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志車屬于什么檔次(凌志車屬于什么檔次470)
奧迪不豪華了?近幾年,這種類似的質疑在網上相當常見。無論是網友還是媒體,似乎都在“唱衰”奧迪。 當然,大家也不是口說無憑,請看下面幾份數據:
1、據最新豪華品牌成交均價排行榜顯示,號稱一線豪華品牌的奧迪,在榜單上只能排到第10位,32.50萬的平均價,比路虎、雷克薩斯、林肯等二線豪華都還要低,較之沃爾沃,它也只是高出0.06萬(六百塊)而已;
2、具體到車型上,就是奧迪A6L、A4L、Q5L、Q3、Q2等銷量靠前的車型,市場優惠均在5萬以上,跳水幅度不僅遠高于奔馳、寶馬車型,它還高于林肯(車型優惠均在1.5萬左右)、雷克薩斯(優惠大多不超兩萬)等二線豪華品牌車型;
3、另外2021年奧迪的銷量(上險量)增幅還是5.5%的負增長,這個數據直接輸給了整個大盤(2021年豪華品牌增幅為4.9%)。而在一眾豪華品牌當中,它的這個增幅也是排到了前十開外的位置。
盡管奧迪官方表示,銷量的負增長,主要是因為芯片短缺,但是在看到大多數豪華品牌銷量都在增長,奧迪卻在下降時,不少網友覺得這種說法難以站得住腳,反倒認為這種情況進一步坐實了奧迪的“豪華”,越來越不被國人待見。
平均成交價不如二線,增幅也堪稱“墊底”,這樣看來,奧迪真的稱不上“一線豪華”了么?就增幅來看,奧迪的確是有所下滑,但是從那接近70萬(69.11萬輛)的銷量成績來看,奧迪依舊是僅次于寶馬、奔馳的第三大豪華品牌。離它最近的二線豪華品牌,就算銷量翻番,也都趕不上它,至于更后一些的豪華品牌,更是拍馬都追不上。
此外,在2021年的豪車(30萬以上車型)排行榜(Top10)當中,奧迪還有三臺車上了榜,并且這三臺車(41.6萬輛)加起來的總量,還比奔馳前十里的三臺車(40.6萬輛)都還要多。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1年缺芯嚴重那會,奧迪還大幅收窄了旗下車型的市場優惠(往年10萬左右的優惠,2021年被壓縮至5萬左右)。以大優惠著稱的奧迪減少優惠,銷量僅下跌5.5%而已,說明奧迪品牌在國人心中還是有一席之地的。
從全球市場來看,2021年奧迪依舊有著168萬輛(1680512輛)的銷量體量。較之奔馳、寶馬的兩百多萬輛,奧迪的數據是略有遜色。但是,和其它的豪華品牌做對比的話,它依舊是難以逾越的高山。從銷量體量來看,中國乃至全球,仍然有不少消費者掏腰包支持它,怎么好意思說奧迪算不上“一線豪華”了呢?
所以,別看近幾年吐槽奧迪的聲音挺多,但事實上,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人家依舊活得很滋潤。當然,需要承認的是,這幾年奧迪品牌的影響力、銷量和口碑,確實是有走下坡路的跡象。
這里最關鍵的原因,就在于奧迪的價格大跳水,以及科技標簽的模糊化。價格大跳水,想必不用疆哥多說,畢竟奧迪的優惠幅度,堪比二線豪華可是眾所周知的。用價來換量,這樣的操作,多少也說明了品牌力上的退化。
而科技標簽的模糊,主要在于現在基本上各大汽車品牌,都會以科技作為“賣點”。以“車燈”為例,當年奧迪剛喊出“突破科技 啟迪未來”的口號時,大家還是比較認可“燈廠”的這個標簽的。但是隨著寶馬推出自適應激光大燈、奔馳發布智能數字燈光、別克裝備像素大燈、自主品牌(WEY等)把這些燈親民化、比亞迪,高合等品牌把燈玩出花來之后,奧迪“燈廠”的身份就沒那么鮮明了。
車燈的影響力被搶走就算了,在同樣能體現科技的“屏”上,奧迪也同樣落后對手一大截。在奔馳已經把雙聯屏升級成OLED大屏、自主品牌把屏設計成1.4米+巨幕時,奧迪還抱著中規中距的三屏聯動不放。科技的標簽不再亮眼,大家還怎么繼續認可它呢?
當然,為了提升品牌的“豪華形象”,奧迪也想了很多自救的辦法,比如推出對標梅賽德斯-邁巴赫S級的奧迪A8L Horch(霍希)創始人版,來拔高形象,提升品牌溢價能力。
聯合上汽成立上汽奧迪,推出奧迪A7L、奧迪Q5 e-tron、奧迪Q6等更有價值的產品,增強中高端市場的競爭能力。
停產掉奧迪A1、Q2等低價入門車型,改善品牌形象。
寫在最后
理性且客觀地來看,目前奧迪在國內依舊有著很強的號召力,而且多年積累下來的龐大用戶量,還有口口相傳的口碑形象等,這些可不是單一的平均成交價能體現出來的,大多數人對它的豪華,依舊是持認可態度的。
不過認可歸認可,奧迪想洗去“網友”口中的不“豪”印象,或許還要在產品力和品牌特色上,多下些功夫才行,不然眾口鑠金之下,可能就會逐漸變得不“豪”了。對此,你又怎么看?歡迎關注“車域無疆”,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分享你對奧迪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