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動力性能指標是哪三個—為什么1.5t比2.0t馬力大
動力是否夠用是一個模棱兩可的評價,沒有人能夠主觀地確定它是否足夠。不同的使用環境和人群對動力儲備的需求不同,因此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國內銷售的絕大多數車輛,以及消費者目前能夠選擇的車型,基本上都是遵循“動力夠用”的策略,這并不會給人帶來強烈的駕駛體驗,也不會讓人感到超車時需要用盡全力。這些車輛的動力儲備僅限于預算內的最大升級。
以緊湊型車熱銷TOP10為例,除了帕薩特和思域之外,其他車型的動力儲備都不充足。例如卡羅拉、軒逸、寶來、桑塔納等車型,日常使用時動力表現并不出色,在滿載的情況下會感到乏力,這也是車評人常說的“動力夠用”。實際上,“動力夠用”是所有家用車的萬金油評價標準。
推重比是一個不太容易被消費者關注的指標,它可以很直觀地反映出動力的強弱。推動比在100左右的車型完美地執行了“動力夠用”的標準,推動比在120以上的車型則非常充足,超過150的車型已經可以列入入門級鋼炮的范疇。
推重比實際上是航天發動機的數據,它指的是發動機的推力與重量的比例。以熱銷的朗逸為例,1.5L發動機(113Ps)帶動超過1.2噸的車身,推重比約為94,而1.4T版本的推重比為115。對于銷量最大的朗逸1.5L來說,動力不夠充沛也不會帶來太多的駕駛體驗。
當然,1.4T版本的優勢在于大眾DSG雙離合變速箱的支持,換擋速度更快,減少了動力的損失。如果將這個標準應用于其他車型上,同樣適用。例如帝豪、軒逸等車型,動力表現同樣是“萬金油”標準。
推重比超過150的車型包括高爾夫GTI、冠道等車型,這些車型配備了大馬力發動機,同時自重表現也非常優秀,因此日常使用時動力表現非常出色。實際上,一般家用車想要充足的動力,推重比在120以上就可以滿足。例如星越、哈弗F7等車型,這些車型的動力足以保證日常駕駛。當然,這只是一個指標。
另一個指標是變速箱的傳動效率和匹配效果,變速箱的傳動效率是否最佳,以及匹配是否流暢,需要綜合考慮。
但無論怎么說,發動機指標仍然非常重要,沒有大馬力發動機作為儲備力量,再好的動力總成系統也無法帶來越級的駕駛體驗。
最后,我們再來說一說“動力夠用”這個評價。在有限的預算內選擇綜合性能優秀的車型就足夠了。一輛車是否優秀,不應該只看動力系統,因為發動機本身是企業用來錯位標定產品定調的重要依據。預算不足時,只有“動力夠用”,預算充足時,動力當然充足,這一切都取決于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