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旗奔騰2008款-2008款奔騰詳細參數
“現在我們就等5月份新的品牌規劃,再來決定下一步該怎么辦。”4月5日,東南地區一家一汽奔騰的經銷商黎明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2020年,一汽集團提出紅旗和奔騰品牌雙雙沖刺20萬輛目標。但是2020年結束時,一汽奔騰的銷量數字定格在7.32萬輛,距離20萬輛目標相去甚遠,同比更是大幅下滑35.2%。華東、東南地區多家一汽奔騰經銷商向記者表示,他們月銷量普遍在20輛左右,無法實現盈虧平衡。
2000公里之外,第一汽車集團總部長春,針對奔騰的改革也悄然“打響”。“目前是開發院全體起立,計劃精減10%的人員。”一汽集團內部人士趙勇日前向第一財經記者透露,據他了解,一汽奔騰銷售部門也將進行精簡,整個一汽奔騰計劃減員20%左右。
第一財經記者就上述消息向一汽奔騰方面求證,對方表示奔騰研發和職能部門調整,有新晉干部儲備,也有部分報名后與崗位不匹配的員工會進入匹配中心二次匹配,不存在裁員一說。該公司相關人士也對記者表示,這種調整在集團每月都在發生,也是對員工的一種激勵。
“奔騰的發展很顯然沒有達到董事長徐留平的期待。”趙勇告訴記者,與同屬于一汽集團的自主品牌紅旗相比,自2017年8月徐留平正式履新一汽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后,紅旗品牌銷量從當年的幾千輛到2020年的20萬輛,3年時間增長了40倍。而一汽奔騰的銷量從11.54萬輛下行至7.32萬輛,今年前兩月,奔騰品牌銷量不足1萬輛,同比進一步下滑37.3%。
紅旗向左,奔騰向右
據黎明透露,目前其所經營的奔騰4S店,月均銷量基本上在20~30輛左右。而第一財經記者從安徽、無錫等地的多家紅旗品牌經銷商處了解到,上述紅旗品牌經銷商,月均銷量在100-150輛間不等。
包括經銷商、一汽集團內部人士在內的多名采訪對象認為,造成紅旗和奔騰品牌發展殊異的原因包括產品、品牌等多個方面。過去3年來,紅旗品牌推出了多款全新車型,在配置上高舉高打,渠道建設的硬軟件方面都完全對標主流合資,營銷方面也有較多的投入。同一時間,奔騰品牌的產品等方面投入比起紅旗要遜色不少。
“對紅旗品牌,可以用‘all in’來形容。”一汽集團下屬子公司的高管告訴記者:“紅旗現在主銷的H5、HS5等產品,都是徐平(前第一汽車集團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那個時候就開始做了,采用馬自達阿特茲平臺,原本是給奔騰開發的,但后來拿給紅旗了。”他談道,將原來奔騰研發院的現成產品給紅旗品牌,是因為紅旗溢價能力更強,品牌影響力更大,才能支撐起價格和銷量規模,但這無形中“犧牲”了一汽奔騰,后者的T系列產品,大多由一汽大眾的合資車型“改過來的”。
除此之外,由于歷史原因,紅旗在公務用車、事業單位等大客戶市場接受度較高。華東地區的一家經銷商告訴記者,2020年該店銷售的1300余輛車輛中,有30%左右為公商務用車的訂單。
“做好紅旗對一汽集團的每一屆領導人來說都是一種政治正確。”SoCar產品戰略咨詢創始人張曉亮向記者表示,徐留平做好自主品牌的動力強于之前的領導,在徐留平履新紅旗之時,無論是奧迪還是一汽集團旗下的合資品牌,都處于一個相對大體量的規模之下,并沒有太多的發力空間,而在自主品牌方面,解放商用車也已經做得很好了,留下的只有大的乘用車板塊。
“一汽集團旗下當時有四個乘用車品牌,在幾大品牌中,森雅和駿派因為市場升級的原因,基本上沒有什么市場機會了,而奔騰品牌,在前期并沒有太多的積累,所以短期內要做起來并不容易。”張曉亮說,紅旗經歷前期的投入,在技術上其實有一些技術儲備,也有現成的車型規劃,有發力的基礎。
一汽集團職員李娟也感受到徐留平上任后對于紅旗品牌的重視,除了全員起立,抽調合資企業高層支援紅旗,將紅旗完全從一汽轎車剝離,獨立運營外,“很多細節性的問題都親自過問,除了行政層面的調整之外,還經常與年輕的技術人員交流探討。”此外,徐留平還多次為紅旗站臺,而這種支持力度對于一汽奔騰來說,并不多見。
李娟認為,雖然一汽集團對外發布的自主戰略中,對于紅旗和奔騰品牌的長遠發展都有所規劃,但從事實執行層面看,紅旗的優先級和重要性,應該都勝于奔騰。對此張曉亮認為,優先發展紅旗可能是徐留平的一種戰略選擇,“先做好紅旗,對于奔騰品牌也能起到以點帶面的作用。”
在紅旗成功達成20萬輛的年銷售目標后,徐留平在今年2月份的中國一汽新聞年會上表示,接下來將通過多套戰略來實現自主板塊多品牌的均衡發展,以改變中國一汽自主板塊目前僅紅旗品牌“一枝獨秀”的現象。
整裝再出發
“據我們得到的消息,一汽集團今年的戰略目標是做好奔騰。”華東地區的一位經銷商投資人王朝告訴記者。在此之前,一汽奔騰也對外發布消息,今年將推出全新和改款共6款新車。這些新車的發布能否改變該品牌目前的狀況?
