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諾屬于什么檔次的車;雷諾是什么品牌的高端車
Hello大家好!我是陳杰
最近參加了一次聚會,期間發生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今天來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一位朋友喜提了一輛特斯拉Model 3,補貼后售價為24.99萬。于是這位朋友和他的Model 3便成了當晚的主要話題。
這位朋友也興奮地和大家講起了為什么放棄BBA而選擇了特斯拉,以及Model 3開起來的各種感受。不過,正當大家討論激烈的時候,我身邊的另一位朋友卻小聲跟我嘀咕道:“不到25萬,還沒我的帕薩特貴,怎么就成豪華品牌了……”
且不論這位朋友的話是不是暗含“酸”意,但特斯拉到底算不算豪華品牌這件事,卻引起了我的思考。
帶著這個問題,第二天剛到公司,我就把編輯部的同學們問了個遍。各位同學們一陣友好的討論過后,認為是和不是的同學幾乎還是各占一半。
于是我又問了幾個同學和朋友,得到的答案五花八門,有些答案甚至讓我凌亂了很久。
理不辨不明,今天我就把大家各自的觀點和理由分為正方和反方分別展示給小伙伴們。至于你們認為特斯拉到底算不算豪華品牌,可以先看完文章后,再自己來評判、討論。
正方觀點: 特斯拉當然算是豪華品牌
特斯拉有足夠的品牌認同
特斯拉算不算豪華品牌首先要看豪華品牌的定義,雖然每個人對豪華品牌的定義不完全一樣。但豪華品牌一定有一個最重要的屬性,就是能獲得一個身份的象征,而不僅僅是一輛交通工具。
在這方面,特斯拉代表了年輕、科技、時尚、和敢于創新的一種氣質。成了一種生活態度和性格的標簽。
這不一定是說買特斯拉的一定都是這種人,而是說很多車主開上了特斯拉之后,都會或多或少感覺自己身上也有了這種氣質。至少表明了自己向往這種生活態度和方式。而這不就正是豪華品牌給消費者帶來的隱形價值嗎?
特斯拉是新能源行業的標桿
如今特斯拉是全球毫無疑問的新能源汽車的先驅,從2003年開始,特斯拉從一張白紙開始造電動汽車,到如今市值超越了豐田和大眾這樣的汽車巨頭。在國內,所有主打高端的電動車發布的時候,基本都會對標特斯拉。無論從續航、動力還是自動駕駛方面。
在電動車領域,特斯拉很多設計和技術都是開創性的,在引導著這個行業進步發展的方向。比如,特斯拉的Autopilot至今仍是全行業最好用的自動駕駛輔助系統,OTA和超級快充技術,也走在行業的最前沿。
甚至很多造車新勢力在推廣的新零售模式,也多少能看到特斯拉直營模式的影子。
一個作為行業標桿的品牌,一個能引領行業發展方向的品牌,當然可以算是豪華品牌。
即便多次降價
但門檻仍比BBA更高
特斯拉給人留下豪華品牌印象靠的是Model S和Model X這兩款車,這兩款車不但售價高達上百萬,剛推出時,極富科技感和未來感的設計也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尤其是Model X的鷗翼門。鷗翼門雖然并不是什么創新,但和特斯拉結合在一起,就顯出一種不同的科技感。
不過,隨著Model 3、Model Y的推出,以及特斯拉一輪輪的降價,其門檻越來越低。而且也必須承認,也許用不了多久,特斯拉的門檻很可能會降到20萬以內。
但是這并不是否認特斯拉是豪華品牌的理由。原因也很簡單,BBA的低端車型早就已經低于20萬,奔馳A級現在不過十六七萬起售,寶馬1系還要更便宜一點。甚至上一代奧迪A3 14萬多都能買到裸車,但從沒有人否認過BBA是豪華品牌。
現在,雖然最入門的Model 3已經不到25萬,但相比BBA的低端車型仍要貴很多。所以,Model 3越來越便宜并不能說明特斯拉不算豪華品牌。即便將來特斯拉推出更便宜的Model 2,也不能以此證明特斯拉不算豪華品牌。
得到了
豪華品牌潛在車主的認可
在和同事的討論中,一個堅持認為特斯拉是豪華品牌的小伙伴說出了一個讓我無法反駁的理由。在北京那些最高端商場的地下停車場里,BBA和一眾超豪華品牌占據了大多數,這其中唯一在出鏡率和氣場上不輸它們的就是特斯拉了。
北京三里屯附近某商場地庫
這些高端商場地庫里特斯拉的高出鏡率證明,很多特斯拉車主原本可能是BBA等豪華品牌的潛在車主,但或限于牌照,或單純想嘗試一下電動車,最終才選擇了特斯拉。
從這個角度來說,就很能證明特斯拉在很多豪華車主眼中,就是豪華品牌。而這些車主才是最有發言權的。
反方觀點: 特斯拉不能算豪華品牌
正方觀點好像每一條聽起來都很有道理,但是反方也有充分的理由堅稱特斯拉絕對算不上豪華品牌。
沒有歷史傳承、品牌積淀
一個品牌要想成為豪華品牌,要滿足的條件是很多的。技術儲備、設計做工、價格定位等等都很重要,但其中最重要的卻是血統和歷史底蘊。我們熟悉的那些豪華品牌哪一個不是歷史悠久,哪一個在品牌歷史上不是流傳著無數被后人稱道的故事和人物。
上圖為奔馳“銀箭”賽車
