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蟲只想賺錢 麻辣火鍋;雄蟲只想賺錢海棠
蟈蟈,自古至今,從天子到文人騷客再到民間平民,無一例外對蟈蟈都有著深厚的迷戀之情。蟈蟈自古就被稱為鳴蟲之王,古人有詩云:"雅是長安銅雀噪,一般農侯報西風。"幾千年來,早已形成了中國特有的蟈蟈文化,而這種蟈蟈文化一直不曾斷過。
從康熙,乾隆直到宣統,許多皇帝都喜歡蟈蟈,溥儀也不例外。蟈蟈幾乎貫穿了末代皇帝溥儀的一生,溥儀出生在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北京醇親王府。是清宣宗道光帝的曾孫,醇賢親王奕譞之孫,攝政王載沛之子。光緒三十四年冬(1908年),光緒帝載湉病重,慈禧太后下令將溥儀養育在宮中。十二月二日,溥儀在太和殿即位,3歲的溥儀登基為帝王,第二年改年號為"宣統"。也是歷史上最后的一位末代皇帝。
大概和所有內心軟弱,需要陪伴的人一樣,溥儀的身邊除了整天圍在自己身邊的太監宮女,幾乎沒有朋友。所以蟈蟈算的上是溥儀一生中陪伴他最長久的"朋友"了。,
記得一部由意大利導演導的電影《末代皇帝》里,年邁的溥儀花了一角錢去了自己曾經的家——故宮,此時的故宮已經空無一人,他翻過太和殿的圍欄看著自己曾經坐過的寶座,溥儀輕快地爬上臺階,坐在龍椅上開心地露出微笑,從龍椅背后掏出了自己五十年前從陳寶琛那里拿來的蟈蟈籠子,仔細地擦了擦,遞給小紅衛兵。小紅衛兵打開蓋子,一只蟈蟈爬了出來,抬頭,那位老人已經不見了。
時代翻篇,紫禁城也早已易主,溥儀的家變成了人人可以參觀的旅游景點,紛亂吵雜之中,是否還能看見偌大的紫禁城里,曾經有棵大檜柏樹,一個瘦弱年幼的身影在樹下玩著蟈蟈呢?
電影《讓飛》里有句臺詞,叫"吃著火鍋唱著歌"。而冬天的京城,有一大快事:吃著火鍋,聽著蟈蟈,真是悠哉閑趣的日子。
早在原始社會末期,大禹就開了崇拜蟈蟈的先河,中國人歷來視蟈蟈為寵物,宋代人開始畜養蟈蟈,明代就從宮廷到坊間養蟈蟈早已經成為普遍。商周時期人們把蟈蟈和蝗蟲統稱為 "螽斯 ",宋朝人將蟈蟈與紡織娘混為一談,明朝才有了 "聒聒 "的稱呼, "聒聒 "和 "蟈蟈 "都是以聲名之,實際上 "聒聒 "和 "蟈蟈 "是一個等同的名稱。
蟈蟈屬于螽斯科類昆蟲,是螽斯科中的大型鳴蟲,體長可達50mm左右,雌蟲比雄蟲稍大。通體有綠色、淺綠、淡褐、草白、黑褐等各種體色。頭較大,頂部色較深,呈綠色或褐色。臉長,色淡,呈藍或淡藍綠色。
早在《詩經》中就已經有提及:"螽斯羽詵詵兮, 宜爾子孫振振兮。 " 古人認為螽斯多子,一生八十一子,或曰九十九子,是多育的象征。由此而產生的成語 " 螽斯衍慶 " 便成了喜賀子孫滿堂 的吉祥語。
蟈蟈善于鳴叫 . 因為它們是個擁有七千多品種的大家族 ,不同蟈蟈鳴叫的節奏、音色、聲頻、響度都不盡相同。所以它們的叫聲或急促或柔和,或清脆或沙??;或高亢洪亮,或低沉婉轉;或如潺潺流水,或如疾風暴雨,或嘹亮或銳利。
夏天"當所有的鳥兒因驕陽而昏暈",也就是鳥兒不再鳴叫了,此時蟈蟈代表大地發出歌聲,讓大地的詩歌不死亡,不沉寂。