在王朝看來,造成奔騰品牌銷量低迷的原因有多個方面。外部來看是整體車市的不容樂觀,而具體到品牌本身,知名度較低以及車型定價偏高成為主因。“之前奔騰采用一汽和紅旗的車標,辨識度相對還高一些,換了車標之后,大家都不認識了。”在一汽集團內部,自主品牌奔騰的誕生有點“偶然”。2006年,基于馬自達6打造而來的奔騰轎車B70正式登場,當時奔騰在內部還被稱作為“紅旗奔騰”,而并非一個獨立品牌,彼時奔騰懸掛的是“1字形”的“小紅旗”車標。
2011年,一汽集團為了整體上市,將旗下自主品牌除紅旗外的車標都統一為“一汽鷹標”,2018年10月,一汽奔騰發布“新奔騰”品牌發展戰略,并宣布啟用全新“世界之窗”的車標。黎明認為,作為一個知名度不那么高的品牌,每次換標都是對原有市場認知的一次調整,而一汽奔騰方面并未做好充分的市場和品牌培育,所以這種“折騰”讓奔騰逐漸從一個相對主流的品牌淪落為大眾陌生的品牌。
不過,李娟看來,換標只是一汽奔騰在業務調整和品牌發展方向上不甚清晰的表現,從根本上看,一汽奔騰發展緩慢的原因一是該品牌并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用的都是馬自達以及一汽大眾淘汰的技術,市場競爭力相對孱弱;二是在一汽轎車內部,此前對于自主乘用車品牌的發展,并沒有堅定和一貫的戰略。比如,奔騰首款B級轎車奔騰B70上市即熱銷,2008年銷量達到50045輛,從2006年上市到2010年,B70銷量突破15萬輛。B70的熱銷讓一汽轎車內部信心滿滿,2011年,一汽集團對外發布了另一個自主乘用車品牌一汽歐朗,而其上市的首款新車,在內部原本歸屬于奔騰,但因為有了新的品牌計劃,這款車讓渡給了歐朗品牌。
歐朗“曇花一現”,并沒有達到一汽集團的內部期待,而奔騰品牌在B70后,雖然又推出了B50、B90等轎車車型,但表現都非常一般,2013年,奔騰首款SUV車型X80上市,上市之初,奔騰X80的單月平均銷量保持在5000-8000輛左右,但隨著質量和品控問題的逐漸暴露,以及這一市場SUV車型的逐漸豐富,奔騰X80也很快跌落神壇,而后一汽奔騰又推出了B30以及X40,但市場表現都十分慘淡。
2017年,中國一汽給奔騰品牌指定的戰略目標為,新奔騰品牌將用3~5年的時間進入到中國本土品牌的第一陣營。從2018年開始,一汽集團就不斷對旗下自主品牌業務進行調整。先是一汽森雅、天津一汽并入一汽轎車,而在奔騰事業本部成立不到一年之后,一汽集團又宣布裁撤解放事業本部和奔騰事業本部,將一汽森雅以及天津一汽的資產再度剝離一汽轎車,從事業部的編制又回歸到了一汽集團總部直接管理的乘用車公司。而后,一汽轎車與一汽解放進行了換股。
就在3月31日,第一財經記者獨家獲得一份由一汽奔騰下發的《關于一汽奔騰轎車有限公司部分首席及以下崗位公開競聘報名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針對部分首席及以下崗位進行公開競聘,再度“起立”。在上述一汽下屬子公司高層看來,通過全體起立、提拔年輕管理者,可以讓整個機制的競爭意識提升,同時也能打破歷史遺留的盤根錯節的人事關系,把機制理順,從根本上利好未來企業的發展。
但他同時也談道,此前在公眾意識中紅旗是一個定位相對高端的品牌,但眼下紅旗品牌已經進入10余萬元的價格空間,留給一汽奔騰的發展空間到底有多大?這是徐留平要考慮的現實問題。
2019年下半年,一汽集團制定了專門用于發展旗下自主品牌的“龍騰計劃”。根據該計劃,一汽集團當年起每年將為一汽奔騰提供8億元的支持,持續三年,從而實現奔騰銷售車輛100萬輛、利潤率0虧損的目標。如今時間已經過去近半,一汽奔騰還沒有突破10萬輛的年銷量規模門檻,它將如何實現百萬輛目標?
(應采訪對象要求,文中黎明、趙勇、李娟、王朝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