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車一般用什么車,賽車都用什么車
讀創/深圳商報首席記者 吳吉 通訊員 李曉謀
10月10日,“追風逐電,燃情五載——深圳技術大學工作室五周年慶典暨新車發布會”在深圳技術大學C-4會堂舉行。在發布會上,由賽車工作室學生自研自制的電光電動巴哈賽車FLASH-23 、颶風燃油巴哈賽車HURRICANE-23、極光電動方程式賽車AURORA-23 、桌面級小車SEED-EK 00全新亮相。
深圳技術大學校長阮雙琛在致辭中表達了對賽車工作室成果的贊賞和對未來發展的期望。他強調,學校將繼續支持鼓勵學生加入創新創業項目、團隊,幫助學生提升創新能力和競爭實力,希望同學們通過賽車工作室等校內平臺掌握技能、鍛煉本領,成長為以技術改變世界的卓越創新人才。
發布會上,賽車工作室極光電動方程式車隊隊長羅新宇、颶風燃油巴哈賽車隊隊長曾樹賢、電光電動巴哈賽車隊隊長陳梓源、桌面級小車負責人吳紀峰為在場師生介紹了新賽車的性能及設計亮點。
據悉,深技大此次亮相的4款賽車各有特色——
全面自研的全地形單電機越野賽車電動巴哈賽車Flash-23首次采用單電機后驅傳動方式,實現輕量化和穩定性的設計目標;
颶風燃油巴哈賽車Hurricane-23實現全面減重,懸架全新布局,齒輪箱結構優化保證穩定性;
極光電動方程式賽車Aurora-23在車輛數據采集、車輛動力學控制、整車布置優化等方面實現了全新的改進;
SEED-EK 00概念車擁有上層的感知決策模塊、底部的線控執行模塊以及外殼所塑造的造型設計模塊。在制作過程中可從汽車的結構功能、外觀造型設計以及無人駕駛技術三大方面幫助學生了解汽車技術與發展,體驗汽車技術開發流程,探索自身興趣。
深圳技術大學賽車工作室成立于2018年9月,五年間,從最初的十余人團隊到如今兩百余人規模的校級科研組織,從一支賽車隊到如今的六支賽車隊,賽車工作室在不斷創新和探索中取得了巨大的進步。
自2021年首次參加大學生學科競賽以來,賽車工作室榮獲國家獎18項,省、市、校級獎多項,參與多項創新創業類大賽并獲得國家項目2項、省級1項,校級獎項20余項。工作室30%隊員榮獲中國汽車工程學會頒發的見習汽車工程師證書,工作室隊員已新創辦企業7家,近年畢業的兩屆隊員就業率超過95%。
賽車工作室秉承深技大國際化辦學理念,一直走在對外開放、合作交流的道路上:與德國奧格斯堡應用技術大學車隊簽訂合作協議開展技術交流,與德國波恩-萊茵-錫格應用技術大學的BRS方程式賽車隊伍簽訂聘書,多次舉辦大灣區高校車隊交流。賽車工作室已連續舉辦三屆汽車文化節,通過科普研學回饋不同年齡的社會賓客超2000人次,持續對外傳播汽車技術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