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料理十大名菜;韓國料理菜譜大全菜名大全
如果要去餐廳享受一頓精致美食,你會選擇什么菜系?法國菜、意大利菜還是日本料理?
無論如何,韓國料理應該并不在人們最先想到的幾個選項之中。但這種「老觀念」似乎是時候改變了,許多證據(jù)表明,和音樂、電影領域一樣,高端餐飲界正在刮起一股「韓流」。2022 年 10 月,獲得《米其林美食指南》評星的 72 家紐約餐廳中,有 10 家屬于韓國風味,其中有 3 家獲得二星。
洛杉磯韓國城餐廳 Ham Ji Park 的韓國料理。? travelandleisure.com
作為文化大熔爐,紐約一直是餐飲界的風向標。日本的壽司和板前料理就是從紐約起步,開始在全世界流行。這份米其林榜單意味著,韓國料理首度超過日本料理和其他民族菜系,成為高端餐飲市場最受矚目的細分品類。
并不僅僅在紐約,在美國的洛杉磯、舊金山,亞洲的新加坡、中國香港,韓國料理都被認為是高端餐飲界的崛起勢力。2022 年 4 月,來自首爾的米其林三星餐廳 Mosu 在香港開設了分店,地點選在城中最熱門的文化目的地、西九龍 M+ 美術館的三樓。開業(yè)前半年,想要吃一頓飯需要排隊兩個月。香港媒體認為,是韓國流行文化的風靡和疫情期間的旅行限制,帶動了這股韓國料理熱潮。畢竟,用英國作家尼古拉斯 · 蘭德爾(Nicholas Lander)的話來說,「點菜就是最便宜的旅行方式」。
Mosu 香港是首爾餐廳 Mosu 的第一家海外門店,位于九龍城 M+美術館三樓,提供韓國風格的精致餐食。? Mosu
但僅僅靠《魷魚游戲》和 K-Pop 的熱度,真的能幫助這些韓國高端餐廳在異國站穩(wěn)腳跟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在高端餐飲界的「韓流」背后,是韓國國內餐飲業(yè)和海外韓國人持續(xù)十余年的努力,甚至可以追溯到韓國總統(tǒng)直接推行的國家形象塑造項目。
2008 年,曾經(jīng)在韓國現(xiàn)代集團工作的李明博當選韓國總統(tǒng)。2009 年 1 月,韓國政府宣布成立國家品牌委員會(Presidential Council on Nation Branding,縮寫為 PCNB),直接向總統(tǒng)負責。這一委員會致力于向全世界宣傳韓國,負責的事務小到更正旅游景點的錯誤英文標識,大到在韓國內外舉辦展會和活動。韓國的國家電視臺開始積極在外國舉辦拼盤演唱會,PCNB 也籌劃著向國外的高端餐飲界推廣韓國美食。
1982 年,美國福祿壽餐廳的食客與創(chuàng)始人江孫蕓交談。福祿壽于 1962 年開業(yè),讓美國人認識了中餐。? NEAL BOENZI
Samuel Goo 是這些活動的發(fā)起人和負責人。這位能說一口流利英語、總是以英文名出現(xiàn)在媒體上的韓國人曾經(jīng)是《韓國先驅報》的記者,后來擔任過首爾旅游組織的負責人,還在很多國際機構工作過。讓他印象深刻的是 1970 年代在意大利工作的經(jīng)歷。1970 年代初,剛到羅馬的時候,城市里只有三四家中餐館。等到 1974 年期滿離開之際,中餐館的數(shù)量已經(jīng)增長到幾十家。Samuel Goo 發(fā)現(xiàn),因為中餐館的緣故,城市里的市民開始熟悉和了解中國文化。
2009 年 Samuel Goo 開始負責 PCNB 活動,那時中餐和意大利菜都已經(jīng)在全世界范圍內流行。放眼世界的大部分角落,中餐里的面食、點心,意大利菜中的披薩、通心粉都不再需要被特別介紹。但無論是中餐還是意大利菜,都不是韓國料理想要對標的對象。在 Samuel Goo 和其身后的 PCNB 看來,中餐的流行場合是街角的超市和小吃店,換句話說,雖然普及度高但鮮少躋身高端餐飲界;意大利菜的流行除了持久的文化、藝術、時尚輸出,更依靠散布在海外,特別是美國數(shù)量龐大的僑民。在行動之初,PCNB 就為韓國料理規(guī)劃了清晰的路線 —— 瞄準高端餐飲界,以一種高效的方式打開世界知名度。
