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考斯特的官員級別(政府為什么要用考斯特)
COASTER,柯斯達。
這臺車也叫做“考斯特”,相信絕大多數老司機都還記得這臺車;考斯特曾經是國內公務通勤用車的主要選項,一度被視為高級行政座駕。可是這臺車不論是技術水平還是品控水平,似乎都不是很理想,尤其是其使用的發動機與當下國產輕客的發動機相比,其落后程度是非常夸張的。
比如考斯特裝備的4.0L自然吸氣汽油機,動力儲備低至151kw/344N·m,如此大的排量、如此差的動力,這簡直是不可想象的;所以考斯特也逐步從行政汽車市場里退出,取而代之的是各個自主品牌的同級客車。只是考斯特初期為何能成為行政通勤的選項,又為何能賣出如此離譜的價格,這兩個問題還是值得分析的。
豐田汽車很會講故事,故事總是有些真實元素,但大部分都是杜撰的(假的)。
考斯特這臺車真正進入人們的視線從是1984年開始,那一年里的鄧小平總理進行了一次非常有意義的考察,而考察選擇的交通工具正是汽車,使用的車輛正是豐田的考斯特;此時鄧公之所以會選擇考斯特,主要目的應當是表明一種態度,也就是鼓勵合資經營企業的創辦,創辦這樣企業要放下之前的思想包袱,一切以經濟發展為先,可借鑒和使用新的模式。不得不佩服鄧公的魄力和遠見,只是這也給豐田汽車編故事留下了素材;第二次的鄧公考察仍舊選擇了考斯特,甚至連鄧公逝世選擇的靈車也是這臺車,不過這時候的出發點就有些不同了。
除鄧公以外,真正推動考斯特進入各級單位作為行政座駕的是另一位總理。
這位總理是朱镕基總理,時間節點是1998年。
98年的一場洪水現在回想起來還是難以忘懷,從當時的國家主席江澤民同志到朱镕基總理,再到一線的官兵戰士,都在用自己的生命來和洪水對抗。而此時朱镕基總理選擇的工具車還是考斯特,后期朱總理也是以這臺車作為通勤車使用;就當年汽車廠的一些工程師們講,朱總理選擇考斯特作為通勤車,初衷是要以身作則,讓各級政府杜絕奢靡之風,就用這種坐起來很不怎樣的客車就足夠了!這才是朱總理選擇考斯特的初衷。
結果自然可以想象,考斯特這種級別的客車自然而然的成為各級政府單位的通勤車輛,然而豐田卻開始坐地起價了!考斯特的價格越來越離譜,一臺普普通通的客車,巔峰期的售價是超過百萬的。而且豐田就中國領導人選擇其品牌的車輛作為通勤車進行了不同角度的解讀,通過一些文化元素對品牌形象進行重塑;同時還推出了蘭德酷路澤和普拉多系列越野車,將這些車輛定出超高價格面向公務汽車市場。而且豐田一邊扮演著艱苦樸素的工具車的角色,一邊面向個人用戶市場大吹牛皮,似乎豐田成為了高級專屬座駕品牌。
這才成就了豐田,豐田從一個低端工具車品牌搖身一變成為了高端品牌,你能不佩服豐田講故事的能力嗎?其實現在的埃爾法也好,蘭德酷路澤也罷,這些刻意包裝出的高價車還是以此為基礎來給品牌賦魅,真實的豐田在海外市場確實是上不得臺面的品牌。
考斯特的故事就是這樣,然而這樣的故事再不會出現。
鄧公堅定的搞改革開放,支持合資企業的發展,初衷當然是發展經濟,但更深遠的目標還是要打造工業中國;汽車工業是重工業的基礎,是判斷一個國家的工業發展水平的重要參考。走出計劃經濟體的中國汽車工業需要一些先進的產業鏈建設經驗,可是這些經驗不會白來,必須拿出代價來換,而代價就是成就豐田、大眾、通用、福特等知名的外國汽車廠商,使其實際控制中國汽車工業數十年。
可是這數十年里也建設出了強大的中國汽車工業,現在的中國是全球工業體系最完善的國家,同時也是新能源汽車工業體系最完善的國家;在中國汽車工業基礎穩固后,下一步需要做的就是拿回屬于我們自己的市場了,此時最需要做的就是重塑行政級座駕的品牌陣容。
自2017年開始,公務汽車的全新車輛不再允許采購外國品牌汽車,老舊車輛進入自然報廢倒計時階段。
現在可以用一句話來總結:給你三十年市場霸權,換我強大的汽車工業。未來再不會有諸如考斯特、別克GL8或大眾汽車這種頻繁出現于公務場合的外國汽車品牌,中國品牌將承載中國的新汽車工業史。
編輯:天和Auto-汽車科學島
天和MCN發布,保留版權保護權利
喜歡我們的內容請點贊關注評論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