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z車牌是什么意思_車牌號是bz開頭的
截止今年,全國機動車保有量已經達到2.19億輛,其中出租車約為120萬輛。北京在全國城市中,以其543.7萬的汽車保有量成為了“汽車之城”!其中,出租車約有6.7萬輛。但如今,在這些營運車輛外,又多了一種叫做“專車”的新興“行業”。它的出現,似乎與傳統的出租車行業行程形成了某種對立。
世界上第一臺出租車:
出租車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07年的春天。那時美國有一位富家子弟叫亞倫。有一天,他同他的女友去紐約百老匯看歌劇。散場后,他去叫馬車,問車夫要多少錢,車夫竟要多了平時10倍的車錢!亞倫便與車夫爭執起來,結果被車夫打倒在地。
身在北、上、廣這樣的一線城市的人們尤其能感覺到出租車行業一直以來的詬病。“上下班打不著車,好不容易有一輛空車還挑活兒。”不知道各位經歷這樣的事情的時候是什么心情,反正我真的有過想揍那些司機的沖動(當然我不會,因為我是個紳士)。
我已經記不清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了,好像是在一夜之間,專車便開始橫刀“搶占”了乘客們的青睞。車好、便捷、服務佳這幾個特點構成了“專車”獨有的“氣質”。而“專車”這些優點,是出租車不曾擁有的,且是在短時間不能解決的。
當大家看完法規以后不難發現,只要是沒有營運資格的車輛,都屬于“非法營運”(以北京為例,北京所有在冊營運車輛的車牌號均是“京B”開頭)。用私家車作“專車”的行為,現階段依舊屬于“違法”行為。
打擊專車
但是,看似方便的“專車”是否真的方便呢?官方對此給予了否定的回答。各地區紛紛表示,“專車”加劇了城市的擁堵狀態。還是以北京為例,據不完全統計,自從有了“專車”,北京的路面上每天就能多出20萬輛專職司機在跑“專車”,確實對交通造成了不小的影響。
大家都知道,最為節約空間的應出行工具應該是地鐵或公交等公共交通工具。“專車”的到來確實方便了乘客的用車需求,但卻讓路面上的空間受到了很大的壓力。簡單的說就是,打車方便了,但您讓路面交通很不方便。
從上述條例中我們可以看出,執法部門是有權利、也有責任對違法營運車輛進行處理的。不過,“專車”的盛行絕不是一個偶然,出租車雖然受到法律保護,但也應該在事后反省一下自己的問題。否則,“對手”的退卻就會是一次暫時性的,遲早還是要卷土重來的。
多數乘客對于出租車都持有或多或少的意見,最為突出的就是服務水平差、車況不好、司機拒載等問題。而對于“專車”也持有較為客觀的態度——“專車”確實彌補了出租車存在的一些問題,但是安全問題和規范問題卻暴露的比較明顯。還是希望“專車”可以早日規范化。
第一部合法約車軟件上線
2015年9月16日,我國第一部合法的約車APP“XX約車”正式上線運營,首批投入的500輛專車都是政府許可的出租營運車輛,掛北京出租車特有的“京B”牌照,駕駛員持有從業許可證件,隨車提供統一的北京出租汽車專用發票。
業內人士表示,該款約車產品的上線標志著其與傳統出租車、傳統專車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市場格局,但短時間內卻很難與滴滴快的分流量。嘀嘀出行好比強大的“魏國”,它的成功是當年用真金白銀砸下的市場。而“XX約車”的市場推廣力度與滴滴快的相比少之又少,無法分到滴滴相抗衡;而傳統出租車行業則是吃老本的“蜀國”。
愛卡“90后求真小分隊”出發測試
正巧這幾天,我們組的辦公室一直在議論關于這“三足鼎立”的話題,下圖左邊的阿豪一直是出租車的支持者;右邊的聶聶則是“專車”的擁躉;而我(中間),則成為了新興的“XX約車”的粉絲。今天我們的話題又談到了這里,于是乎,我們三個人成立了“90后求真小分隊”,針對這些營運車輛哪個更方便、優質,做了一次實測。