2019 年起,首爾市政府開始舉辦面向消費者的「首爾味道」美食周活動。? orld.seoul.go.kr
從 2009 年開始,PCNB 開始組織名為「首爾美食」的美食周活動。他們在首爾的禪寺和高端餐廳以精美的食物招待來自北美、拉丁美洲和歐洲的知名廚師,其中包括舊金山餐廳 Benu 的創(chuàng)始人、韓裔廚師 Corey Lee。與此同時,這些擁有米其林二星、三星的主廚也會在首爾開設大師班,每場大師班能吸引上百名韓國本土年輕廚師。
也是在 2009 年,韓國食品基金會(已更名為韓國食品促進組織)成立,向遠道而來的國際大廚推廣韓國食品,目標是要像西班牙的橄欖油、火腿一樣,讓韓國食材在高檔食材市場占據(jù)一席之地。
泡菜是大多數(shù)外國人心中的韓國美食。? myeclecticbites.com
美食周起步之時,韓國食物留給大部分人的印象還是廉價和駭人的。腌了幾十年的泡菜、蘸著魚卵的大蝦、發(fā)酵的生魚……這些味道不僅西方人很難欣賞,連韓國國內的高端餐飲市場也不感冒。在當時,大多數(shù)韓國高端餐飲還是以法餐為主的創(chuàng)意菜,食材繞著松露、鵝肝和魚子醬打轉。
一直到 2012 年,也就是「首爾美食」活動辦到第 4 年,BBC 還頗為犀利地點評了韓國料理:「韓國在向國外觀眾出口流行音樂、江南風格以及電影、電視劇方面取得了日益顯著的成功,但有一種文化產(chǎn)品還沒有在國際市場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 那就是食品。」那一年,PCNB 照例邀請了 7 位國際頂級廚師訪問首爾,包括擁有米其林三星的德國廚師 Thomas Bühner 和以運用亞馬遜雨林食材而著稱的巴西頂級廚師 Alex Atala。
舊金山米其林三星韓國風味餐廳 Benu 的主廚 Corey Lee。
李明博在 2013 年結束總統(tǒng)任期,PCNB 也隨著這位總統(tǒng)一起退出了政治舞臺。但是圍繞美食所做的努力開始逐漸顯現(xiàn)出成果。2014 年,《米其林指南》授予 Benu 餐廳三星評級。這不僅意味著 Benu 成為舊金山第一家米其林三星餐廳,也意味著作為首位榮膺三星殊榮的韓裔廚師,Corey Lee 和韓國風味餐廳都創(chuàng)造了歷史。
和 Benu 一起,一批韓國高端餐飲在美國的大城市崛起。2011 年,Jungsik 在紐約翠貝卡開業(yè)。2015 年,首爾出生的廚師 Brian Kim 在紐約開設 Oiji。2017 年,美國雜志《GQ》評選的 10 家年度最佳新餐廳中,就有兩家屬于韓國風味,分別位于俄勒岡州波特蘭和明尼阿波利斯。2021 年,曾經(jīng)在紐約 Jungsik 工作的廚師 Ki Kim 自立門戶,在洛杉磯開了一家只有 20 席的餐廳 Kinn。像是滾雪球一般,越來越多的韓國風味高端餐廳開始出現(xiàn)。
Jungsik Seoul 餐廳的開胃小菜,靈感來自被稱為「飯饌」的韓國傳統(tǒng)佐餐小菜。? Jungsik Seoul
與兢兢業(yè)業(yè)恪守傳統(tǒng)的日本壽司、懷石料理不同,出現(xiàn)在高端餐飲界的韓國風味餐廳無一不打著「創(chuàng)新」的旗號。
Jungsik 的主廚 Yim Jung-sik 在紐約的美國烹飪學院(Culinary Institute of America)受訓 ,2009 年在首爾開了第一家 Jungsik,后又把版圖拓展到紐約。他從韓國的家常菜 Kimbap(紫菜包飯)、Bibimbap(韓式拌飯)、Gujeolpan(九節(jié)板)和 Bossam(生菜肉包)中汲取靈感,但舍棄了韓國料理中數(shù)量繁多的 Banchan(飯饌),采用西餐道式,5 道菜的套餐叫價 115 美元,3 道菜 80 美元。
