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樂寺門票優惠政策(獨樂寺門票價格)
獨樂寺是我慕名已久的景點,驅車從北京出發一個多小時只為看它一眼。只因它厚重的歷史,精湛的建筑工藝以及精美的雕塑和壁畫,這一切都讓我覺得此次“天津薊州之旅”物超所值。
獨樂寺是我國僅存的三大遼代寺院之一(另外兩座分別是遼寧錦州市義縣奉國寺、山西大同市華嚴寺)獨樂寺始建于隋代,遼統和二年(公元984年)重建。傳說它的名字來源于安祿山,就是那個“安史之亂”的始作俑者,據傳安祿山起兵反叛唐朝,在此誓師,因他想做皇帝,"思獨樂而不與民同樂"而得寺名“獨樂寺”。
漁陽古街
獨樂寺位于天津薊州漁陽古街,門票45元(網上購買)。他是被國務院批準的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拿著門票從側門進入寺內,踏進獨樂寺山門的那一刻,我就被深深的震撼到。
從后拍的山門整體,感覺不出現場的壯觀
獨樂寺的山門屋頂為廡殿頂,整體建筑莊重而高昂。據說獨樂寺的山門是我國現存年代最早的廡殿頂山門。山門的正中懸掛明代大學士嚴嵩手書的“獨樂寺”匾額。
山門入口處左右兩邊為兩尊金剛力士像,也就是“哼哈二將”,均為遼代泥塑,威武雄壯。
均為遼代泥塑
再往里走兩邊為清代畫師繪制的四大天王彩色壁畫。
走過山門就看到了觀音閣。
照片體現不出它的壯觀
額上的匾額“觀音之閣”是唐代著名詩人李白在52歲北游幽州時所寫。觀音閣通高23米,上下一共84根立柱,分為7層,是我國最古老的木結構樓閣式建筑。
此圖片為網絡所找
外部碩大的斗拱格外醒目,因其位置和功能的不同,共采取24種,為我國古建筑之最。
也是因為觀音閣獨特的設計,讓它自遼代重修以來,先后遭受過28次地震(最具破壞性強震3次),都依然屹立不倒,簡直是我國建筑史上奇跡。
觀音閣內中央的須彌座上,聳立著二尊高16米的泥塑觀音菩薩站像,(因觀音頭頂10個小佛頭,故稱十一面觀音)面容豐潤、慈祥,兩肩下垂,軀干微微前傾,儀態端莊,似動非動。雖制作于遼代,但其藝術風格類似盛唐時期的作品,是我國現存的最大的泥塑佛像之一。觀音塑像兩側,各有一尊脅侍菩薩塑像,造型勻稱,姿態優美。這也是遼代的原塑。
觀音閣后有個八角小亭“韋陀亭”,亭內的韋陀身披鎧甲,雙手合十。
以往看到的韋陀像一般都在天王殿或者大雄寶殿內,而單獨給韋陀設亭的寺院在我國還是十分罕見的。
在觀音閣的西北單獨有幾間小跨院,走進一看竟然是獨樂寺行宮。
其始建于清乾隆年間,為清朝皇帝東陵謁祖,參訪出游之所。
乾隆御筆
主殿回廊處珍藏有28塊乾隆皇帝御筆碑刻,如今看上去已經字跡斑駁,不過,在這樣一個小小的縣城里卻能看到如此的珍寶,實在意外。
獨樂寺的模型
觀音閣的模型
整個獨樂寺玩下來大概一個多小時左右,但是在這一個多小時的時間內能夠看到這么多珍貴的文物,真的讓我感到深深的滿足。如果你也感興趣,不妨親自去現場參觀,想要了解更多小眾好玩的旅游景點,記得關注我的頭條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