漓江一曲千峰秀 同性、漓江一曲千峰秀直播
煙雨漓江(紙本水墨設色) 1983年 白雪石
一萬個人心中有一萬個漓江,畫家吳冠中曾說過:“像漓江這樣的如畫江山永遠是畫家們抒寫的佳境,古往今來的桂林畫圖當已無法統計。但,依舊沒有畫盡,而且永遠畫不盡。時代在不斷前進,人們的審美意識在不斷發展,江山倩影隨著人們審美情趣的變化而變幻。 ”漓江于白雪石,也如同有千萬個面孔。他曾五次南下桂林,漫游漓江,他以獨特的藝術語言把握住桂林山水的形貌與精神,從而在眾多表現桂林山水的畫家中獨樹一幟。
白雪石( 1915—2011 )原名白增銳,別署老白,齋號何須齋、對山齋,北京人。他自幼研習繪畫,少時從花鳥畫家趙夢朱學習沒骨花鳥畫,從臨摹古代名跡入手。1935年拜梁樹年為師,得藝名白雪石,專攻山水。1937年至1948年間曾多次舉辦個人畫展,同時參加湖社畫會和中國畫研究會。曾執教于北京師范學院、北京藝術學院,后在中央工藝美院任教,還兼北京山水畫研究會會長。他的山水畫師宗北派,旁及南派,廣采博取,兼收各類畫種之精華,作品樸秀多姿,其以桂林為題材創作的山水獨具風貌,成為其繪畫風格的代表,被稱為“白派山水” 。
此幅《煙雨漓江》作于白雪石68歲之時,是一幅表現煙雨中漓江景色的佳作,具有鮮明的個人風格。白雪石以寫生為參照,以傳統繪畫中的小斧劈皴為基礎,點染各類不同質料的綠色以求得清雅而豐富的效果。整幅畫面匯集漓江地域最有特色的山川草林,并加以提煉和夸張,吸收了西洋畫的光影透視法,極富裝飾意味。畫作布局新巧,以實托虛,虛中顯實,疏密有致,畫風秀麗明快,還融入了畫家對祖國美好河山的真誠贊美,飽含真情實感。
畫中之水——漓江。漓江之山多俊逸挺拔,漓江之水多秀麗婉轉,漓江水一年四季晶瑩透亮,清澈見底,漓江兩岸多為巖溶地貌,風光旖旎,所謂“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篸” 。漓江流域孕育了桂林山水獨特的自然景觀,山水靈秀,景致萬千,桂林山水本身就是一幅展開的自然畫卷,古往今來以桂林山水入畫的畫作自然不勝枚舉。此幅作品則以畫家獨特的視角,描繪了煙雨之中的漓江,構建了一幅虛實交錯的山水之象。山中雨霧如玉帶般纏繞群山,又掩映著潺潺江水,微露于俊秀山峰之間的江面,欲露還羞。畫面構思和布局的巧妙在于,并沒有過多的著墨于漓江實景,整幅畫面僅在下方暈染勾勒出一平如鏡的江面、山峰倒影和隱約可見的漁舟,在構圖上與村舍和與江水交接的坡岸同置于中景,云霧遮掩了江面的大部,如此點到為止的處理使得畫面分外疏朗明澈,更是留給了觀者不盡的想象空間,漓江的秀美姿態在每個人的想象中便有了不同的解讀。也正是畫家此番匠心獨具的構思和用意,成就了煙雨漓江空靈縹緲之境的真實。
畫中之煙——雨霧。清晨和細雨之時,山中雨霧時時飄落,如玉帶般纏繞在群山之間,漓江兩岸本是滿眼青翠、挺拔聳立的山峰,也被這煙雨遮掩了巍峨和形狀,若隱若現。本就秀美的漓江風光,被浸潤得多了幾許空靈柔美和不染人間煙火的味道,古詩中的“分明看見青山頂,船在青山頂上行”便不是什么異象了。煙雨似無形也似有形,光影迷離,變化微妙,畫家巧用山峰之間的留白并結合以濕染技法,以表現山中煙雨的濕潤和變幻,與景物虛實相托,畫面的節奏韻律也豐富起來。
畫中之石——奇峰。漓江的山,奇異峻美。畫中云霧纏繞著山,掩映著水;水依偎著山,若即若離。桂林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億萬年前的地殼運動造就了一座座拔地而起、高聳入云的山峰,漓江之水依山緩緩流過。白雪石以小斧劈皴技法呈現遠處挺拔蒼勁的山峰和近處的群峰,在畫面處理上先近后遠、先濃后淡、先密后疏,主山的皴染深入充分,筆力深厚,其余部分則適度放松,疏而不空,畫面層次豐富。近景的山石雜木居于畫面的視覺中心位置,也是整幅畫著墨最深、刻畫最細致的部分,與遠景的群峰形成虛實對比和空間上的觀照,云霧的虛襯托出山石虬枝的實,極富視覺沖擊力。芭蕉、竹林、村舍由近及遠依次布陳開來,枝干上吐露的新綠和芭蕉的翠綠,于整體沉穩的畫面之中迸發出涌動的生機,點綴出一片漓江春色。白雪石的山水畫作品以境取勝,除了注重實景的描繪以外,在空間意象的營造上也有獨到的創新和變化,畫家的藝術造化和情感自然皆融會于山水畫之中,方才創造出獨特的畫境。
白雪石對漓江情有獨鐘,自1973年第一次赴桂林寫生之后,他便轉向以桂林山水為主的山水畫創作,以畢生精力探索桂林山水的藝術語言表現形式,創作出《煙雨漓江》 《漓江山水》 《漓江圖》和《漓江一曲千峰秀》等一系列漓江山水畫作。白雪石一生多居北京,修心養性,于自然中師法造化。寧靜致遠的心境,和通過多次寫生對桂林山水精神風貌、對當地人民的生活風情的深入了解,才有他筆下的漓江山水:自然灑脫的云霧,遠近錯落的群山,江邊待渡的漁舟和靜謐閑適的鄉間村舍……空靈秀美,又流溢著田園詩般的氣息。欣賞雪石老人的《煙雨漓江》 ,可以感受到咫尺千里的氣勢和虛懷若谷的氣度,更表露出他對祖國山川的熱愛,他用質樸的表達和真摯的情感為我們呈現了一幅明媚秀逸、引人遐想的詩意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