在 2012 年為 Jungsik 所做的食評里,《紐約時報》還委婉地表示,餐廳不菲的價格和食物的某些刺激味道,對于美國人來說還需要適應。但在之后短短幾年里,這些廚師和餐廳都尋找到了與本地市場和食客交流的方式。
Oiji 餐廳最著名的一道菜 Kong-guksu,以傳統(tǒng)韓國冷面為基礎改良創(chuàng)新,尋求傳統(tǒng)風味與西方口味的平衡。? Oiji
Oiji 嘗試在正宗韓國風味和西方人熟悉的口味中尋找一種平衡。主廚 Brian Kim 認為,傳統(tǒng)韓國料理都會配著米飯一起吃,所以調味會相對比較重。因而作為單獨享用的菜品,Oiji 在調味上會輕盈許多。比如店中最著名的一道菜 Kong-guksu,雖然用的是韓國傳統(tǒng)冷面的名字,但 Brian Kim 用薄而有彈性的 Capellini 面條、腰果榨取的植物奶和腌制的西紅柿進行了現(xiàn)代化處理,最后在表面點綴上鱒魚子。這道菜口味清淡明亮,和人們傳統(tǒng)想象里充滿了辣椒、大蒜氣味的韓國料理相去甚遠。Brian Kim 不止一次向媒體表示,希望能向世界證明,韓國料理和世界上其他料理一樣,充滿可能性和創(chuàng)意。
在今年年初進行的一次訪談中,Samuel Goo 不無自豪地表示,十年前參加過「首爾美食」大師課的年輕廚師們,如今正成為推廣韓國美食的主力。這些新一代的廚師,對韓國食材有更強的認同感,也融匯了現(xiàn)代料理方法,有更寬闊的眼界。首爾米其林一星餐廳 Soigne 的菜單上,沙參通過小火慢煮,與鼠尾草牛油和葵花籽粉融合,形成焦糖化,這種多纖維、味苦的傳統(tǒng)藥材因而獲得了新的口感。Soigne 主廚 Lee Jun 說,自己從來沒有嘗試將韓國料理現(xiàn)代化,因為自己是現(xiàn)代人,所做的一切本來就屬于現(xiàn)代的。「是時候向前看,用傳統(tǒng)食材來創(chuàng)造新的菜式。」
韓國生魚發(fā)酵美食洪魚膾。洪魚膾使用鰩魚發(fā)酵,具有類似氨的刺激性氣味。? m.blog.naver.com
在新菜式之外,韓國食材中經(jīng)典的配方,經(jīng)過包裝,搭上時代的順風車。健康飲食風靡的時候,韓國餐廳努力放大韓國料理使用大量蔬菜和魚類的印象。近兩年,康普茶和發(fā)酵成為美食界的新潮流。韓國料理中的泡菜、生魚發(fā)酵又被反復提起。類似的宣傳和造勢,本就是「韓流」信手拈來的長項。更何況,十余年積累下的實打實的廚師和餐廳,足夠為這些看似輕飄飄的概念,提供可感知的依據(jù)。
參考資料:
《Fine Dining Specialists Discuss Korea's Role in Global Haute Cuisine》,Yoon So-yeon
《Discovering New York’s High-end Korean Food Scene》,F(xiàn)INANCIAL TIMES
《Meet The Chef Who Is Changing Korean Fine Dining in America, The Manual》,Hunter Lu
《Kinn, A Modern Korean Restaurant, Opens in Korea Town》,Stephanie Breijo
《Korean Food Options in Hong Kong Grow, With Fine-dining Restaurants and More Supermarkets, Thanks to The Pandemic and The Korean Wave》,Park Ji-won
《Seoul Food: The Faces of Contemporary Korean Cuisine》 ,Rachel Tan
《Korean for The New World》,NEW YORK TIMES
《Nation Branding Led by Government?》,Park Min-yo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