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保羅病人最新消息;圣保羅百科
Science網(wǎng)站報道截圖。
新京報快訊(記者 許雯)在接受抗逆轉錄病毒療法結合煙酰胺(一種維生素B3)治療后,一名艾滋病感染者停藥66周至今,體內艾滋病毒沒有出現(xiàn)反彈。
7月7日,Science網(wǎng)站新聞頻道報道了這位來自巴西圣保羅的36歲艾滋病男性患者的治療經(jīng)歷。社會對此寄予厚望,認為繼“柏林病人”“倫敦病人”之后,“圣保羅病人”有可能成為全球第三例艾滋病治愈者。
清華大學艾滋病綜合研究中心主任張林琦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圣保羅病人”是否最終治愈還有待進一步觀察,目前學界普遍持等待和觀察的態(tài)度,“謹慎的樂觀”。
“圣保羅病人”停藥66周病毒未反彈
據(jù)Science新聞報道,在 AIDS 2020 大會上,來自圣保羅聯(lián)邦大學臨床學者 Ricardo Diaz 報道了他們可能“治愈”一位艾滋病患者的故事。
這名“圣保羅病人”接受了激進的抗逆轉錄病毒治療(5種抗病物),并服用煙酰胺。
相較于目前普遍采用的艾滋病治療方法,“圣保羅病人”采用是一種“加強版”治療方式。
當前艾滋病的主要治療方法為抗逆轉錄病毒治療,即3種抗病物聯(lián)合使用,阻斷HIV病毒復制,將病毒數(shù)量控制在非常低、甚至檢測不到的水平,從而延長艾滋病患者生命,這也被稱為“雞尾酒療法”。因為停藥后患者體內艾滋病毒會在幾周內迅速恢復到高水平,因此艾滋病患者需終身服藥。
與常規(guī)治療方案相比,“圣保羅病人”的治療增加了2種抗病物,并額外服用了煙酰胺。據(jù)Science新聞報道,自2019 年 3 月 30 日停藥至今66周,他的血液中沒有檢測到HIV病毒,血液中的抗體濃度也非常低,這暗示著他可能清除了淋巴結和腸道中的感染細胞。
談治愈或許為時尚早
有觀點將其解讀為,繼“柏林病人”“倫敦病人”之后,“圣保羅病人”有可能成為全球第三例艾滋病治愈者。
停藥66周艾滋病毒未反彈可以稱為治愈嗎?艾滋病患者怎樣算治愈?
張林琦解釋,艾滋病治愈的終極目標是患者停用全部藥物后,艾滋病毒不會反彈,血液和其他組織中找不到艾滋病毒存在的痕跡,這就是絕對意義上的治愈。目前,全球只有“倫敦病人”和“柏林病人”兩例病例經(jīng)過移植后治愈,其他的艾滋病感染者都沒有達到絕對治愈的目標。
張林琦認為,“圣保羅病人”是否最終治愈還需要更長時間觀察,“我們期待他將來不反彈,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治愈者,學界都對他寄予了厚望。但不得不說,每次我們充滿期待的時候,艾滋病毒就會把你打得滿地找牙。”。
據(jù)Science上述報道,此前美國密西西比州一名嬰兒在出生后不久就開始接受“雞尾酒療法”,在18個月后停藥,醫(yī)生一度認為他已經(jīng)被治愈,直到2年后艾滋病毒突然重新出現(xiàn)。
張林琦說,目前學界對“圣保羅病人”普遍持等待和觀察的態(tài)度,“謹慎的樂觀”。
如證實有效將惠及更多患者
張林琦認為,如果最終證實“圣保羅病人”的治療方法真實有效,將對常規(guī)藥物治療帶來非常大的指導意義,也將惠及更多艾滋病患者。
因為與前兩例艾滋病治愈者--“柏林病人”和“倫敦病人”相比,“圣保羅病人”的治療療法更容易普及。
“倫敦病人”2003年被查出感染艾滋病病毒,從2012年開始接受抗逆轉錄病物治療,同年,這位男子還被查出患有霍奇金淋巴瘤。2016年,該患者開始接受化療和造血干細胞移植。需要指出的是,該男子接受的是稀有基因變異(即"CCR5"基因突變)捐獻者的干細胞,這樣的罕見基因變異,可使人體對艾滋病病毒產(chǎn)生抵抗力,使它無法進入細胞。
“柏林病人”則同時患有艾滋病和白血病,2007年在柏林開始接受放射療法和干細胞移植。與“倫敦病人”境遇相同,“柏林病人”所接受的干細胞同樣存在CCR5基因突變。
簡而言之,目前已治愈的兩名艾滋病患者皆采用干細胞移植,捐獻者皆攜帶CCR5基因突變。
但這樣的成功難以復制。張林琦說,攜帶CCR5基因突變的人群數(shù)量本就極少,考慮到移植的費用、手術風險,“柏林病人”和“倫敦病人”的治愈是小概率事件。而“圣保羅病人”采用的是藥物治療,在藥物可及性和治療技術本身層面都沒有太大難度。如果后續(xù)被真正證實有效,將會給更多普通艾滋病患者帶來希望。
新京報記者 許雯
編輯 陳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