"在寂寞的冬天夜晚,當嚴霜凝成一片寧靜",此時也只有蟈蟈代表大地發出聲音,為沉寂的冬日增添一筆優美的音符。
1.首先看體型
常言道身大力不虧,個頭越大者則體力越好,但是新蛻成蟲的蟈蟈肚子都還沒起來,所以個頭普遍還不明顯,這時候的判斷標準是看頭。頭是已經長成了的,頭大身子就大。相頭自然要相前額,額頭豐盈者先天充足。新蛻的蟈蟈由于肚子沒撐起來,翅膀看上去都長,其實那是假象,十有八九將來肚子一大翅膀就顯小了,而翅膀是不會再長的。所以我的要求是翅膀長度在新脫時要大致與肚子相等,能超過肚子則更好。
2.其次看翅膀
蟈蟈的發聲主要靠翅膀,所以翅膀由為關鍵,基本選翅膀長,寬,厚的。看翅膀的形狀,高聳上挑前后平直如筒者為佳。翅膀后端下垂者一般不選。翅膀為左壓右,反搭的最好不要。一般來說兩個翅膀相壓既不要過于嚴絲合縫也不要開的過大,其間隙以半根火柴棍為宜。翅膀中間一條小溝橫向其間,稱為"杠",杠越深越好,杠后端即翅膀尖越向上翹越好。
總體感覺有光澤而不能太水靈,要有硬邦邦的感覺,凡看上去軟綿綿羞答答水靈靈的皆難成大器。
前面說的是一般的規律,當然,例外的事情也大有其在。審其形而斷其聲,是一門深奧的學問,誰要說自己完全掌握了必是胡說八道。真正的樂趣在于選好后回家靜養,等待第一聲鳴叫發出的那一時刻。謎底在一瞬間通通揭開,或喜或悲,皆可釋然。
新蟈蟈到家,翅膀發育未完,尚未開叫,此時當妥善飼養,以定調門??扇馐?,以玉米飼養,前幾天要吃飽喝足,除飽飼玉米螟外,可以純凈水、礦泉水、淡茶水飲之。此時不宜將蟈蟈置于過于溫暖的地方,避免其過早鳴叫損傷翅膀。
還有一件事很重要,水。水不但是飲用的,還是沐浴的。每天晚上要把蟈蟈從葫蘆里倒出來,喂食喂水后,讓它在濕毛巾上爬一爬,濕潤其腳爪,避免過于干燥導致腳爪干裂脫落。
蟈蟈的食物主要有幾種:黃豆或者青豆,胡蘿卜等,夏季的話就是各種新鮮豆類,瓜果皮等可做蟈蟈的飼料。秋季則用溫水將青豆黃豆等浸泡后喂養,注意交替喂食,不喂隔日。定時一天一次,兩次更佳。
蟈蟈最適合的溫度是30度左右,但是蟈蟈也很能耐低溫,一般氣溫不低于5度不會凍死,溫度過低的話會影響到蟈蟈的進食,也降低了鳴叫聲貝。
蟈蟈的壽命一般是在5-9個月之間,這顯然是和溫度還有它的叫聲有關系,冬天要時刻注意蟈蟈的溫度,溫度稍微低時,更要主要不讓讓蟈蟈過多的鳴叫,要讓它養精蓄銳,白天把它揣在懷里,借助你身上的體溫,來給它溫暖。蟈蟈很善于鳴叫,但是要注意的是最好不要鳴叫超過半小時,一天不超過三次,不然很可能會縮短蟈蟈本身并不長久的壽命。所以大家養蟈蟈的時候細心是一定要有的。
生活不一定多寬裕,但是愛好和生活情趣一點兒都不可以少。養魚有養魚的講究,養鳥有養鳥的技術,養蟈蟈有養蟈蟈的樂趣。手里拿的,身上掛的玩意要多講究有多講究。有那么一陣子,說起提籠架鳥那準是紈绔子弟,可現在,老百姓都在談論"生活"這個詞。什么叫生活,有那么點兒愛好,有那么點兒玩樂,也就沒那么多焦慮和浮躁了,這就叫生活。生活需要點綴 ,更需要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