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壽司的營銷方式,一元壽司的營銷方式有哪些
1.1 大分縣基本情況:
大分縣(日文:おおいたけん),位于日本九州的東北部,屬于日本地域中的九州地方。面向瀨戶內海,北臨周防灘,東臨伊予灘、豐后水道及太平洋,南北為霧島火山帶,西北為白山火山帶,多山,被稱為九州的屋脊,有面對周防灘的中津平原、別府灣以南的大分平原,多水田,人稱“大田”。
大分縣總面積為6,337平方公里,可住地僅占27.9%,森林面積71%,超過日本全國平均數(67%)及九州平均數(64%)。氣候溫和,自然災害較少,復雜的地理環境孕育出了豐富的特產品,是“一村一品”運動的發源地,比較著名的有日田杉、豐后牛、香菇加工。觀光資源非常豐富,多溫泉,溫泉數量和涌出泉量居日本第一位。
人口:1,154,772人(2008年)(百度百科)
三產比例結構:1999年度,大分縣內生產總值約為4兆4000億日元,其中第一產業占3.1%、第二產業占36.9%、第三產業占據了61.0%。與九州各縣和日本全國平均水平相比,第二產業所占的比例較高。在當大分縣,專業重心從第一產業向第二產業轉移是建設新產業都市的契機。2002年,大分縣內總產值(GDP)為4兆2,833億日元,每人平均年收入約為258萬5千日元。第三產業所占比重較大,從業人員中每二人就有一人從事第三產業。1979年,該縣知事提出“一村一品”運動,發展各地的特色產品。
工業:1963年,大分縣被指定為新產業都市以后,該縣臨海工業地帶,相繼引進了與鋼鐵、石油、化學相關的企業。并且,隨著在1984年時被批準的縣北國東地區科技城市開發計劃和1990年制定的大分地區頭腦立地計劃的推進,大型電器公司,精密機械制造企業等高新技術的企業紛紛落戶,大分縣的產業結構從以前的基礎素材型轉變為了加工組合型。
1980年的制造業的銷售額大約為2兆1000億日元。從不同行業所占份額來分析,鋼鐵占23.3%,石油、煤炭占15.4%,化學占13.0%,電器機械只占有3.9%的比例。但1998年(平成10年),制造業得到了大的發展,銷售額提高到了2兆8300億日元,電器機械所占比例為(23.7%)成為最高,化學(11.0%)、鋼鐵(10.5%)的重心下降了。產業結構產生了從基礎素材型到加工組合型的重大的變化。從科技城市計劃,大分地區頭腦立地計劃發展過渡而來的大分縣高度科技產業集積活性化計劃(1999年制定)正在推進,計劃的對象地區(大分市、別府市、中津市等6市13鎮2村)中,已有IC,電子相關企業約111個公司落戶或準備落戶。隨著先進技術產業的集聚,以科技立縣,頭腦立縣為目標的產業高度化發展得到了更進一步的促進。大分縣在戰前是以造酒、釀造業等傳統產業和水泥業、造船業等地方產業支撐著地區經濟。即使產業結構發生了大的變化,地方產業、傳統產業也依然穩穩的扎下了根基。以優質水為條件的造酒業,在大分縣各地繁盛發展釀酒商數不勝數。特別是宇佐、日出地區的麥燒酒,這種酒柔滑的口感適合年輕人的口味,把原本印象并不好的燒酒變成了爽口的飲料,并帶動了1984年至1985年的燒酒熱潮。大分縣的麥燒酒可與鹿兒島的芋頭,宮崎的蕎麥面,熊本的米相媲美,是全日本知名品牌。銷售額也超過了鹿兒島的燒酒,居日本第一位,是大分一村一品的代表產品。
臼杵市有醬油、大醬、清酒、燒酒工廠。大醬和醬油廠家的生產量在九州都名列前茅。盡管大醬和醬油在是地方性商品,但“九州一元”的銷售方針讓臼杵市的食品制造業商的銷售額僅次于大分市。
