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常燉肉的做法及配料、家常燉肉的做法及配料大全
導語:不管燉肉還是燉排骨,記住1放3不放,肉香十足味道正,無腥味
每個地區(qū)都會有自己家鄉(xiāng)的一些特色美食和不同的烹飪方式,把同一種食材給到不同地域的人,都能做出味道口感不一樣的美食。但是在眾多烹飪方式中,如果想吃出食材最原本的鮮味,其實最先選擇的就是水煮,因為水煮是最不破壞食材本來味道最溫和的方式,特別是針對肉類來說,越是簡單的做法保留的食物原汁原味的可能就越大。
雖然在平時生活中我們做菜很喜歡加各種調(diào)味料來“去腥”,其實這些配料不是說加得越多越好,甚至有些味道會相沖,打個比方很多人都試過蔥和韭菜一起吃,是不是會出現(xiàn)一種奇怪的味道?所以在我們烹飪的過程中并不是所有食材都要放調(diào)味料的,就好像俗話一直都有說的“牛不韭、羊不姜、豬不花椒”。
我身邊有很多的朋友,不管是燉豬肉或者排骨都會加上好幾種調(diào)料,但是做出來的味道都不盡人意,而且營養(yǎng)大大流失了,口感更不用說了。如果他們能夠記住這1放“3不放”,用最簡單的方式做出來的豬肉排骨才是最原汁原味的。
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料酒好像就成了我們做菜的標配,好像不管燉什么只要加上一兩勺,這樣就可以去除肉的那股腥味,所有很多人都會在燉豬肉的時候也加上料酒。雖然我不否認料酒能夠去腥,但是要注意的是,給肉過完水之后就不要放料酒了。因為豬肉本來就有肉的鮮味,如果加入酸性的調(diào)料吃起來不僅會掩蓋原來的肉香味還會有股料酒的酸味,吃著自然就不香了。
俗話說的也并不是沒有道理的“豬不花椒、羊不八角”,這可是多年來飯店傳下來的經(jīng)典語句呀。但是總會有人忍不住放,所以他們燉出來的肉就會變得很柴,肉香味也會被濃濃的花椒味覆蓋,吃下去只會感受到滿口只都是花椒的刺激辣味,沒有一點豬肉原本的鮮美味道。
雖然說胡椒粉確實有去腥的效果,但是一般只會用在煮牛肉或者羊肉這些騷味比較重的肉類的時候。如果燉豬肉也加入胡椒粉其實是錯誤的,主要是因為胡椒粉的味道本來就是比較濃厚的,而豬肉是比較鮮美,這兩者很難融合到一起去,做出來的味道就會分離,一不小心就會變得豬沒肉味胡椒沒香味。所以我們做烹飪還要考慮的就是調(diào)味料跟菜原本的味道能否融合,如果不能融合那就是錯誤的調(diào)味。這樣的調(diào)味在我眼里是還不如不放,寧愿味道清淡一點也不能掩蓋原來的鮮味。
今天來給大家分享一個排骨湯的做法,排骨湯這樣燉我家孩子一次都能喝3碗,簡單原汁原味,一般每周我會給家人做2次,有些朋友再燉湯的時候還要放八角和大料,真的是接受不了,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試試我的這個做法,保證你喝了下次還要照著做。
食材準備:小排骨或者是大骨頭都可以、玉米、胡蘿卜、生姜、去核的紅棗3個、小香蔥
1、買回來的骨頭先用流動水沖洗干凈,沖洗干凈后倒入鍋中,切記骨頭焯水一定要冷水下入鍋中,加入生姜片把骨頭進行焯水,生姜就可以達到去腥的效果,個人感覺比料酒效果還好。焯水時再告訴大家一個小竅門,煮開后不要急著翻動,這個時候骨頭里面的血水正往外面冒,如果你一翻動,血水就又閉合了很難完全把里面的血水排出去。
2、還有一點就是焯過水的排骨切記不要再用涼水去沖洗,這樣排骨的鮮味都被沖沒了。如果排骨表面會有一些雜質(zhì),可以用熱水或者是開水沖一下即可。
3、一般燉湯我都喜歡用砂鍋小火慢燉,燉出來的湯才會鮮。砂鍋內(nèi)提前準備一鍋純凈水,水溫最好是在50度以上,然后加入焯水后的排骨,再放入幾片生姜,別的任何調(diào)料就不需要放了,開大火煮開后,轉(zhuǎn)成小火燉一個小時左右。
4、準備一些胡蘿卜和玉米都切成塊,這個也就是孩子喜歡吃的配菜,不需要準備太多,做這道湯主要是喝湯和吃肉。
5、水開后把玉米放入鍋中需要焯一下水,玉米焯水后再來燉湯,湯才會更鮮,如果不嫌麻煩,做成玉米粒來燉湯也不錯。
6、湯燉至40分鐘的時候就可以把玉米、胡蘿卜、紅棗倒入砂鍋里了。紅棗一定要去核,不去核的紅棗燉出的湯喝了很容易上火的。有的朋友會在這個時候放鹽,先不要著急,鹽放得早了燉出的湯不鮮,肉還會發(fā)柴口感非常不好,鹽一般都是在湯燉好后加入就可以了。
只要掌握了以上三點不要亂放調(diào)料,相信你燉出的肉和煲出的湯,絕對味道鮮美,保有本身的原汁原味。正如這句話所說的“越是高級的食材就要用越簡單的做法,才能吃出食材原本的鮮味。所以我們平時做個簡單的燉豬肉或者排骨湯的時候,嘗試一下不加這些調(diào)味料,沒準做出來的會比之前的更好吃呢?如果你還有什么燉湯的技巧或者能讓肉保持原本鮮味的訣竅,歡迎在評論區(qū)留言分享感謝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