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標一個跳躍的豹子—車標是一個跳起來的豹子
比亞迪發布了全新品牌方程豹和新品牌下的第一款車方程豹豹5。這是一款新能源硬派越野SUV,非承載式車身結構,發動機縱置布局,前后雙叉臂懸架,前后電機驅動,沒有傳統的傳動軸結構,也沒有傳統的縱置變速箱。根據官方數據,它的最大功率超過500kW,百公里加速能達到4.8秒,目標是干倒奔馳G級,作為參考,300萬左右的AMG G 63 V8發動機最大功率不過483kW。如果你對它感興趣,相信你早就對它的各種參數了如指掌,但如果你還沒來得及去了解,我來給您說說。
從簡單的開始,首先大家要認識方程豹的車標,具體的含義官方給解釋了,車標的設計也像是函數圖像一樣,但這不重要,大家只要記住這個像蝙蝠俠徽章一樣的標志就好。
外觀,方盒子造型,我相信這是所有人對硬派越野車外觀上普遍的認知,豹5的總體設計很協調,前臉有回型的環狀日行燈帶,車標高度對稱,放在中網中間剛剛好。
保險杠不是金屬材質,設計稍有復雜,有一點過度,而且前拖車鉤位置藏的太深,如果是陷車救援很容易把銀色的護板蹭壞蹭花,后期需要升級一下,這算是個小問題。官方表示車輛可以搭配比亞迪自研的高壓絞盤,從動力電池取電,比用普通汽車電瓶勁兒更足,功率更大。
輪子原配265/65 R18的型號,感謝方程豹,這個型號可以隨便換任何一線大廠的越野輪胎。另外一個型號是275/55 R20,偏向城市環境使用,但它同樣可以換成主流品牌的越野胎,合理合法。前保險杠兩邊設計了一個斜角,可以讓輪子盡量漏出來,增大接近角的同時也讓下盤視覺更強壯,尤其是裝上越野胎之后,真的要好評。此外,車輪在原廠狀態就足夠和輪眉齊平,不用再換輪圈,不會有小腳弱雞的視覺,真好。
側面,先說尺寸。不算小書包備胎,車輛可用長度是4.7米左右,算上備胎是4.89米,所以它理論上是個大點的緊湊型SUV,達不到中型、中大型的級別,別對空間有太高的要求,直白的說,它的尺寸介于坦克300和坦克500之間。車寬1.97米,車高1.92米,軸距2.8米,實車是非常敦實的體量,標標準準的硬派越野車。車輛接近角35度,通過角20度,離去角32度,最小離地間隙220mm,涉水高度大約700mm。高配車型搭載云輦-p懸架,其實是空氣懸架的一種,將車身升高后,接近角最大39度,通過角27度,離去角35度,離地間隙310mm,如果再升級更強壯的懸架擺臂,它的通過能力是同級別非常恐怖的。
車尾有外掛備胎,設計整體簡簡單單,尾門從右向左打開,帶有電吸功能。后拖車鉤的位置很方便救援和拉車,直接焊死在大梁上,另外車輛帶有2.5噸的牽引資質,拖掛房車、摩托艇等輕輕松松。
如果要挑瑕疵,還是設計過度的問題,拖車鉤上銀色蓋板太厚了,當施加向上的拖拽力就會蹭壞,另外建議能在車輛尾部預留方口,方便安裝常壓電源的絞盤,后置的可移動絞盤是越野自救中非常方便的。
發布會還沒有公布內飾細節,全網也沒有相關資料,簡單看看,屏幕、雙拼方向盤、物理按鍵、真皮縫線、金屬等元素確實營造出科技越野的味道,實體物理按鍵設計上當然會比觸控按鈕方便得多,而且,很難得的是,內飾設計沒有太浮夸,沒有土味,有一定高級感。
作為一臺新能源越野車,又是比亞迪旗下的產品,外放電和V2V等技術必須是標配,6kW的外放電對戶外露營來說太好用了,電磁爐、電風扇、冰箱、甚至戶外空調都能同時使用,后備廂車內也有2.2kW的電源,行車時可以直接使用。V2V是指它的外放電能給其它新能源車充電,另外也就實現了拖房車過程中全程給房車供電的可能,在新能源的時代,確實給了我們更多的可能。
下面說說對于比亞迪全新越野底盤DMO架構的感受。
通過底盤透視圖可以看到,它是一套全新的非承載式車身結構,前端有縱置布局發動機,后面是全新的電驅電混系統,取消了傳統燃油越野車的傳動軸,大梁中間位置集成了電池包,后面是83L的油箱,后橋上是后置電機,前后輪都是雙叉臂的懸架結構,比后整體橋懸架乘坐上會舒服很多,但懸架行程也會受限一些,不過大多數人用不上那么極限的懸架行程。一個巨大的優勢,大梁的強度會比傳統燃油越野車大梁更強,重心更低。我們知道新能源車的電池包是非常關鍵的部件,所以它很抗造,DMO把電池包的所有護板集成在大梁上,底盤的抗扭剛性直線上升。電池包31度,其實不是很大,所以它的純電續航理論上也就100km上下,更多還是依靠83L的大油箱來增加續航,官方表示,車輛的綜合續航會達到1200km,公路行駛或長途穿越將大大減少加油的次數。
