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海縣共有多少個海島—長海縣共有多少個海島?
中國日報7月19日電(記者 張小敏 鄭伊然 吳勇)全國唯一海島邊境縣——遼寧省大連市長海縣加快推進海、陸、空立體化交通網絡進程,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實現跨越式發展。
據長海縣委書記方健偉介紹,長海機場擴建已列上日程,將加緊設計建設,可大大提高海島旅游交通品質,也為優質海珍品運出海島提供便利。
長海縣位于遼東半島東側黃海北部海域,東與朝鮮半島相望,西南與山東廟島群島相對,是東北地區距離日本、韓國最近的地區。長海縣轄5個鎮,由195個海島組成(其中有人居住海島18個),海岸線長359公里。全縣戶籍總戶數25460戶,人口70762人。
攝影愛好者“海風”(本名王潔)是土生土長的海島人。他用鏡頭記錄了長海縣的交通變化——從長山大橋破土動工到正式通車,從泥濘的砂土路到平坦的環海路,從顛簸搖晃的小交通船到寬敞舒適的客貨混裝船和高速客船,從唯一的海上通道到便捷的空中航線。
海洋島鎮是距離縣政府所在地大長山島最遠的鎮,距離約40海里。王潔回憶說,20年前有一次從大長山島去海洋島出差,遇到大風天氣,一行人在島上待了8天才等到通船。天不亮就上船,中午才到大長山島。那時候,從海洋島到大連,天不亮出發天黑才到,用老百姓的話說是“兩頭不見日頭”。而同樣的路程,現在的高速客船只需4個小時。
2014年7月,全長3.45公里、連接大長山島與小長山島的長山大橋通車運營,直接惠及全縣70%人口,讓海島百姓共享縣鎮區的商業、教育、衛生、醫療、機場、港口等功能性基礎設施建設成果,也極大拉動了地方經濟的發展。
2015年9月,投資4.8億元、全程50公里的環島公路項目竣工。道路沿線進行綠化美化,突出海島文化和生態休閑功能,成為海島精品旅游線路。同月,首屆長山群島馬拉松賽成功舉辦。環海路和跨海大橋成為海島馬拉松賽的最大亮點,吸引了國內外眾多馬拉松愛好者乘船登島參賽。
環島自行車賽、長山群島國際鐵人三項賽等賽事也相繼落戶長海。王潔作為一個跑步、騎行和游泳愛好者,2018年參加了長山群島舉辦的所有7場大型賽事。“長山群島系列賽之所以受歡迎,除了絕美的海島風光外,便捷的交通也是最大的基礎保障。周六下午報到,周日上午比賽、下午回家,第二天上班,什么都不耽誤。”王潔說。
此外,長海縣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步伐,不斷增加運力,優化運輸結構。目前,全縣共有港口碼頭17座(含危險品港口碼頭6座),運營客運航線31條,客運船舶40艘。全縣擁有營運車量為536輛。
大連順豐速運長海縣營業點負責人王曉也是土生土長的海島居民。他見證了海島快遞業務的快速發展。幾年前剛加入順豐時,由于運輸車輛受限,每天早上8點就要發車,很多時候凌晨就要去前一天預訂好的人家攬收快件。因為時效不固定,每天全縣快遞單量也就一百件左右。
后來,隨著海島間交通更加便利,順豐也增加了自營服務車輛,更靈活貼近每天船運出港班次,服務范圍實現了長海縣全縣覆蓋。服務效率提升了,快件量也迅速增長,目前高峰期日均快件量能達到1000件。相同規模的快遞公司在長海縣另有五家左右。
“快遞已經成為海島居民離不開的服務。高品質的海產品便捷地發往全國各地,島上的居民們也已經習慣于從網上購買日用品、食品、農具等生活和生產必需品。”王曉說。
目前,長海縣正加快推進智慧交通建設,為居民和旅客帶來更便捷的出行體驗。縣委書記方健偉表示,長海縣將以陸島運輸發展為重點,繼續加強港口碼頭、客運站場、船舶航線等基礎設施建設,合理利用口岸資源,努力打造安全便捷、經濟高效、綠色智慧、開放融合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助力長海國際生態島建設在高質量發展的征程中加速前進。
來源:中國日報網