施:合理剪枝,增強通透性,降低濕度;控水肥,促新梢整齊。徹底剪除樹上殘枝,殘葉、落葉,集中燒毀。
在春梢與幼果時各噴1次藥,共噴兩次即可。第1次在春芽萌動至長l~2mm時,保護新梢;第2次是在落花2/3時,以保護幼果。
效藥劑有:百菌清可濕性粉劑、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氫氧化銅可濕性粉劑、絡氨銅水劑、福美雙可濕性粉劑等
3、潰瘍病
潰瘍病果
潰瘍病葉
防治措施:
不偏施氮肥,增施鉀肥;控制水肥,保證夏、秋梢抽發整齊。清除樹上與樹下的殘枝、殘果或落地枝葉,集中燒毀或深埋。
春季開花前及花落后的10天、30天、50天,夏、秋梢期在嫩梢展葉和葉片轉綠時,各噴藥1次。
可用藥劑有:噻菌銅膠懸劑、乙酸銅水分散粒劑、氧氯化銅懸浮劑、福美鋅·氫氧化銅可濕性粉劑、氫氧化銅可濕性粉劑、氧化亞銅懸浮劑、絡氨銅水劑、中生菌素可濕性粉劑等
4、黃龍病
黃龍病果實
防治措施:病菌在樹體內,通過嫁接和柑橘木虱傳播,
杜絕病苗、病穗傳入無病區和新建的橘園。苗圃要與橘園相距2公里以上。
防治傳毒媒介:嫩梢抽發期用阿維菌素、高氯、吡蟲啉、啶蟲脒、螺蟲乙酯等噴霧、抹梢處理柑橘木虱。
病樹治療:病樹立即挖除,不留殘樁,且在砍伐前應噴殺梨木虱,防止帶菌轉移。
陳乃榮 戴月明 等曾在1981年植物保護學報發表鹽酸四環素防治,但防效僅維持2-3年會復發,僅供參考。
5、柑橘黃斑病
黃斑病葉
防治措施:增施有機肥,及時松土、排水,增強樹勢,提高抗病力。清除地面的落葉。
第1次噴藥可結合瘡痂病防治,在落花后,噴施多菌靈可濕性粉劑、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氫氧化銅可濕性粉劑等藥劑,間隔15~20天噴1次,連噴2~3次。
6、柑橘黑星病
藥劑防治:柑橘落花后,開始噴藥
可用藥物:多菌靈可濕性粉劑、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多·硫懸浮劑、多霉靈(多菌靈·乙霉威)可濕性粉劑、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氧氯化銅懸浮液、苯菌靈可濕性粉劑,間隔15天噴1次,連噴3~4次
7、霉污病
霉污病
藥劑防治:及時防治蚧殼蟲、粉虱、蚜蟲等刺吸式口器害蟲,加強橘園管理。
發病初期,噴施克菌丹可濕性粉劑、多菌靈可濕性粉劑等防治。
8、柑橘黑腐病
黑腐病
防治藥劑:百菌清可濕性粉劑、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克菌丹可濕隆粉劑。
9、青霉病和綠霉病
防治措施:注意橘果采收時的衛生。要避免拉果剪蒂、果柄留得過長及剪傷果皮。不宜在雨后、重霧或露水未干時采收。
貯藏庫及其用具消毒。貯藏庫可用硫磺密閉薰蒸24小時;或與果籃、果箱、運輸車箱一起用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多菌靈可濕性粉消毒。
10、柑橘樹脂病
樹脂病果
避免傷口,以減少病菌侵染。剪除病枝,收集落葉,集中燒毀或深埋。
可于春芽萌發期噴1次波爾多液,花落2/3時及幼果期各噴1次退菌特可濕性粉劑(福美雙·福美鋅·福美甲胂),噴灑時注意主干及大枝部分。
認真刮除病枝或病干上病皮,病部傷口涂36%甲基硫菌靈懸浮劑100倍液、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200倍液、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100~200倍液、80%乙膦鋁可濕性粉劑1 00倍液。若施藥后再用無色透明乙烯薄膜包扎傷口,防效更佳。
必要時結合防治炭疽病、瘡痂病,于發病初期噴霧,
可用藥劑:苯菌靈可濕性粉劑、混殺硫懸浮劑、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多菌靈鹽酸鹽可濕性粉劑。
咨詢病蟲害防治措施
可點↙ “了解更多”將病害圖片傳給莊稼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