由于沒有傳統的變速箱、傳動軸,所以這臺硬派越野車的驅動邏輯會和坦克500 Hi4-T那類串聯P2電機有機械結構的傳統新能源越野車有本質不同。豹5的DMO主要依靠電驅,和DM-i、DM-p類似,前橋電驅高度集成,有驅動電機、發電機、變速器、差速器,其中驅動電機峰值功率200kW,相當于2.0T高功率的儲備。1.5T縱置混動專用發動機是全新調校的,功率更高,配合高功率的發電機可以保證車輛基本不出現饋電動力下降的情況。車輛的前電驅集成機械牙嵌式差速鎖,配合它強大的動力儲備,開鎖之后可以靠“大力出奇跡”來突破障礙,一定程度上也能避免電機因遇到障礙堵轉而高溫罷工的麻煩。
再來說后橋電機,它的峰值功率可達285kW,所以說真的可以“大力出奇跡”,要知道它的動力已經可以媲美G 63了。后橋同樣有機械式差速鎖,還有減速器的低速擋,相當于傳統越野車的低速四驅模式,通過電腦對各種路況的計算,可以更精準的控制電機動力輸出,所以它在越野環境下的脫困能力,理論上要強于燃油越野車。減少了傳統傳動軸之后,前后解耦,通過電腦控制,相當于能做到50:50的前后動力分配,也就有了虛擬的中央差速鎖。這套電動的四驅技術上顯然更加復雜,但對于新手來說,再也不需要糾結分時四驅怎么使用,或是TOD四驅中央差速器多片離合器長期結合過熱的問題了。還有一個有趣的功能,類似我們說的“坦克調頭”,但也是由于它的解耦,電機前后可以反轉,再鎖死一側的車輪,能進一步減小調頭半徑,官方稱為“豹式掉頭”(掉?調?到底是哪個字)。但是請注意,這個功能只能在非鋪裝路附著力較差的路面上使用,它可不像仰望U8有四電機能各自反轉,所以也可以理解為這是一個簡易版的原地調頭功能。
發布會的最后,方程豹還帶來了豹8的概念車以及豹3的彩蛋預告,好家伙,這是全面對標坦克300、坦克500和坦克800了啊!
最后,我來分析下價格和市場前景。開始的時候,方程豹預告說要40-60萬,但從豹5的首發之后來判斷,豹5如果真的按照這個價格來賣大概率是賣不出去的,第一它尺寸不夠大,盡管它有著非常豐富的越野硬件和恐怖的動力儲備,但50多萬買臺和坦克300大小差不多的越野車,我想沒有人會這么選。如果是帶云輦-p的頂配賣到40萬,起步車型在30萬上下,它還是有很強的競爭力的。這個價格會進入到更多家庭選車的維度,面對未來國產的普拉多、Bronco等傳統越野車,它的新能源玩法一定更適合更多人,但誰也沒法給出它的可靠性和穩定性的結論,畢竟這是剛發布的新車,只好讓時間去驗證,這就是一種博弈。同時,豹5也會遇到坦克500 Hi4-T這樣傳統結構的新能源越野車,同樣穩定性方面我不能下結論,但用車的經濟性上,電驅為主的豹5一定更占優勢,動力更好還省油,誰都不會拒絕吧?
總之,比亞迪的硬派越野車布局在豹5首發之后正式開始了,沒錯,上面還有仰望,但在我看來它真的只是一個技術上的旗艦,在價格、設計等方面不如豹5能讓人共情,相比之下豹5一定更走量。至于干不干翻奔馳G,其實都是笑談,一種營銷手段罷了。論原理、論技術,方程豹是沒有問題的,而且豹5的設計也符合大多數人的審美。還是那句話,價格很關鍵,長期的產品穩定性也很關鍵。價格會直接決定購買人群,太貴就注定小眾成為玩具。長期穩定性方面無法給出結論,所以也請各位準車主心里始終繃著一件事:越野車會擴大出行半徑,去到很多別人去不到的地方,想法真的很美好,但實現它之前,請做好充足的準備,準備救援保障方案,學習相關知識。越簡單越可靠這一定是亙古不變的真理,也希望比亞迪可以把品控真的穩定落實,畢竟越野車和城市SUV在使用場景上有著天壤之別,瞬息萬變的大自然可不會給新技術任何試錯的機會,這是人命關天的事,希望高度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