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斷節氣門臟了、為什么節氣門不建議洗
我們在保養車時肯定遇到過維修人員建議你清洗節氣門的情況,那么節氣門是如何變臟的呢?變臟后又會有什么影響?到底有沒有必要清洗節氣門呢?今天咱們就來說說這個問題。
我們都知道發動機的活塞與氣缸壁之間是通過活塞環密封的,而活塞環有缺口,在活塞上下運動時活塞環也會發生一定程度的變形,所以說活塞和氣缸壁之間并不是完全密封。
在壓縮沖程和做功沖程,氣缸里壓力升高,這就導致了氣缸里的高壓氣體有可能從活塞與氣缸壁之間進入曲軸箱。特別是做功沖程,混合氣點燃后燃燒室里的溫度和壓力劇烈升高,一部分氣體就會跑到曲軸箱里,我們把這種現象叫做“竄氣”。
發動機運行時氣缸里點火做功頻率非常高,每次做功都要往曲軸箱里竄點氣體,發動機運行不了多久曲軸箱里就會產生很大的壓力,影響發動機正常工作。所以需要想辦法把這部分氣體給排出去,以保證發動機曲軸箱的正常壓力。
以前的做法是最簡單、最省心的,直接在曲軸箱上連一根通氣管,竄氣進入曲軸箱后自動從通氣管排到大氣中了,再多廢氣也不怕。但是這些年來人們都格外重視環保了,這種做法顯然和環保理念背道而馳。因為曲軸箱廢氣的成分并不環保,有各種有害氣體,機油蒸汽,隨意排放會污染空氣。
于是有些工程師就想出了“坑爹”的方法:讓發動機自己把廢氣再給吸回去!于是曲軸箱通風系統就誕生了。
上圖是曲軸箱通風系統的原理示意圖。原理說起來也很簡單:發動機曲軸箱上面有兩根管,一根連著空濾,用來獲得新鮮空氣。另一根管連著進氣歧管,它負責把曲軸箱里的廢氣輸送到進氣歧管。發動機工作時進氣歧管產生真空吸力,曲軸箱里的廢氣就通過管道被吸入進氣歧管然后進入發動機氣缸參與燃燒。而另一根管子則負責從空濾那里引入新鮮空氣補充到曲軸箱內,以免曲軸箱被吸成負壓。畢竟發動機吸氣的速度遠比氣缸竄氣的速度要快得多。
還記得前面我們說過曲軸箱通風系統的兩根管子嗎?一根是從節氣門前、空氣流量計后的進氣道通入曲軸箱的管子。另一根是從曲軸箱通往進氣歧管的管子,這兩根管子就可以輕松把節氣門弄臟。
發動機運行時曲軸箱的廢氣被吸走,所以你要給曲軸箱補充空氣以免被吸成真空。由于這部分氣體最終被吸入氣缸了,也是氣缸進氣量的一部分。所以要保證其清潔度,而且其流量也必須計算,以便ECU精確控制噴油量。所以就不能簡單地從其他地方引入空氣了。工程師是從節氣門前、空氣流量計后的這段進氣管上引入空氣的。因為這里的空氣即經過空濾過濾,又經過空氣流量計的計算,最合適不過了。
所以發動機工作時這根管子源源不斷地把干凈的空氣引入曲軸箱,然后和曲軸箱廢氣一同從另一根管子被吸入氣缸。如此看來這根管子似乎并不會弄臟節氣門,其實不然。當發動機熄火時真相就大白了。發動機熄火后曲軸箱的廢氣就停止循環了,這些高溫的廢氣就順著曲軸箱進氣管來到了節氣門前方,廢氣里的機油蒸汽遇冷后變成液態并一點點積累在節氣門前面。時間一久我們就看到了節氣門前面殘留的廢機油。而進氣歧管那邊就更不用說了,發動機工作的過程中時刻都有來自曲軸箱的廢氣在這里經過,廢氣里的機油蒸汽附著在進氣歧管壁上,一點點積少成多。
于是節氣門和進氣歧管就會慢慢地被污染變臟。
節氣門變臟后最明顯的影響就是怠速不穩定,有時候還可能導致發動機怠速熄火。這是因為節氣門變臟以后影響了怠速進氣量。
比如上圖是一個電子節氣門,怠速時節氣門閥片開啟很小的角度提供怠速時的進氣。節氣門變臟后進氣通道就會變窄,進氣量就偏低了。這時候ECU會調節節氣門閥片開啟更大的角度以滿足怠速的進氣量。但是ECU的調節是有限度的,超過一定角度后就不會再調節了。所以當節氣門臟的不是那么嚴重時由于ECU的調節并不會出問題,而超過ECU調節范圍時就會導致怠速進氣量不足從而引起怠速異常。
而拉線式節氣門在怠速時其閥片是完全關閉的,節氣門氣道側面有個旁通氣道,怠速所需的空氣從旁通氣道進入氣缸。旁通氣道上有怠速電機,怠速電機通過控制旁通氣道的空氣流量來調節怠速進氣量,保持怠速穩定。
當節氣門變臟影響怠速穩定的時候就需要清洗節氣門了,但是電子節氣門和拉線式節氣門的清理方法是略有不同的。因為電子節氣門怠速時氣流從主氣道通過,所以閥片變臟后會影響進氣量,需要清理閥片上的污垢。而拉線式節氣門怠速時氣流是通過旁通氣道進入發動機的,節氣門閥片是完全關閉的。所以拉線式節氣門只清理節氣門閥片是無法解決怠速穩定問題的。真正應該清理的是旁通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