兵分三路
阿豪作為“三人組”的“顏值但當”選擇了打車前往目的地(好像打車與是不是顏值但當沒有關系,不過寫出來滿足一下他的虛榮心吧)。我們出發的時間都是中午的11點30分,我們約好,誰最后一個到誰請客。
這位師傅表示,“專車”給出租車行業帶來的壓力是非常大的。雖然“專車”有一些地方確實優于傳統出租車,但是問題同優勢并存——“專車”給交通壓力帶來了負擔,且沒有安全保證。
師傅還說:“我并不反對專車,因為他們也需要養家糊口,但也希望專車行業可以早日規范。還有一點就是,面對市場份額的下降,他希望可以調低一下傳統出租車的份子錢。”
小結:傳統出租車依舊是我們出行的首選,因為它安全可靠,且花費相對較低,還可以第一時間拿到發票。司機基本都是本地人,輕車熟路;可是高峰時期想要打上一輛車卻有點兒困難,是一件拼人品、看運氣的事。哦,對了!好像還得看看司機師傅的心情才決定是否要拉你。乘客如果是美女的話,成功率可能高一些。
聶聶任性的選擇了“專車”
對于家境殷實的聶聶來講,他當然會選擇“專車”參與比賽。他所使用的是如今最富盛名的“XX出行”APP(就是那個“三分天下有其二”的那個軟件)。
“專車”之爭
我們在門口拍完了出發前的合影后,聶聶就約上了車,再然后就上樓了,絲毫沒有任何壓力的樣子,只留下我和阿豪兩個在瑟瑟的秋風中繼續著任務。
要么說當編輯的人都特別會說話呢!據聶聶說,那個司機本不太愿意聊太多“專車”的問題,不過經過聶聶巧舌如簧的那張嘴,愣是讓那司機師傅開誠布公了。具體用了何種伎倆,用沒用美男計我就不知道了。
在溝通中聶聶得知,那位司機師傅其實是中關村市場的一位個體老板,有著屬于自己的生意,車也是自己買的,平時沒事兒拉拉活,賺點兒“零錢”。當被問到具體一月能賺多少錢時,那位司機說:一月至少一萬五!(天啊!我們組團轉行吧?)
“專車”的配套設施非常的齊全,給乘客非常愜意的感覺。但當聶聶問道“專車”是否合法,是不是真的對城市交通造成了影響時,那位司機小心地把身子靠后了一些,支支吾吾的說道:“北京大約有20多萬像我一樣的司機,你覺得對交通有沒有影響?”
小結:上圖是聶聶坐專車所需要的費用,74塊(果然“壕”,都能做三次車租車了)!價格貴是一方面,還沒有發票(需要發票的話,可以在3個工作日內寄給你)。雖然A6L這車非常的舒適,又有那么多配套的設施,但安全問題仍然不可被忽略。
“合法”專車令人期待
對于這個選題,我作為發起人,毅然決然的選擇了新上線的“XX約車”作為執行任務的方式。說實話,對于這個軟件有很多期待,也有很多的擔心。
我之所以對此有所期待,是因為“XX約車”旗下所有的車輛,均是在冊的合法營運車輛(車牌號“京BZ”開頭),司機也全部持有營運執照。這一點,彌補了“專車”不安全的問題。
經過了5分鐘的嘗試,我終于約到了一輛豐田凱美瑞,但是等待的時間依舊漫長。司機師傅居然是從3公里外的地方來接我,加上堵車的緣故,我在路邊足足等了10分鐘車子!從叫車到上車,我的用時是最長的。
根據這位師傅介紹,他們的工作是“朝九晚五”的分班制度。不需要交納高額的份子錢,但每一單生意會有提成。司機的壓力小了,但動力卻高了,其實對于整個行業來說,這是一個先遣者。不過想要與“專車”抗衡,還需要時間。
小結:可能是APP上線時間不長的原因,想要約到車實在太難了!但是車況卻非常好,服務也非常的規范。西裝革履的司機讓人耳目一新,同時也配備了“專車”的一些服務項目,比如充電和礦泉水等,且非常的安全(所有車輛都是以“京B”開頭的注冊營運車輛)。但如果能擴充一下車輛的保有量,我想會更理想。
編輯總結:對于出租行業來說,這是一個“混戰”的時代,豪杰并起,最終“天下三分”。在未來,總會有人倒下,有人“一統江山”,但最終的格局現在還難以斷定,但作為消費者和乘客,我們是否應該期望一下我們未來的出行,會更加便捷;更加安全;更加實惠呢?這是需要時間和政策干預才能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