津久見市發現了推定埋藏量為45億噸的石灰巖大礦脈,而且擁有被指定為重要港灣的天然港口,水泥相關產業也很興盛。從工廠制造輸出的水泥以及其他石灰巖制品,不僅僅是在全日本銷售,還出口東南亞、中東等國家,受到了好評。另外,日田的小鹿田燒等傳統工業制品,縣南的造船業等地方產業,提供了多種就業機會的同時也惠及地區經濟。在以建設新產業都市以及科學社會構想為背景下,大分縣引進了與鋼鐵,化學,IC相關的電器機械企業。雖然原來是專業從事鋼鐵相關企業的精密熔斷的企業,但其技術得到了很高的評價,因而加入了宇宙開發事業團的無重力環境實驗設備的制作。還有私的企業,不僅僅是完成訂貨方的產品生產,還開發了通用半導體制造設備,使制品的銷路,不僅局限于日本國內,而且擴大到海外半導體廠商。還有的企業從分擔母公司的組裝工藝發展為開發制造半導體檢查裝置的工作,有的以通過分擔IC,超LSI的組裝檢查業務,積累的技術為基礎,成功開發了IC關聯產品。通過高新技術企業向當地企業的技術轉移,正培養著支撐大分縣“技術立縣”,“頭腦立縣”方針的高新技術產業。
大分縣以地方積累的技術為基礎,使其往更高水平發展,開發從中派生出來的新技術和新制品的例子并不少見。其中之一縣以釀造技術為基礎的生物科技的發展。臼杵市以大醬,醬油等和釀造相關的技術積累為基礎,設立以地區企業為核心的生物研究組織“臼杵生物科學研究所(合作)”,已開發了真菌類微生物細胞壁溶解酵素“臼杵匝姆”。另一個例子是,以石灰化學為基礎,開發高性能陶瓷制品。成立了以津久見市的石灰化學企業為中心的“津久見高性能陶瓷制品研究中心(合作)”,已在石灰系高性能陶瓷及高附加值碳酸鈣的研究開發中取得了成果,與大分大學等的共同研究也在推進。
為了培育出能引領21世紀的電子機械,生物技術,新素材等高端技術產業,以產業科學技術中心為首的實驗研究機關的充實,研究開發的支援,人才養成對策的研究,大分縣積極進行與其他行業進行交流,和高新技術企業以及大學進行交流等技術交流活動。為了支援高端產業的發展,大分縣產業科學技術中心還在進行技術指導,企業研究者的培訓研修,發明物實驗開發支援,技術實用化研究開發等活動。另外,中小企業事業團,佐伯市出資的第三部門的佐伯電子機械中心,不僅關注研究開發,研修孵化事業,還致力于向地方提供轉讓技術等高端產業的的培養。
農業:大分縣的農業,雖然是小規模經營,但卻一直生產著低成本、高品質、符合消費者需要的農產品。1999年度的農產品的主要生產量的比例分別為,大米23.8%、蔬菜24.3%、畜牧24.0%、水果14.5%、花草5.5%。品種米的種植面積的比例為“日光”(78%)最多、接著是“一見鐘情”(12%)、“水稻粳”(5%)。除了豊后牛,柚子、柑橘、大蔥、玫瑰等之外,茶葉、火腿等的加工領域也確立了大分品牌。隨著農業的企業化法人化的發展,從城市來的新的從事農業人員有所增加。還有,以促進與都市消費者的交流為目的據點設施,銷售設施也在各地修建。2001年,為了樹立農業的良好形象和激活農業發展,“大分農業文化公園”(山香町、安心院町)對外開放,其中包含了對與城市居民進行交流合作的期待。
林業:被稱為“九州的屋脊”的群山連綿的“九重山巒”位于大分縣中央部的,森林面積占全縣總面積的70%之多,是杉樹、絲柏樹、竹子等產地,還盛產干香菇,生香菇等特殊用途農林產品。為了研究蘑菇的栽培方法,建立了在全日本都很少見的支援機構“蘑菇研究指導中心”,進行栽培方法的研究和指導。產量為全日本第一的干香菇,在大分縣全縣范圍內生產。
