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鎮東柵簡介和歷史;烏鎮東柵景點詳細介紹
年幼時,曾去過一次烏鎮東柵,如今只隱隱記得小橋流水,青磚黛瓦,趁閑暇,就隨父母再次踏足烏鎮,踏足這座在我記憶中已然霧蒙蒙的江南水鄉。
因為喜歡旅游,見識過蘇州園林,方寸之間有天地;遠眺過杭州西湖,細雨中淡妝濃抹;駐留過嘆息橋上,聽一曲貢多拉小調。前兩者是江南無限好風光,后者則是碧波上一首羅曼蒂克。而烏鎮,今日江南最后的枕水人家之一,猶如一曲斜風細雨中悠揚的琴聲一般,鉛華洗凈,婉約優雅。
這次去略顯唐突,頂著38度的氣溫漫步青石板路,講道理并非什么愜意的經歷,炎炎的熱浪,盡管坐在一葉小舟蕩漾水鄉之中,依然感覺透不過起來,好在一縷縷碧玉,白墻黛瓦依水而立,漣漪中泛起了河岸老屋的倒影,悠悠晃晃,酷熱之中似乎帶來一陣涼意,幾絲悠然自得。
或許因為天氣過熱,白天景色的記憶一大部分已隨著肆意狂流的汗水蒸發殆盡,也或許烏鎮的夜色本就是其最亮眼的一點。
坐在流水畔的小館中,看著夕陽漸漸西斜,波光瀲滟間泛著金黃;站在石橋上,看著最后一抹余輝,隨著其不情愿地消失殆盡,老街一盞盞燈隨之點亮。原本寂靜的古街,驟然熱鬧起來,兩岸燈光交錯,猶如揉碎的金銀。夜色深處矗立的古塔,連綿燈火下的廊檐石橋,古街屋檐下一串串紅色的燈籠,又猶如古時的燈火。一艘艘櫓船在夜色中緩緩搖來,載著游客嬉笑聲,劃碎波光燈影,蕩起陣陣五光十色。憑欄騁目,絢爛的燈火里,倒影連成一片,水中橋,橋中人,已然分不清身處現實,還是一場歷經六千余年的多彩幻夢。
彎彎水座座橋,片片青磚,依依垂柳,烏鎮是一首詩,讓人浮想聯翩,又讓人不覺心曠神怡,陶醉于其那獨有的江南氣韻。(馬宇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