豪華品牌之所以豪華,之所以能被人認可,除了車本身之外,更重要的是品牌的歷史和傳承給這個品牌注入的精神內核,給這個品牌附以的靈魂。
上圖為寶馬E21 3系
如果缺了這個靈魂,那其它方面做得再好,也難以稱之為豪華品牌。在技術上,本田、雷諾等都是F1的引擎供應商,本田的混動更是實現了發動機效率上的高峰。但沒人說本田、雷諾是豪華品牌。
大眾輝騰用10:1的淘汰率篩選工人,讓工程師在底板上刻下自己的名字。手工打造、個性定制、稀有、價格不菲這些名詞如果用在幻影、飛馳、邁巴赫上都是成立的。但是用在大眾的輝騰上,就是沒人認。輝騰慘淡的銷量和被迫停產的命運都證明了這一點。
所以,對豪華品牌來說,技術、做工、設計、價格都很重要,但如果缺了歷史的傳承和品牌的積淀,光有這些是無論如何成不了豪華品牌的。
對特斯拉來說,品牌底蘊、歷史積淀當然是沒有的。唯一能作為品牌精神內核的就是馬斯克的個人魅力。但因為欣賞馬斯克的魅力而購買特斯拉的又有多少人呢?所以,特斯拉可以算高端品牌,但還算不上豪華品牌。
做工粗糙
和豪華感相去甚遠
其實,評價特斯拉是不是豪華品牌,還有一個最顯而易見的角度,那就是特斯拉是不是能給我們帶來豪華感。說到這我想大家心里都有數了,特斯拉做工之粗糙是出了名的。尤其是內飾設計,好聽點說叫簡約,挑剔點說就是簡陋。
上圖為國產Model 3內飾
如果說Model 3的競品是奧迪A4、奔馳C級、寶馬3系等車型,那從車型帶來的豪華感受上來說,Model 3和這幾款車根本不具可比性。
就像我一個朋友說的:“你見過內飾這么粗糙的豪華品牌嗎?” 說實話,我還真見過,那就是路特斯。不過,我并沒有用這個例子反駁他。畢竟,用路特斯這個如此邊緣的品牌來反駁這個問題,難免會有抬扛的嫌疑。
上圖為路特斯Elise內飾
總之,這個朋友的理由很簡單,特斯拉的內飾氛圍和做工,很難讓人接受這是一個豪華品牌。
特斯拉的目標是“大眾” 而非豪華品牌
特斯拉與其說是一個車企,其實更像一家科技公司。大家對特斯拉是豪華品牌的印象主要是來自售價達到百萬級別的Model S和Model X。但其實,這兩款車并不是特斯拉的主力車型。特斯拉也并不想把自己打造成一個高品牌溢價的豪華品牌。
相反,特斯拉正在努力的壓縮成本,并通過一輪輪的降價,努力讓更多的人開上特斯拉。還是有一個朋友反問過我:“你見過像特斯拉這樣降價的豪華品牌嗎?”降價的豪華品牌很多,但那都是迫于市場競爭的無奈選擇。
但Model 3在銷量非常好,甚至供不應求的情況下,還主動一輪輪降價。這說明特斯拉并不想通過高溢價來維持所謂的品牌形象和品牌高度。
上圖為特斯拉上海工廠
馬斯克也曾經在媒體上表示過:“特斯拉現在的車賣的太貴了,如果能造出人人都能買得起的電動車,肯定大家都想買“”。現在也有消息顯示,更便宜的Model 2可能正在趕來的路上。
所以,馬斯克真正想的是讓更多人開上特斯拉,目標是把特斯拉做成汽車界的大眾或豐田。對BBA這些豪華品牌來說,他們絕對不會想讓人人都開上自家的品牌。
那既然特斯拉都不把自己的目標定位為高高在上的豪華品牌,消費者卻把它看成豪華品牌,豈不是很奇怪嗎?
寫在最后
雖然正方和反方都說明了自己主要的理由,但這個爭論還遠未結束。比如,反方說特斯拉沒有品牌積淀,正方一定會堅定的認為傳統豪華品牌那些所謂的歷史和積淀已經被特斯拉碾壓得灰飛煙滅。
33.99萬的Model 3 Performance百公里加速就已經達到了3.3秒。而上一代寶馬M3破百時間還要4.1秒。
改裝品牌RevoZport打造的Model 3 Performance
當然了,反方還會說,Model 3 Performance在電機的驅動下即便再快也只是傻快。沒有了發動機那悅耳的聲浪,加速再快也是沒有靈魂的……
其實,關于特斯拉到底是不是豪華品牌的爭論之所以這么焦灼,看似很難找出說服對手的理由,主要是因為特斯拉站在了汽車行業轉換賽道的岔路口上。從燃油車向電動車的轉變,絕不僅僅是汽油機變成了電動機這么簡單。
上圖為特斯拉cybertruck
以前的汽車,硬件是主角,硬件素質決定了一輛車的底色。如今,軟件定義汽車,代碼和互聯網決定了一輛車的底色。硬件部分的質感是豪華的基本條件,卻已經不再是最重要的條件。
特斯拉在所謂的豪華這件事上正在“換道超車”,特斯拉用科技感、自動駕駛、和智能化賦予了豪華全新的內含。
當然了,特斯拉在換道超車,傳統的豪華品牌也沒有閑著,而是帶著傳統的優勢,在全新的賽道上加速追趕特斯拉。奔馳的EQC、寶馬的iX3、奧迪的e-tron等等,都是傳統豪華品牌向全新賽道進軍的例子。
所以,關于特斯拉是不是豪華品牌的爭論,其實是兩撥人在不同的賽道下,在不同的標準下的爭論。至于到底誰才是對的,我想我們其實大可不必過于糾結。彼之蜜糖,吾之,特斯拉到底算不算豪華品牌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現在對高端車多了一種選擇。
最后,大家覺得特斯拉到底算不算豪華品牌呢?歡迎大家投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