日田市一直作為杉樹的生產地,從事制造木材加工品和家具。但是由于日田作為家具產地的歷史比較新,1955年(昭和30年)開始才成為以制作成套接待室家具,餐桌,椅子等木制品家具為中心的產地。大分縣家具銷售額的44%都是來自日田市。
大分縣的竹子產量居全日本第一位。別府和周邊地區從事竹制品制作是從室町時代開始的,由于本地生長的竹材優良品質和發展旅游觀光土特產的需要,這個行業發展起來。1979年(昭和54年),別府的竹子工藝品被指定成為了傳統工藝品。而且這種竹制品作為別府市的一村一品的其中一品,年度銷售額超過了10億日元。制品從以利用傳統的編織技術制作的花瓶,花籃為中心,到餐桌道具,裝飾品,民間傳統玩具等有接近3000種類。
漁業:大分縣的海岸線總長為750公里,面向瀨戶內海,北部為遠淺海岸,中部是波濤平穩的別府灣,南部是里阿斯式的海岸線,海岸線的變化也賦予了水產資源擁有多種多樣性的特征。海面養殖漁業有魚鲆,硬骨魚;海面漁業的大蝦,鯔魚類的捕獲量居全國第一。水產資源中有一種品種變異的甲魚成為了安心院町的甲魚菜肴的原材料,生產量僅次于長崎和靜岡。
日出藩將軍家族貢品的城下鰈魚,用人工方式分別釣上來的關竹莢魚、關青花魚、臼杵的河豚、國東的太刀魚等都在全日本享有盛名的海味也很豐富。
農林水產品中有很多成為了一村一品運動中代表地區特色的產品。其中,青葉(大分市)、溫室柑橘(杵筑市)、白蔥(豊后高田市)、梨子、牛奶(日田市)、活魳(佐伯市、米水津村、蒲江町)、(野津町)、蘑菇(大山町)、冷凍加工蔬菜(國見町)、活魚(鶴見町),咸干小沙丁魚(米水津村)、鲆魚(蒲江町)等產品的年度銷售額超過了10億日元。
商業:隨著消費者需求的多樣性,交通體系的整頓,限制放寬等經濟社會的環境變化,大分縣的商業、流通業也是發生巨大變化的產業之一。縣內各地的大型的超市,選擇在郊外開店的廉價購物倉庫,以及街上的24小時便利商店多起來。縣都大分市的郊外,于2000年12月,九州最大的購物中心正式開張。具有同樣規模的購物中心的新的店鋪已經開始建設。縣內各地市中心的古老的商品街面臨著一個競爭激烈的時代。不僅僅只是提供買東西的場所,還要營造成為“熱鬧的場所”,“交流的據點”的有魅力的商業街。隨之國際化的發展,高速公路的整修,流通業的商業范圍也正在擴大,為了應對這種變化,進口促進基礎設施(大分港大在地區)和大型流通業務區(大分市東部佐野地區)在建設中。
1.2 農民情況: 除了豊后牛,柚子、柑橘、大蔥、玫瑰等之外,茶葉、火腿等的加工領域也確立了大分品牌。隨著農業的企業化法人化的發展,從城市來的新的從事農業人員有所增加。還有,以促進與都市消費者的交流為目的據點設施,銷售設施也在各地修建。2001年,為了樹立農業的良好形象和激活農業發展,“大分農業文化公園”(山香町、安心院町)對外開放,其中包含了對與城市居民進行交流合作的期待。
1.3 村莊歷史,稱號:
大分縣,自古被稱為“豐國(豐饒之國)”,在7世紀末分為豐前,豐后兩個國家。日本人稱大分縣建在邪馬臺國女王卑彌呼的墳墓上。
8世紀時,宇佐的八幡神宮作為日本全國4萬家八幡神社的本宮顯赫一時,同時,在國東半島,“六鄉滿山”的獨特佛教文化,非常繁盛。大分縣內,崖巖表面雕刻佛像的磨崖佛,以及強悍的仁王像等完美的石造文化仍然保持。
13世紀初,大友氏作為護國在鐮倉時代進入豐后,此后其統治大約持續了400年,尤其是在大友宗麟時代,他的勢力范圍曾擴充到包括豐前在內的北部九州六個國家。大友宗麟,作為徒大名,積極吸收與西洋文化。在府內(現大分市)和臼杵,有中國商船、葡萄牙商船出入,“南蠻貿易”進入鼎盛時期,此時的大分作為國際都市繁榮之極。
16世紀末,豐臣秀吉取代了大友氏之后,將領土極端細小分化,其后300年間一直保持著這種小藩分立的格局。同時,小幡分立培育出了這片土地獨立自主的氛圍,以及眾多個性色彩豐富的人才。
經過1871年廢藩置縣以及其后的統一、合并等,1876年編入豐前的下毛郡,宇佐郡之后,確定了該縣縣域。2006年3月31日,經過平成的大合并之后,市町村由原來的11市36町11村,變為14市3町1村。
縣名由來:大分平原自古以來多水田,人稱“大田”,與“大分”的發音相同。
1.4 村莊建設情況:
大分縣位于日本九州東北部,東西最寬達119公里,南北最長達106公里,北有瀨戶內海的周防灘和豐后水道,海岸線總長759km,北部是平淺灘海岸,中部為別府灣,南部的里阿斯式海岸線變化多端,海洋資源極其豐富。因有瀨戶內海的航運,與奈良縣、京都交通便利,自古以來屬文化發達地區,特別是在宗教史上占有重要位置,是宗教文化濃厚的地區。境內有面對周防灘的中津平原、別府灣以南的大分平原。山地占了全縣土地的大部分。北有九重連山、耶馬溪溶巖臺地、國東半島等火山區,南有包括石灰巖地帶在內的九州山地。以久住火山群,祖母、傾山系,英彥山、犬之岳山系為代表的山地和玖珠、耶馬溪等溶巖臺地構成,以此地形結構為水源的泉水,清澈純凈且水量豐富。由于霧島火山帶橫跨南北,西北走向地處白山火山帶,所以隨處可見溫泉涌出,泉眼數量居日本全國第一位。該縣經濟產業上積極推廣“一村一品運動”,比較著名的有日田杉、豐后牛、香菇加工。
1.5 匠心養殖的國寶級和牛:大分縣豐后牛
在日本國產牛肉中,稱為“和牛”的牛肉品種主要是“黑毛和種”、“褐毛和種”、“日本短角種”、“無角和種”四種。其中,黑毛和牛肉質細致多汁,脂肪均勻分布在瘦肉間,看上去如同冬天降下的美麗霜雪,故稱之為“霜降牛肉”,它被推崇為日本國寶級的食材。“豐后牛”即屬于“黑毛和牛”。
豐后牛是在日本國大分縣得天獨厚的自然中繁衍生長、擁有光輝歷史的牛肉杰作。大分縣隸屬日本九州,位于日本九州的東北部,面向瀨戶內海,被稱為九州的屋脊,有面對周防灘的中津平原、別府灣以南的大分平原,多水田,人稱“大田”。 大分縣總面積為6,337平方公里,森林面積71%,超過日本全國平均數(67%)及九州平均數(64%)。氣候溫和,自然災害較少,復雜的地理環境孕育出了豐富的特產品,是“一村一品”運動的發源地。
早在1921年的全國畜產博覽會上,大分縣產的種公牛就獲得了最優秀獎,還在銀座進行了盛裝游行。從1940年代開始豐后牛便在大分縣的飯田高原等牧草地進行了較大規模的養殖。1980年代由于種牛特別優秀,豐后牛的質量得到很大改良,在日本的全國性的知名度也大大提高。在2002年的第8屆全國和牛能力共進會中,豐后牛在肉牛部門獲得了內閣總理大臣獎。
豐后牛的特點是味道豐富、香嫩可口。其中,在大分縣內最為育肥、不滿36個月的黑毛和牛品種中,肉質等級在2級以上的被稱作“大分豐后牛”。豐后牛肉是夾有脂肪的上等牛肉,風味獨特、香嫩可口。牛肉的肉質左右著肉的味道,而血統又左右著肉質。在這種牛肉中格外重視雄性種牛的血統,大分縣的雄性種牛曾獲得過天皇賞和農林水產大臣賞,在全國范圍內都擁有很高評價。最近在平成24年10月的“第10屆全國和牛能力共進會”中,此種和牛的2個方面獲得了農林水產大臣賞。
油酸是牛肉中的脂肪成分,油酸含油量多的話牛肉的味道和口感都更好。為了在“大分豐后牛”中,清晰明了地表示出食肉脂肪測定裝置測定的油酸含有率在55%以上這一情況,大分縣的養殖農戶創造并添加了“豐味之證”的圖標。
在此之前,牛肉的美味程度用“脂肪含有程度”來決定,但在調查證明“牛肉的美味”的科學證據時發現了“油酸”。“油酸”被稱為“牛肉美味的決定因素”。雖然大分縣牛肉的美味程度也有個體差別,但是“豐味之證”卻獲得了廣大食客的普遍認可,成為了檢驗大分縣牛肉美味程度的一項重要標準。
雖說僅僅吃一口就能夠知道美味與否,但牛肉的美味包含有味道、甜度、口感等多種要素,想要簡單明了地表示出這些要素如何非常困難。不過,油酸如今成為了判斷牛肉是否美味的新標準,“美味”也有了科學的證明。
在日本的大分縣,多數黑毛和牛都是專門飼養牛的農家用優質雄性種牛的通過人工授精的方式而來。牛犢飼養約9個月后,農家將牛崽出售到家畜市場。接著育肥農家從家畜市場購入牛犢,育肥約20個月后,再將育肥牛出售到家畜市場和食肉中心。出售以后的大分縣豐后牛在食肉中心經過一系列處理,只有通過BSE檢查等食肉衛生檢查的才能作為食肉流通。牛肉通過批發商和零售商等走向人們的餐桌。
大分縣的豐后牛有著悠久的歷史,有記載稱大正10年在東京舉辦的全國品評會中“千代山”號榮獲最優秀獎。平成14年9月在岐阜縣召開的“第8屆全國和牛能力共進會”中豐后牛嶄露頭角,并在肉牛單元榮獲日本第一(榮獲內閣總理大臣獎)。平成19年10月在鳥取縣召開的“第9屆全國和牛能力共進會”中,豐后牛在種牛單元榮獲農林水產大臣獎。最近,平成24年10月在長崎縣召開的“第10屆全國和牛能力共進會”,豐后牛在兩個單元都榮獲農林水產大臣賞,綜合排名全國第3。
豐后牛作為大分縣的金牌特產歷來深受日本群眾的喜愛,尤其是MABUSHI湯布院餐廳的豐后牛料理,美味營養而馳名海外。湯布院餐廳使用豐后牛的牛腰肉來進行牛肉料理,因此牛肉十分有勁道,肉汁非常充足,味道濃郁。這一時期的豐后牛MABUSHI(牛腰肉)格外美味。MABUSHI豐后牛料理可以滋養身體,幫助人們度過最難熬的季節。悠閑地品嘗美食和欣賞美景是人生中的一大幸福,在享受食物的過程中我們會漸漸忘記時間的流逝和生活中不愉快的事情,味覺的刺激會留下美好的回憶。
近年來夾脂肪牛肉漸漸被遠離,瘦肉的熱潮興起。在這樣的背景下,黑毛和牛還是夾脂肪肉更好一些。大分縣的牛肉生產者不斷使用味道鮮美的牛肉來制作清爽不油膩的夾脂肪牛肉,因此無論吃多少都不會覺得油膩。無論是A5、A4還是A3,為了讓客人吃了還想吃,大分縣的養殖戶們積極尋找各種和牛。最終找到的是優質的肉質牛牛肉(油酸高)。鳥取縣的油酸55·長野縣的信州禮品·大分縣的豐后牛,任何一種都是肉質上乘、味道鮮美。其中大分豐后牛脂肪清爽不油膩、肉質鮮香,有著很強的瘦肉香味。
好的牛肉關鍵要掌握好料理的火候,火候不到,牛肉夾生帶血,實在是難以下咽。火候過頭,又會讓牛肉營養流失,肉質老化,失去了牛肉的新鮮度。此外根據牛肉的部位不同料理時的燒烤方法也有所不同,有些部位半熟的程度最好吃,有些部位全熟更好吃。既是是同一個牛也有著各種部位,因此需要精心講究于最適合每個部位的切法和烤法。
豐后牛的料理除了要掌握燒烤的火候意外,廚師們還向大家推薦搭配鹽、醬油、芥末、和蘿卜泥一起配合牛肉食用。這是因為這些調料可以激發出豐后牛肉本來的香味,配合不同的部位和吃法準備佐料,可以品嘗出牛肉不同的風味。
大分縣的豐后牛不僅僅具備豐富的營養,有益人體健康;還具備獨特的口感,不管是制作煎牛排、牛肉湯還是燒烤牛肉都十分適宜。如果你有機會去日本的大分縣旅游,請不要錯過這日本農戶們匠心養殖的和牛美味。
2.1 雪子壽司基本情況:
雪子壽司以本匠村為代表。
日本在20世紀70年代開始發起"一村一品”運動。為提高管理者素質,創辦了“建設豐之國學校”培養人才。大分縣本匠村一位名叫高橋文子的婦女本來是開理發店的,“建設豐之國學校” 給了該村3個參加培訓的名額,其中要一名婦女,村里就讓她去,培訓結束后,她回到村里,組織部分村民成立了一個“家鄉本匠會”,準備做點什么有創意的事情。
雪子壽司店面及創始人
一開始他們想到組織“元祖/家鄉特產郵寄”活動,即將當地的農產品包裝裝箱后郵寄給在外地工作的當地藉人,借此宣傳本地農產品,但這只是簡單包裝裝箱,高橋文子覺得不滿足,她想利用這些材料加工制作成美味食品更有意思。
于是“家鄉本匠會”會員反復思考、試驗,試做成了“香魚壽司”、“竹筍壽司” 這樣一些以前沒有過的壽司,但并沒有名氣。2001年,一個香菇種植者提出可否利用當地產的香菇制作成什么食品,還有人建議將制作的食品再送到林業廳舉辦的食品競賽去參加評比。高橋文子采納了他們的建議,用蘿卜、大葉和香菇混合制作成壽司飯,取名“雪子壽司”, 并參加了林業廳的食品競賽,奪得第一名。后又被選送代表大分縣參加全國競賽,奪得第一名,立即引起媒體關注,被媒體大勢宣傳報道。從此成為本匠村乃至大分縣的名牌產品,還吸引了很多旅游者慕名前來當地旅游觀光,不僅增加了村民收入,同時也增加就業崗位。
雪子壽司食品
此外,村民們還進一步發掘了本匠村的“日本第一大水車”等獨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吸引了很多旅游者慕名前來當地旅游觀光,增加了村民收入的同時也增加了就業崗位。
2.2 產業地位:該產品2008年在47個都道府縣的車站便當中位居第二,2013年獲得國民大賞的“銅獎”,是本匠村乃至大分縣的名牌產品。
2.3 盈利模式/經營狀況:
銷售方式——在高速公路休息區、鐵路站點和高級百貨店作為名特產品銷售,還吸引了很多旅游者慕名前來當地旅游觀光
銷售價格——希望零售價:400日元(大分縣官網)
2.4 技術:利用當地特產原材料香菇制作成享譽全國的“雪子壽司”
2.5 產品類型:壽司食品
3.1 加強品牌建設推廣:雪子壽司的創始人高橋文子以參加食品競賽為契機,創新的以當地特產的香菇代替常用的壽司原料做成壽司飯,先后斬獲當地及全國食品競賽第一名,因此名聲大噪,成就了“雪子壽司”。
3.2 創新營銷模式:充分利用本地資源,將當地的已有資源——香菇進行再加工,轉化為壽司產品,并進一步通過品牌塑造,做成全國知名的品牌商品,其價值和效益得到大大提升。
3.3 “農業+旅游”發展模式:高橋文子及其團隊利用本匠村的“日本第一大水車”,結合“雪子壽司”品牌,積極發展旅游業,游客以雪子壽司的受眾群體為主,不僅增加了村民的收入,同時也增加了就業崗位。
日本第一大水車
4.1 加強人才培育:人才培養是發展創意農業最重要的環節。提升參與鄉村發展人員的眼界和思想,讓大家多交流以得到更多啟發,有利于推動鄉村建設持續發展。
4.2 品牌推廣:僅做好產品是不夠的,還需要宣傳推廣才能獲得知名度。高橋文子正是通過參與比賽獲獎的方式,憑借第一名的好成績吸引了大量媒體爭相報道,以此打開了市場。
4.3 發展多元產業:立足現有品牌,以農業品牌和受眾帶動旅游業,通過旅游業促進農業品牌的認知推廣,雪子壽司成功發展了農旅結合的產業模式。
4.4 “政府支持+自發創新”模式:政府通過包含“建設豐之國學校”在內的多種形式進行人才培養,鼓勵人才交流;同時農民自身相互交流成功經驗與失敗教訓,進而激發了農民自發創造能力。雪子壽司正是立足自身資源,整合村子原有的香菇農產品,通過資源與創意結合的方式,制作了口感獨特的壽司。
中農大農業規劃設計院
一村一品研究小組
中國農業大學農業規劃服務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